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美國人拍《三體》潑盆冷水
2019 年4 月18 日。舞台劇《三體II:黑暗森林》在上海首演,原著作者劉慈欣出席。期間他接受記者採訪,當被問及《三體》為什麼不能交給好萊塢拍?大劉說,“好萊塢的科幻片,故事、背景可以復雜可以曲折,但主題不能複雜,必須黑白分明。《三體》違反了這條最根本的原則。”
另外,大劉認為電影的價值觀必須符合主流價值觀,這點《三體》也違反了,“不是說你不能拍,但是高成本的電影是很困難的。”
但現在,Netflix 應該是要拍《三體》了。
Netflix的《三體》劇版將由《權力的遊戲》主創David Benioff和DB Weiss攜手《極地惡靈》第2季運作人Alexander Woo打造,原作者劉慈欣和英文翻譯者劉宇昆任顧問製作人,萊恩·約翰遜、裴淳華和布拉德·皮特的Plan B任執行製作方。本劇已預訂整季。
David Benioff和DB Weiss稱,《三體》是他們所讀過的最雄心勃勃的科幻系列,他們期待著用未來幾年時間將其拍成劇集,獻給全世界觀眾。
劇集版權從哪兒來?從遊族來。
如果你這些年一直在關注《三體》的改編,就大概知道點兒之前發生的故事。
2015 年,《三體》電影開機,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主演。這電影號稱2015 年就拍完了,原定在2016 年7 月份上映,後來就不了了之了,除了幾張劇照和海報,沒了下文。
早在遊族剛剛簽下《三體》版權時,當時的遊族影業CEO孔祥照(孔二狗)這麼回應人們的質疑:
“中國幾十年、上百年出來的這麼一部偉大的科幻小說,一定要中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到我們中國人手裡。”
翻看2015 年的互聯網新聞,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遊族影業說自己有錢任性,單片投資2 億,要拍六部曲。
遊族孔二狗說要拍中國的《星球大戰》。
劉慈欣拿了雨果獎,片方說無傷心啊追加特效投資。
不管當時宣傳怎樣,反正最後電影是沒出來。但孔二狗倒是沒少出來刷存在感,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置頂微博都寫的是:電影《三體》在井然有序並充滿著創造力的做後期特效,好飯不怕晚,敬請期待。
去年還發過這麼一條微博,大概意思是:《流浪地球》可太棒了。對自己五年前倉促開始三體項目的草莽與愚昧感到愧疚,羞愧。自己算是烈士了。
《三體》粉絲這麼多,吃這套苦情戲的可能還真沒幾個,就有大量的人說遊族應該把《三體》的相關版權出售,把這種科幻巨著交給真正有能力的團隊去做。
但《流浪地球》火了,掙錢了,光電影就掙了50 億票房,遊族顯然也不會放棄《三體》。畢竟流浪地球只能算劉慈欣眾多作品中的小短篇,而《三體》的價值,顯然會比《流浪地球》多得多。
更何況,《三體》的版權,可以說幾乎是白來的。
網傳的故事是這樣的:《三體》版權最早是張番番導演2009 年看中了,購買了版權,因為時間特別早,且沒有什麼人在意科幻作品,所以《三體》的影視+遊戲全媒體永久版權以10 萬塊錢就拿到了。後來游族入局收下版權是因為承諾讓張番番當電影導演。
這筆交易可以說是一筆極具前瞻性的投資,也可能是一次偶然無心插柳,但遊俠把《三體》版權按了十年之久還沒做出讓粉絲滿意的作品,從《三體》粉絲角度,這個版權,是被浪費和耽誤了。
當然,商業的事情不能光看粉絲的意見,電影和劇集的事兒先放一邊,先看看遊族想拿《三體》做什麼。
今年8 月25 日,遊族網絡發布2020 年半年度報告,毛利率較上年下降嚴重。
遊族網絡分別於5 月6 日收到中小板關注函、6 月12 日收到問詢函,函件對2019年公司業績狀況提出問詢;8 月25 日收到監管函,監管函稱, 2019 年經審計的淨利潤較2018 年度下降幅度超過50%,但公司未能按規定披露2019年度業績預告。
整個上半年,遊族推廣網頁遊戲使得成本激增,短期內債務壓力也比較大,2020年6月18日,公司發布關於簽署著作權許可合同暨關聯交易的公告,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三體宇宙”)經合法有效授權持系列小說《三體》權利,現擬將作品在授權範圍內用於遊戲開發、發行、改編以及衍生產品等權利授予遊族網絡全資子公司遊族互娛。鑑於此,遊族互娛擬與三體宇宙簽署《著作權許可合同》以確定上述授權事項。
看到這兒,是不是已經有點兒明白為什麼已經捏了十好幾年《三體》版權的遊族,要在2020 年9 月份突然公佈於Netflix 合作,推出英文劇集了。
當然,我們把事情往好了想,Netflix 現在確實能代表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劇集製作方之一,即使是用目前相當受爭議的權遊編劇2DB 擔任編劇。
知乎用戶巫冬說:
之前因為權遊第八季爛尾了,所以很多人都對2DB 意見很大,覺得他們把權遊搞臭了。但其實,我們把時間線倒回去最開始看……其實大家可以對2DB 多點信心。因為他們不僅僅是第八季的編劇,也是整部權遊的編劇,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是這部劇的首要創作者。而前幾季的質量,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當時有意願翻拍《冰火》的人並不少,但都沒有通過作者喬治·P·R·馬丁的考驗。馬丁在與2DB 吃飯聊天(面試)時,問了他們一個問題:“瓊恩的親生母親是誰”。只有2DB 答對了。
為什麼前後幾季的質量差別那麼大呢?很簡單,之前是在馬丁已經建構好的世界裡游走,人物設定、劇情走向、大體方向邏輯都是現成的,編劇的工作是“改編”;但到後面,劇拍得比書寫得快,馬丁最多也就說下結局大方向需要是誰來坐上寶座之類的,但其餘的都得靠編劇現想,工作變成了“原創”。
並不是說原創就一定比改編難,但在權遊如此龐大的世界觀裡,要做到符合邏輯且細節到位,還要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收尾,真的太難了(馬丁自己都不一定能完成得多好)。至少在前五季中,可以看出來2DB 對於原著的理解非常深刻,儘管砍掉了許多角色和支線,很多劇情也不得不變化了,但整體走向依然是和書同步的,每個角色都很鮮活和立體,細節邏輯能對應上,也很好地利用和展現了影視化的優勢。改編能做到這樣就已經很棒了。
《三體》已經寫完了,應該也不需要2DB 再創作什麼新劇情了,所以感覺……還是有救的。
不光是編劇強,Netflix 本身就擅長IP 改編,舉幾個例子:《紙牌屋》改編自邁克爾·多布斯的同名小說。韓劇《王國》是根據網絡知名漫畫《神的國度》改編,並且由漫畫的原作者擔任劇集的編劇,在本土化和視覺呈現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但這些改編能夠成功,其實在於很重要的一點:在選擇IP的時候,Netflix會非常注重本土化,選擇的題材也會與合作國擅長的題材相契合,比如在韓國拍殭屍題材,在英國拍政治題材,在日本拍情色和驚悚題材。
但如果沒有這些IP 本土團隊來做改編輔助,Netflix 操刀的劇目,就很有可能會做成劉慈欣所說的那種好萊塢風格:故事、背景可以復雜可以曲折,但主題不能複雜,必須黑白分明。
這顯然是不適合三體的。
根據官方公告,Netflix 是要把《三體》做成英文劇集,那就可能會出現一些讓《三體》迷們失望的問題:
選角是選外國人還是中國人?
《三體》特別具有中國特色的劇情怎麼改編?
敘事手法是不是會為了國外觀眾採用好萊塢慣用套路?
要知道,Netflix 每年會推出大量自製劇集,但口碑極好的,其實也只有幾個王牌劇集,還是有大量的自製內容翻車。
當然,即使Netflix英文《三體》翻車了,《三體》粉絲還有個備選,前段時間騰訊還公佈了《三體》中文電視劇開拍,說是會在2022年上映。
《三體》是部極為優秀的科幻作品,確實可能有相當豐富的商業價值,但從理性角度看待,《三體》文本的天馬行空寫法,注定了這個影視IP的投資回報率會很差。而《三體》的中文和英文電視劇都在今年對外公佈,怎麼看上去都像是遊俠終於找到了版權接盤俠,填上了自己做遊戲的虧空。
觀眾們,降低點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