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告詳述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減少68%的情況
據外媒報導,人類活動正在給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的一份新報告揭示了迄今為止的破壞程度。該報告借鑒了對世界各地物種數量的廣泛分析,揭示了1970年至2016年間脊椎動物物種數量平均減少了68%,作者將這種下降描述為“災難性的”。
這些可怕的啟示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該報告每兩年發布一次,通過該組織所謂的“地球生命力指數”指數來追踪全球生物多樣性。這一指標由倫敦動物學會(ZSL)提供,基於4000多個來源的數據,提供了全球近21000種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種群的平均數量變化。
今年的《地球生命力報告》揭示了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下降了60%。2016年的版本警告說,由於人類活動,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野生動物可能會在2020年消失,這在今天看來特別有預見性。
“地球生命力指數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全面的衡量標準之一,”ZSL保護總監Andrew Terry博士說。“過去50年平均下降68%是災難性的,也是人類活動對自然界造成破壞的明確證據。如果不做任何改變,種群無疑會繼續下降,將野生動物推向滅絕,並威脅到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但我們也知道,保護工作是有效的,物種是可以從邊緣地帶恢復過來的。有了承諾、投資和專業知識,這些趨勢是可以扭轉的。”
根據報告,這些損失可歸因於砍伐森林和不可持續的農業所驅動的環境破壞,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也是一個關鍵因素。自然棲息地的喪失和退化對一些物種的打擊比其他物種更嚴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東部低地大猩猩就是一個受嚴重影響種群的例子,1994年至2015年期間,估計下降了87%,主要原因是非法狩獵。
生活在淡水棲息地的種群是所有生物群落中下降最急劇的,1970年至2016年期間下降了84%,相當於每年損失4%。一個極端的例子是生活在長江中的中華鱘產卵種群的下降,在1982年至2015年期間下降了97%。
“《2020地球生命力報告》強調了人類對自然的日益破壞不僅對野生動物種群,而且對人類健康和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總幹事Marco Lambertini說。“我們不能忽視這些證據–這些野生動物物種數量的嚴重下降,表明大自然正在解體,我們的地球正在閃爍著系統失靈的紅色預警信號。從海洋和河流中的魚類到在我們農業生產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蜜蜂,野生動物的減少直接影響著數十億人的營養、糧食安全和生計。”
完整的《2020地球生命力報告》可以在這裡在線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