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與5G加持!我國無人駕駛農機完成水稻種收一條龍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幹農活的辛苦,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可能很難體會到。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民的工作量得以減輕,甚至有望完全實現自動化。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水稻無人農場出產了首批大米,這批大米的耕、種、管、收均由無人駕駛的農機完成,在國內尚屬首次。
5月3日,採用無人駕駛旋耕機完成土地耕整;5月9日採用無人駕駛水稻旱直播機進行水稻播種;之後採用無人駕駛高地隙噴霧機和無人直升機完成了施肥和施藥等作業。
8月30日,由無人駕駛收穫機和運糧車協同完成收穫作業,在收穫現場,專家組採用五點抽樣法測產,無人農場的水稻理論畝產量為558.6公斤。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廣東農村科技特派員羅錫文說:“無人農場能把作業人員從繁重的駕駛操作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
無人農場是實現智慧農業的一種途徑,包括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保安全,作物生產過程實時全監控,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等五大特點。
在無人農場,旋耕機、拖拉機等機械,按照設計好的程序,自己從機庫開到田間作業再回到機庫,輕鬆將農活完成,全程實現無人化。
自2004年,羅錫文團隊就開始研究農業機械導航及自動作業,突破了十大關鍵技術,先後研製出無人駕駛旋耕機、播種機、插秧機、高地隙寬幅噴霧機和收穫機,實現了耕整、種植、田間管理和收穫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
無人農場的實現,靠三大技術,“ 生物技術、智能農機和信息技術 ”。羅錫文特別提到,“在智能農機及信息技術方面,主要依托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和5G通信系統。”
北斗導航定位系統主要提供精准定位,5G通信系統實時處理大量信息且信息傳輸速度快。目前,無人農機直線行走精度可達到2.5厘米。
對於無人農場何時能大範圍推廣的問題,羅錫文表示需要具備兩大條件:“一是基礎設施要好,農田的水網、路網、電網、通訊信號等都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二是地塊要大,要把麵積小、零散分佈的土地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