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二號人物”浮出水面,商業化進程仍然緩慢
作為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產品,豆瓣始終游離在互聯網熱潮的邊界處。然而,面對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挑戰,豆瓣如何在時代浪潮中加快商業化進程呢?近日,許久未有動態的豆瓣因為一則新聞,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天眼查顯示,豆瓣內資公司北京豆網科技公司在經營範圍和股東成員方面發生了變化,最大股東變更為李亞飛,持股比例96.08%。
藍鯨TMT記者 費騰
分析人士認為,李亞飛或為目前豆瓣的“二號人物”。
與此同時,“豆瓣創始人阿北(原名:楊勃)完全退出豆瓣”這一說法也逐漸傳開,引發公眾熱議。對此,豆瓣表示,阿北仍在股權結構中,依然是公司CEO。
作為公司最核心的人物,阿北帶領豆瓣走過了十五個年頭。與其他平台不同,作為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產品,豆瓣始終游離在互聯網熱潮的邊界處。然而,面對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挑戰,豆瓣如何在時代浪潮中加快商業化進程呢?
豆瓣“二號人物”浮出水面,
核心管理人仍為阿北
天眼查顯示,近日,豆瓣內資公司北京豆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豆網科技)進行了新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交易金額與投後估值均未透露。
與此同時,豆網科技在經營範圍和股東成員方面也發生了變更。經營範圍方面,豆網科技新增出版相關內容,從原來的“已正式出版的圖書內容的網絡傳播”拓展為“出版文學類原創數字化作品、與中國境內已出版的出版物內容相一致的數字化作品”,這意味著豆瓣擁有了出版文學類原創電子書的許可。
股東成員方面,糜雲飛、上海摯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退出股東行列,豆網科技最大股東變更為李亞飛,李亞飛現持股比例為96.08%;此外,新股東還包括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摯美五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豆網科技現大股東李亞飛早在2017年就已成為豆網科技的法定代表人,並擔任經理一職。加入豆瓣之前,李亞飛曾任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法官管理部部長、2019年全票擔任豆瓣黨支部書記。
豆瓣方面表示,李亞飛目前擔任豆瓣的副總裁,主要負責除了產品技術以外的管理事務。分析人士指出,李亞飛目前或為豆瓣的“二號人物”。
隨著上述消息同時出現的,還有“豆瓣創始人阿北已完全退出豆瓣”這一說法。對此,豆瓣回應稱,阿北目前仍然在股權結構中,也依然是豆瓣CEO。
豆瓣表示,公司是一個“VIE結構”(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的公司,實際股權結構需要在海外才能看出來,境內股權結構是為了方便管理而產生的形式變更,目前豆瓣的實質股權結構沒有任何變化。豆瓣最大股東仍為摯信資本,李亞飛為公司副總裁,股份為代持。
記者查詢發現,豆瓣的主體公司為北京豆瓣互動科技有限公司,阿北為公司法人,該公司成立於2006年8月,註冊資本5500萬美元,唯一股東是一家註冊在開曼群島的境外公司。
全網應用排名400+,社交排名20+,
販賣情懷的豆瓣如何加快商業化進程?
作為公司最核心的人物,阿北在豆瓣成立之初就公開表示,豆瓣是一個幫助用戶發現美好的平台,以書影音興趣為立足點,以評價與討論為內容的UGC社區。“先把事情做一點眉目出來,再融資張羅團隊。”阿北反復強調。
然而,在互聯網發展熱潮中,一批批新興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對豆瓣形成了直接或間接的衝擊。豆瓣不得不面對新的挑戰,加速商業化進程。“最理想的是商業價值和用戶價值之間不矛盾。”誠如阿北所言,近些年,豆瓣一直在尋找二者之間的平衡。
記者梳理豆瓣的產品架構圖發現,截至目前,豆瓣的商業化嘗試主要集中在品牌廣告、知識付費和電商業務三個方面。
一位接近豆瓣的廣告產品經理表示,豆瓣對廣告的品牌調性要求較高,以至於很多品牌沒辦法在豆瓣上進行廣告投放。在效果廣告層面,豆瓣尚未建立代理商體系,目前絕大部分的效果廣告都來自騰訊廣點通。
2011年,阿北宣布豆瓣已基本實現盈利,主要收入來源於品牌廣告;同年9月,完成了5000萬美元C輪融資的豆瓣,開始進行更多的商業化嘗試。
2012年,豆瓣先後上線十多款具有獨立功能的App,包括豆瓣FM、豆瓣閱讀、豆瓣小組等;2013年9月,豆瓣推出豆瓣東西,進軍電商領域;2015年6月,豆瓣宣布成立唱片公司;2016年6月,豆瓣成立子公司“飛船影業”,扶持青年導演創作,入局電影行業;2017年3月,豆瓣上線內容付費產品豆瓣時間,加入知識付費的熱潮。
然而,豆瓣近些年的種種商業化嘗試,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一位觀察豆瓣多年的分析人士指出,早期因為阿北的去中心化思想,豆瓣將每個功能都拆分成單獨應用,做垂直領域的精細化產品。但是,手機 App的孤島效應割裂了用戶,吞噬了原本的用戶粘性,導致豆瓣難以聚焦發力,被競爭對手反超。
至於豆瓣在知識付費、電商業務等方面的嘗試,也始終不溫不火,難以與各領域巨頭相抗衡。“國內互聯網時代已經是資本與巨頭之間的競技,沒有投靠BAT也沒有進行大規模融資的豆瓣,如何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盈利方式,成為了當前的最大難題。”上述分析人士認為。
TalkingData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上半年,豆瓣在全網應用中排名377,通訊社交內排名21,用戶活躍率0.41%,遠低於3.15%的社交行業基準值。
與豆瓣類似的眾多垂直平台中,B站和知乎等已完全實現商業化,而與豆瓣同期成立的社區“人人網”則已逐漸沒落。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豆瓣能走到今天,靠的是情懷和與平台調性吻合的忠實用戶們。
至今,豆瓣還在進行著淺嚐輒止的商業嘗試。豆瓣前技術總監洪強寧認為,“豆瓣之前沒有下定決心、孤注一擲的去進行有攻擊性的嘗試,阿北是一個很優雅的人,他有能力但可能不會選擇這條路。但從我的角度來看,如果不做有攻擊性的事情,豆瓣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可能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