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郭平:華為被制裁的背後,是美國想要一統數字江湖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郭平就“5G與中美科技”主題進行了線上分享。郭平詳細分析了美國為什麼要打壓華為和中國的5G,為什麼要打壓字節跳動、騰訊等企業,為什麼要驅趕中國在美國的科學家和留學生……美國要的是繼續一統江湖的數字世界。
文/郭平
來源:藍血研究
原標題: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華為被制裁的背後,是美國想要一統數字江湖
以下為演講全文:
諸位校友、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活動,跟大家一起分享現在最熱門的一些話題。
大家知道這些年來,在特朗普和美國高官的廣告轟炸下,全天下都知道5G了。這個話題也引出了很多其他的事件,先是對華為的圍追堵截,再到把幾十家中國科技公司列入了實體清單,最近呢,又對一些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要出手。那麼今天的話呢,我就從5G聊起,和大家分享一下中美科技當前的一些狀況。
從技術本身開始,看一看什麼是5G。5G是英文generation5代的簡稱。移動通信大約每十年更新一代。1980年代,摩托羅拉發明了一種通信。那時候是模擬的,大哥大就是一個模擬通信,它第一次實現了語音通信,它是第一代。第二代,就是手機實現了數字化,有幾個標準,有歐洲的GSM,有美國的CDMA。它除了有語音通話功能以外,還有短信功能。
2G的出現,把當年最流行的DV機給消滅了。第三代開啟了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可以用手機來上網。4G又叫LTE,它本質上是一種增強的移動互聯網。大家可以在4G上面分享移動視頻和各種互聯網移動應用。去年年底,全球的5G時代已經開始了。接下來就是5G加其他技術,創造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為各行各業創造價值。
5G的發展過程,就是五代移動通信的發展過程,大約是十年一個週期。每前一代比後一代應該都有一個十倍速率的提升。在演講之前徵求的問題中,有人問6G是什麼?大家知道通信有一個基本的定律叫“香農定律”。如果要實現6G的話,需要先有理論突破。很不幸的是,現在香農定律已經逼近極限了,還沒有理論突破。所以6G在哪?可能是所有人還在積極尋找的地方。
那麼,從5G的發展過程中來看,5G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為什麼受到那麼特別的關注。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慢慢思考的問題。我個人看來,從1G到4G,基本著眼點是解決人和人的溝通問題。人和物、物和物的連接,是從5G才開始打開。
在某種程度上,5G所代表的是一種通用的技術。就像是電。最早電的出現是用來照明的,但是100多年前,我們進入電氣時代絕不是因為用來照明的電,而是電進入了千家萬戶,各個行業進入了電氣化。對於5G來看,過去40年的發展我們解決了人和人溝通的問題,不管是語音、數據還是圖像。
現在,除了極致的遊戲愛好者或者是為搶紅包快一點的人,對客人用戶來說,5G用於語音文字處理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開啟了一個特別的機會,就像當年100多年前電從用於照明走向電氣化一樣。5G使新時代的電力變得有無窮多的可能性。從這個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美國人那麼關注5G的原因。
簡單來看,5G在定義標準的時候,它有三個場景,第一個是上網的速度,下載一幕高清電影,用4G大概可能要幾分鐘,5G大概一兩秒鐘就可以下載完畢。它帶來了一個流量的變化,就是下載速度的變化。第二個是海量的連接,理論上來說,全世界的每顆沙子都可以被連接上。應該說也會帶來一個非常精細的管理機會,這是第二個場景。
第三個產品是一個高可靠、低時延的應用。在這次疫情的時候有極大應用,包括在線辦公、在線教育,還有在線醫療。但是設想一下,如果晚上上課可能要堵,凌晨上課不賭,沒有這種保證的話,這種時延是不是能變成一種商業?所以,5G這種低時延、高可靠的應用,面向工業控制、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飛機,都有無限的應用可能。
這三個場景對應著5G的幾個子標準。所有5G的運用,就是圍繞著這三個場景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所以我再重複一下,5G本身是一種技術,是一種新時代的電。也許發電的人掙不了多少錢,但是把電應用到各行各業的人,做家庭電氣化的人可以掙到很多錢。
現在最熱門的一個詞是數字經濟,那麼5G跟數字經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大家看到數字經濟要有一個最基礎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5G確保萬物之間能夠連接,如果不能連接不可能成為一個數字經濟。5G通信物聯網所代表的是連接技術。那麼計算呢,雲計算、人工智能這些東西代表的是計算技術。
連接加計算就構建出了一個數字經濟的一個核心要素,連接的密度乘以計算的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現在是五種技術,5G、雲、計算、人工智能和行業的運用,歷史性的結合在了一起,協同到了一起,形成了這五個方面的機會。
根據Jason A的報告,未來移動行業的新增市場62%的新增機會是在B2B的,也就是在行業裡面的發展。剛才說了,過去移動通信解決的是人和人的溝通。以後最主要的是解決各行各業的人和物、物和物的連接,催生千億萬億美金的市場機會。更重要的是把各個行業帶進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時代。
我可以簡單的講幾個例子,給大家一個概念,5G跟行業的結合能帶來什麼?
首先看看我們跟山西一家煤礦的合作,在500多米深的礦井建了一個5G網絡。大家知道煤礦井下的條件是非常複雜的,為了加強管理,領導要帶班下井。但是實際上靠領導帶班也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數據上傳下載的要求非常高。受各種限制,裝幾百、幾千個傳感器也只能做一些檢測,不能實時監控,也不清楚裡面到底做了什麼。
華為和煤礦的合作夥伴建立了防爆的5G設備,井上和井下可以進行高清的視頻通話,井下的狀況一目了然,清晰視頻同時回傳,也可以實現遠程的控制,看井下就像看地面,這個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在這個基礎上,大家可以想像,煤礦的採掘無人駕駛、運輸車輛無人駕駛等等,可以極大地提升煤礦的效益,同時也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這是一個在煤礦的應用。其實類似這樣的,在我老家江西的銅礦裡面也實現了無人採掘、24小時採掘。
我們再看一下鋼鐵行業。
這是湖南一個鋼廠的生產流程。大家知道鋼廠裡面充滿了噪音、粉塵、高溫。那麼有了5G,可以實施遠程操作,一個人可以操縱三四台天車,改善了工作環境,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鋼廠的生產效率也明顯的提升了大概20%以上。據我所知,深圳、上海、青島,各個港口原來的輪胎吊也都是要人在高空操縱的,現在可以通過5G輕易地在地面舒適工作。
第三個例子來自歐洲航空服務公司,採用5G的技術來提升航空維保的效率,5G來進行遠程檢查。飛機維修以前是要工程師到現場去出差幾個月,有了5G檢查以後,工程師就可以通過高清的4K 8K視頻實時檢查。通過5G預計可以節省78%的成本。
5G還可以進行虛擬設計,以前工程師至少要花幾個小時去下載3D的建模,5G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5Gbps以上,工程師可以隨時很輕鬆的下載3D模型,進行協同設計,發現任何可能的衝突點,整體的設計效率可以提升百分之幾十,而且總成本也是提升50%以上。
我們再看農業。
5G的除了在煤礦、港口這些工業增效降本。在農業方面也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舉個例子,我們在這個西南的一個省,原來他們的甘蔗品質需要找專家來看。收購的老闆不放心,怕有人放水,把三級的甘蔗說成是二級的,農民兄弟也不放心,怕被人為壓低品級。但是通過5G高清攝像頭把專家的經驗放一段視頻錄上去傳輸到雲,人工智能就可以自動識別。而且把專家的工作轉換成了知識,不斷的積累學習。這些都是目前已經用上了的例子。
5G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現在全球已經建了90多個網絡。中國的話,今年是5G規模商用的元年。5G基站在中國主要的大城市,經濟發達城市已經提供了覆蓋。比如說在深圳已經建成了4.6萬個基站。所以,華為也和我們的運營商夥伴、工業業務夥伴確定,我們下一步的重點是把5G的基本能量釋放出來,真正在各行各業裡面釋放出它的潛能,創造價值。使5G真正為社會生活,為工業農業,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實實在在貢獻。
剛才講了一下5G通訊發展的情況和整個的狀況。有一個事實是,中國比美國在5G上領先,也是第一次在通用技術領域實現了超越。這些讓我們看到,5G成了一個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名詞,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這裡引用了很多公開的材料讓大家來探討和了解5G背後的故事,和中國科技發展所要面臨的一個挑戰和我們要克服的困難。
我想大家都能夠在網上查到,美國國防部2019年四月份出的一個報告。美國國防部創新委員會談到了5G的價值,從無人駕駛到智慧城市,甚至包含虛擬作戰,應該說美國對5G的價值是給予了非常高的肯定。
但是報告裡面也說到了美國的專家,讓美國進行了錯誤的路線選擇。他所謂的毫米波是需要和WiFi一樣密集建立基站的,但是在美國這樣地廣的國家基本是不可能的。第一個是成本,第二個他的這個頻段被美國軍方用了。所以導緻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個宣布做5G的國家,但是他一直沒辦法進行商用,為啥?沒有頻段。美國的這個報告說,美國專家把美國政府帶到溝裡去了。他跟全世界走了一個不同的方向。
美國國防部也很清楚。怎麼辦?第一個要在低頻追上中國,在供應鏈裡面把中國元素趕出去。大家知道5G是數字經濟的一個基礎因素,為什麼那麼高?其中一個背景是美國在5G的決策選擇上犯了錯誤。所以,它需要時間替代和赶超來彌補他正面的落後。
那麼這個東西落後也就落後,有什麼關係呢?我們沿用了美國現任司法部部長威廉·巴爾今年二月份的一個演講。巴爾先生曾經是我們這個領域內,美國最大的運營商的高級副總裁,他還是中國對策委員會最核心的成員,可以說是對中國,對通信技術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他是現任的美國的司法部部長。
他在演講裡面講到,美國有三樣東西保證美國霸權:美軍、美元和科技。這三樣東西的根本是美國科技的領先。美國科技的領先保證了美國霸權,否則的話,中國人想制裁誰就制裁誰。現在美國想制裁誰就制裁誰,歸根結底是美國技術的領先。巴爾認為,如果中國5G利用市場規模優勢領先,在半導體領域也會產生連鎖反應,所以,他要美國所有的盟友、各種機構一起加入對中國的鬥爭。巴爾還在他的演講裡面說到,美國在19世紀以來,在所有的關鍵科技領域從來沒有落後過,都是美國領導世界,那麼,在影響到未來的一個關鍵的技術領域內,美國落後了,這是不得了的事。
演講裡面,他預估5G帶來全社會GDP價值會超過二十三萬億美元,大家設想一下這個數據。這是威廉·巴爾的肺腑之言,美國必須要在關鍵的科技領域內保持領先。而且自19世紀以來,他們在所有的關鍵領域內都領先了,他不能容忍,也不能接受,在這麼一個關鍵領域內,他們沒有領先,何況這個領域又是一個面對未來非常關鍵的領域,所以大家可以理解發生了什麼。
美國現任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說,美國未來的繁榮取決於在技術方面的戰略優勢。5G只是處在風口浪尖。科技一直是美國政府最核心的戰略。實際上,關於未來的競爭,他說,中美的競爭,不是19世紀帝國間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的競爭,焦點不是軍事人員或者是領土擴展,而是技術。現在美國面臨失去它在科技領域競爭優勢的風險,後果應該說是極其消極和深遠的。
我也閱讀過美國智庫的一些分析報告,他們認為過去40年中美交往裡面讓中國獲益太多,要有意識的逐步的雙邊脫鉤,具體到怎麼脫鉤都寫出了報告。比如說教育,報告裡面說中國大概有60萬留學生在美國留學,全部趕回來不可承受,但是讓他們繼續在美國得到好處太多。所以智庫報告裡面寫到,低年級的寬容,高學位的不歡迎,學商學法的歡迎,學科技的不歡迎。為什麼?根源在於美國認為美國未來的發展取決於他要確保他的先進技術優勢,也是美國最重要的戰略資產,是什麼?是美國的研究產品,美國的大學,美國的研究機構,美國的人才,包括吸納的全世界的人才。
美國最著名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今年做了一系列的報告,“走向全球的中國”,報告裡面講到科技競爭的關鍵賽場是什麼?裡面寫到的是數字技術,在這份報告裡面他明確是芯片和5G,那麼5G方面也確定了,頻譜管理在全球供應鏈來進行著手。美國也梳理了要贏得這個關鍵領域的幾個關鍵動作是盟友、研發、人才、市場。特朗普這幾年,我認為他最偉大和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是推動了美國的人工智能。5G之外更激烈的競爭在於人工智能。後面寫到美國長臂管轄的一個新的進展,他要利用全球所有的人才和技術手段,把數字技術的競爭對手排除掉。
科技領域內,最關鍵的是數字技術。去年華為被制裁了以後,我們很多國內的公司也由著眼於滿足做應用層往深度投資,我們也看到了一個科學的變化,特別是很多大型公司也在深度去進行投資,我們也希望這個美國的這個行為能讓我們弄明白,僅僅是靠應用水龍頭,它隨時都會關上。
數字技術領域,美國政府不計成本要追求的是一個數字霸權。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一個美國網絡空間日光浴委員會報告。在歷史上日光浴報告出過一次。日光浴是啥意思,是美國白宮頂上一個陽光房。當年艾森豪威爾總統跟蘇聯競爭的時候啟動了整個日光浴報告。2020年三月份他們又重新發布了報告。
利用網絡空間加速經濟發展,削弱了美國的相對優勢,美國要怎麼鞏固他的全球領導地位?美國目前的做法是,他不需要也拿不出別人不安全證據的情況下,直接政治化。這可以理解成美國在新形勢下,對中國、俄羅斯等國新的數字冷戰,要全面打擊和遏制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發展數字化。你可以理解成美國在全世界有很多數據,在網絡空間,美國的邏輯是,只有美國人駐軍,歸美國人全部控制和管理,那才是安全的。
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這個報告也引起了包括他的很多盟友的強烈反抗,你們上網查一下,法國總統馬克龍用的最多的是什麼詞?數字主權。歐盟今年七月份也發布了歐洲的數字主權,俄羅斯等很多國家也發布了類似這樣的報告。應該說是網絡空間數字地緣政治的興起是整個競爭和整個中美科技衝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美國人在全世界駐軍,網絡空間他也要追求全世界。
美國建立數字霸權還有具體的做法。
大家知道,美國全世界建立了一個長臂管轄原則。長臂管轄權傳統上有兩個,一個是貿易的長臂轄權,美國國內法,但是推廣到全世界,你有合規美國國內貿易法的責任。第二個是金融的長臂管轄,尼克鬆時期的美國財政部部長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美元問題是你們的問題,為什麼美元金融它有一個長臂管轄?
第三個就是數字霸權。2018年三月份推出的雲法案允許美國的公有云和其他的各種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在海外任何的機構跟他們有最小的連接,那麼這些數據都歸美國所有。所以現在他們在原來的貿易合規貿易長臂管轄、金融長臂管轄之外又創造出了第三個數字的長臂管轄權。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他們不遺餘力地污名化別的國家的企業。在這上面他自己也說要打壓遏制住別的領域內的領先企業,國務卿在今年五月份他也講到了他的框架下的戰略,這些都是陽謀。針對中國數字技術的打壓力度越來越大,今年四月份的時候,美國針對5G網絡部分發布了ClearPass,到了今年八月份,由一項擴展到了六項。從運營商、應用商店到海纜全部都列上來了,所有鏈接都寫上了,全部要打擊。蓬佩奧的講話裡面把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等都點了名,他要的是美國一統江湖的數字世界。
你可以理解成網絡是美國的,數據歸美國,再加上人工智能,可以說以後美國將會成為世界的大腦,擁有所有的數據和連接。別人就是一個手和腳。
美國認為遏制中國科技進步最根本在於遏制中國的基礎創新,美國最根本的實力在於創新,如果美國能在創新上贏過中國,在關鍵的技術領域內拉開差距,自然就能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如果把創新做一下細分的話,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可以把它分成科學創新、工程創新、效率創新和客戶創新四個方面。
大家可以看到中美最大的差異或者根本的差異在於基礎的科學創新,美國認為如果他們能在基礎創新上抑制中國,就能在技術領先上拉開差距,從而獲得全面的優勢。美國人其實分析的非常清晰。另外一個美國的智庫的報告讓美國政府覺得他是能夠在基礎創新里面獲得全面勝利。1930年,西方就有李約瑟問題提到為什麼中國那麼強大就沒有出現過科學和工業革命。
我記得錢學森去世之前,中央領導去問的時候也有錢學森之問。應該說到今天為止,我們基於客戶的、效率的甚至工程的創新都還是不錯。但是最近這50年、100年、200年我們有什麼樣的發展?什麼原因阻止了這個發展?
這是美國報告裡面寫的,美國人把這個問題歸咎於中國的官僚等級制度,這不光是真正實施的製度,還有我們千百年來形成的固定的思維模式。所以美國那個專家說創新可能是美國唯一比中國人擅長的事。中國的任人機制是以標準化考試為基礎的。這一點我們也不去做過多的評論,只能說是美國的這些人、這些機構對中國是這麼理解的。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華為的創始人不斷的去呼籲要加強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背景和最深刻的原因。
基於這個邏輯,美國相關的機構達成了一致,未來要長期從根上遏制中國的技術創新,瞄準科技關鍵領域來打壓中國的士氣。
具體來看他就列出了四種方式:第一是技術創新,識別出了技術流入中國的十種途徑,未來將要求全部關閉;供應鏈的管理,美國國土安全部要牽頭制定價值鏈的風險管理政策,參議院成立了聯邦採購供應鏈安全委員會,他被授予了非常廣泛的權利;第三個方面是技術的打擊,對於威脅美國核心的中國領先的技術領域要進行重點打擊;第四個是技術跨越,美國人認為投資自己,加強美國自己對基礎領域的研究,拉開對手一兩代技術的差距。比如說現在他們在規劃的量子計算研究,未來的通訊邏輯也都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最近,有人提到未來這個世界One world, two systems。從技術的標準研發到全球產業鏈會割裂成兩個系統,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是不是甘心讓它發生,我們是不是甘心這個兩個systems裡面,我們會處以一個落後的位置。
在競爭的系統裡面,我希望,我們校友們,我們老師們,特別是年輕一代人,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在全球的競爭裡,有能力維持一個系統。如果分裂成了兩個系統,我們仍然能夠成為有競爭力的先進的那個系統,而不是被人封閉的割裂那個系統。
我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所有從事方方面面的朋友們都有很多的機會,通過我們自己紮紮實實的工作改變別人給我們設計的命運,也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我們行業的命運,創造更好的機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