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微信賬號後誰來保護我的“不被遺忘權”?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很多行為交互都向線上轉移,搜索引擎、門戶網站等工具加快了信息交換,社交媒體保留了你的點滴生活,甚至“比你更懂你”。這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隱私變得透明,尤其是這些信息被掌握在大公司手裡,會被用於廣告營銷,會被惡意利用。
於是過去幾年人們都在爭取“被遺忘權”,關於個人隱私的信息應該能被刪帖,賬號能夠註銷,發表的內容可以選擇不向所有人公開,這是用戶在向大公司搶回屬於自己的權利。而現實是我們的社交關係、個人信息已經與一些大平台強綁定,比如微信,商業公司在對個人賬號的處理上定位模糊,假如你的賬號不幸被封,後果可能是你無法想像的。
在當下,我覺得“不被遺忘權”同樣重要。
微信和用戶的關係是“畸形”的
對於國內網民來說,社交關係幾乎都建立在微信上,家人、同事、認識的、不認識的,微信通訊錄代替了名片夾,微信本身也代替了電話、短信。這樣一個“基礎設施”型的應用,是被掌握在商業公司手裡的,對於個人賬號你可能沒有全部的主權。
微信作為“國民應用”的地位幾乎無法撼動,你無法說服所有人轉移到另一個平台。過去幾年不斷有社交通訊產品出現,但所能激起的最大能量,也只是把小圈子的人轉移過去,完全“替代”微信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今對微信的各種吐槽,想罵但又不得不用的狀態,正說明了這種狀態、這種用戶與產品的關係是畸形的。
我更關心“不被遺忘權”
離不開微信的最大原因,是我們的社交關係完全綁定在這一個產品上。假如你的微信被封號,也許熟人、朋友、同學可以通過其它方式保持聯繫,但商務合作夥伴、那些偶然才加到的人是不可能再加回來了。
當然這些擔心都是建立在“微信被封號”這樣一個極端情況下。加好友的過程需要雙向驗證,不是保存一個電話號碼那麼簡單,所以重新建立這種聯繫會很困難。但其實這些功能本身就應該賦予給用戶,雖然是微信的熟人關係鏈泛化之後“不得已而為之”。三天可見朋友圈、朋友圈分組、黑名單,還有最近加好友時的“僅聊天”選項、對添加方式的限制,都是在解決這種複雜但又無法擺脫的境況。
微信的社交關係鏈已經足夠複雜了,被詬病最多的一點就是工作和生活沒有分開。很多職業的人在微信裡積累了大量資源、人脈,微信封號的後果是大部分人承擔不起的,那意味著你與大量弱關係鏈的人永久失去聯繫。像限制添加方式的功能其實保護的是一部分個體,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關係鏈冗雜的問題。
現在我有點理解那些習慣保存名片的人了,最好是能同步在其它App,能夠導出,不要只把社交關係放在微信上。網上出現過各種導出微信通訊錄的第三方工具,不過官方一直沒有推出,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社交關係不應該成為平台綁定用戶的籌碼。
1 億人教張小龍做微信,是因為沒得選
造成今天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微信的錯。面對一個飛躍式增長的超級App,你很難提前去對未知的需求做功能,只是當你成長到足夠的量級,就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一個10 億級用戶量的產品思維和其它產品是不一樣的。
網上之所以充斥著大量對微信的吐槽,也是因為大部分人沒有其它選擇。比如改ID 的功能,放在其他平台換號甚至棄號,代價都不大,但是微信不行,某種意義上微信ID 比身份證號碼更重要,它是有感情傾向的,而不是冷冰冰的數字英文組合。一年改一次ID 算是給“年少無知”的人一次吃後悔藥的機會,其實還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比如類似轉移公眾號的功能,主體變化,訂閱關係(好友關係)不變。
有人習慣刪光聊天,有人習慣將多年的聊天記錄帶著走,這其實也是畸形關係的一個表現。微信至少該給那些必須保存聊天記錄的人一個好用的備份功能,當然我覺得應該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比如放在雲端。(說到這裡可能又有人擔心隱私,大家需求不同,真的是無法同時滿足。)
除了社交關係,微信現在還是各種生活服務的綜合體。支付、掃碼、朋友圈,還有各種登錄賬號,這種深層的綁定會帶來諸多便利,但也把用戶牢牢束縛在了生態之中。微信在幫助頁面為那些被封的賬號提供了複雜的提現流程,當然我希望你永遠不要走到那一步。
我們需要一個更開放的即時通訊工具
微信成長到現在,現狀已經很難改變了,目前可能打破這一體系的是RCS。它由運營商控制,不受商業競爭限制,更開放。社交關係鏈很有可能與手機號綁定,再用一些措施限制垃圾廣告,所以社交關係鍊是可以導出或保留的,不會存在與平台強綁定的關係。當然RCS要如何去改變使用習慣,追趕微信在基礎服務上的佈局,又是另一個難題。
最近關於微信封號、iPhone微信二選一的話題屢上熱搜,大部分人的態度是“離不開微信”,但這不像是選擇,更像是一種取捨。這種畸形關係對用戶來說是痛苦,對微信來說是隱患,過去說起來很虛的產品價值觀對微信這個體量的產品來說尤為重要。
我覺得勢在必行的一個改進就是趕快推出導出通訊錄的功能,把屬於用戶的東西還給用戶,而不是拿它當籌碼。用戶要盡量養成保存名片到第三方App 的習慣,不要把所有社交關係放在一個產品上。註冊賬號時優先用郵箱、手機,另外就是盡量保證自己別被封號…… 起碼等到RCS(或者其它開放的即時通訊工具)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