大都會重開“不掙錢” 紐約博物館驚魂夜未央
穿過落針可聞的二樓展廳,在10餘件梵高作品中回望歐洲繪畫的黃金時代;在賽克勒廳獨自仰望西半球唯一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廟——丹鐸神廟;在阿斯特庭院(Astor Garden)裡與錦鯉餵食逗弄—— 在最初閉館的數月間,與200萬件館藏藝術品的獨處中,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以下簡稱Met)首席執行官丹尼爾·韋斯(Daniel Weiss)“難得清淨”地享受著歷史的厚重和感動。然而,久而久之,他開始感到沮喪。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韋斯感慨稱:“來來往往的遊客,才賦予了博物館生機和意義”。
8月29日一早,韋斯及一眾高管、工作人員現身博物館大堂,帶著口罩與重歸的紐約市民擊肘慶賀Met重開。
此時,距離3月13日閉館已時隔近170天。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裡,Met最長的閉館期也不超過三天。在閉門謝客熄燈的近170天裡,Met度過了幾乎是最暗淡而孤獨的150歲生日,而博物館方面之前為其慶賀活動已準備了超過兩年的時間。
在10點正式重開前,排隊等待的人流已綿延出整整兩個街口。疫情前,Met日均接待客流約達2萬人次,目前限流在25%,且門票需提前購買並實施分時預約。即便如此,也絲毫無法打消紐約人奔向藝術的熱情,幾乎所有特展門口都大排長龍。
只是,博物館驚魂夜未央。
上一財年,大都會700萬遊客訪問人次中,七成來自大紐約地區以外。而今年,這個數字已被輕易抹去了。
韋斯說:“Met既是一家紐約本地博物館,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博物館。然而,未來幾個月,幾乎不可能有美國其他地區和海外遊客訪問。因此,訪客人數和門票收入都會大受影響。”
2018-2019財年,Met的運營收入和捐助收入等總和達到3.03億美元。其中,門票收入5500萬美元,較此前一財年上漲超14%,運營赤字因此大幅縮窄至190萬美元。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疫情打亂了Met本已步上軌道的開源節流改革。
博物館方面預計,1年半內的潛在虧損將擴大至1.5億美元。
為應對財務挑戰,Met理事會等方面雖已籌措捐助3000萬美元,但大幅削減運營支出並進行裁員仍在所難免。目前,裁員和停薪留職的員工人數達到430人,佔總員工數的20%。
好在,館內2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和開闊空間,輕而易舉地滿足紐約州政府對室內文娛活動重啟的社交距離要求。
截至目前,包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8月29日)、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8月27日)、惠特尼美術館(9月3日)和古根海姆博物館(10月3日)等在內,幾乎所有紐約大型博物館都已對公眾開放,或確定重開日期。
但是,並非所有博物館都如此幸運。
紐約一家名為“廉租公寓博物館”(Tenement Museum)的遊客管理部副總裁蕾切爾·格里戈切維奇(Rachael Grygorcewicz)就告訴記者目前尚無任何重開計劃。
廉租公寓博物館藏身於曼哈頓下城兩棟150多年曆史的老公寓樓內,1870至1970年代,其原址曾迎來送往了20多個國家、15000多位移民租客。如今,館內逼真重現了當時愛爾蘭、意大利和歐洲猶太家庭的移民生活,可以說是紐約市移民歷史和經濟文化變遷的縮影。
疫情前,10多位遊客可以擠在30多平方米、沒有冷氣的狹小客廳裡,在導覽的故事裡,重回和體驗早期移民生活。
格里戈切維奇解釋道:“在150多年的博物館老樓裡,許多展覽房間不到35平方米。在確保包括通風系統在內的所有措施和設備到位前,我們不會重開。”
自三月中旬閉館並關閉紀念品商店後,這家小型博物館一夕之間頓失75%的預算收入。疫情前包括全職和兼職員工在內共僱傭120餘人,在薪資保護計劃的支持下,勉強保住了50個全職崗位。
意識到短期內重開無望後,博物館陸續推出了免費線上讀書會、面向個人和企業的收費虛擬遊覽和團建項目,和以家庭為單位的曼哈頓下東城“胡同遊”(walking tour)等的各類活動。
格里戈切維奇感嘆道:“這些加總仍不足以彌補10%的收入損失。”
作為一家小型博物館,廉租公寓博物館往年接待遊客約在17.5萬人次。
今年三月,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發起一項名為“國會拯救文化”(#CongressSaveCulture)的倡議活動,呼籲政府為瀕臨財政崩潰的非盈利藝術機構提供40億美元援助,最終國會簽字落袋的3萬億紓困計劃中,為文化機構補助是2.3億美元。
韋斯表示:“大都會博物館擁有豐富資源和深厚歷史,我們毋庸置疑有能力度過這場疫情。但是,更多較小的博物館已經處於危機之中,我們希望能夠提供幫助。但一切遠未結束,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據統計,全美有三分之一的博物館擔憂熬不過這場疫情。
好在民間馳援不減,格里戈切維奇表示,今年廉租公寓博物館舉行的線上籌款活動共募集資金達110萬美元,較去年還增加了40萬美元。
她解釋稱:“我們希望藉此機會,建立更平衡的運營預算模型,目標是達到銷售收入和公益捐助1:1。”
疫情前,廉租公寓博物館的門票和紀念品銷售收入,與公益捐款的比例為3:1。
為彌補閉館和外地遊客人次驟降的損失,下一步廉租公寓博物館將把重心放在吸引紐約當地遊客上。
格里戈切維奇解釋稱:“在外界看來,所有人都在逃離紐約。但事實上,對於很多紐約當地人而言,現在是享受藝術的最好時刻,我們會盡全力鼓勵紐約當地民眾參與各類活動。”
在大都會閉關期間,紐約本地畫家史蒂芬·加爾欽斯基(Stephen Galiczynski)不得不移步中央公園練習素描和寫生。Met重開當日,他提前1個半小時抵達,在一眾工作人員的掌聲和媒體的閃光燈下,作為近半年來的第一位公眾遊客,高舉著緊握雙拳,昂首信步邁入。
“屈居第二”的馬克·切斯(Mark Chase)是一位手術室醫生,他稱自己等待這一天許久了:“我們必須回歸正常生活,藝術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兩位年過半百的訪客都表示,只要大家都佩戴口罩,遵守保持社交距離規定,無需擔憂重開導致的健康風險。
韋斯說:“對Met而言,限流開放根本掙不到錢,但這是正確的事情,也是博物館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