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下滑,渠道商反水,格力故事要如何講下去?
2020年已經過半,但格力從上到下都不好過。格力電器在8月30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營收約695億元,同比下滑28.57%,其中主營業務(製造業)收入497.1億,同比下滑40.35%。盈利情況也不理想,淨利約為63.62億元,同比縮水一半,且淨利潤率為9.24%,同比下滑34.89%。
營收、利潤、利率三記重挫,無疑打壓了格力昔日的“風光”,但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
疫情幾乎把一季度的空調線下銷售全部砍斷,二季度尚屬艱難復蘇期,整個家電行業都在經歷各種下滑。就連董明珠自己也在媒體採訪中打起了預防針:“大家對我的期望太高了。空調永遠是有消費需求的,只是短期內出現了異常,長跑健將偶爾也需要找個驛站休息一下。”
但董明珠或許沒料到,威脅來得如此之快。緊跟格力步伐發布半年報的美的,依靠多元化與數字化,營收、淨利潤已全面反超格力,且超出兩倍之多。就連格力一直固守的空調業務規模冠軍之位,也被美的奪去:同期,美的暖通空調收入640億元,格力則為413億元。
而在格力內部,麻煩也不小。先是銷售渠道變革不力,企業缺乏營收增長的動力,再是核心管理層出現動盪,十二年元老望靖東突然辭去全部職位,員工軍心大挫。
外有強敵,內有隱憂。過去格力僅僅是被詬病多元化進展緩慢,但如今優勢業務也已失守。
格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對代理商“動刀”
格力的第一道坎,就是積患已久的渠道體系。
8月6日這天,數百名山東經銷商圍坐一堂,慶祝山東盛美卓越電器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盛美”)成立。這家新公司是美的空調在山東的第四個業務平台。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場的經銷商大多來自美的的老對手格力,且不乏銷售干將。據《臨沂晚報》報導,這些干將過去常在格力經銷商大會上鼓舞人心,喊出”一日格力人,一生格力情”等金句。而這天,口號卻變成了“賣空調選美的”、“買空調選美的”。
天眼查APP資料顯示,山東盛美成立於2020年7月28日,法定代表人和大股東均為苗培遠,監事則由王建擔任。一位山東經銷商向界面新聞確認,苗培遠是原山東格力空調銷售總監,王建則為山東格力空調濟寧辦事處總經理,二者皆為格力山東銷售體系骨幹。
一時間,格力銷售骨幹“倒戈”美的的傳言四起。有山東經銷商告訴界面新聞:“格力取消省代理後,精簡了不少人員,這批人員中有部分投奔了美的,但遠沒有網傳的700人那麼多,事實上絕大部分都留在了格力。”
對於經銷商反水一事,原格力山東公司總經理段秀峰曾發表聲明稱:“山東盛美的成立是原山東格力代理公司員工的個人選擇,原格力業務團隊帶領客戶集體投奔美的是不實報導。截至界面新聞發稿,格力方面尚無官方回應。
儘管流向美的的經銷商只是一小部分,但就格力與其經銷商強捆綁的關係而言,後者“反水”的情況仍屬罕見。
山東的經銷商們與格力積怨已久。四個月前,在格力山東一年中最火爆銷售活動“紅四月”期間,格力電器山東銷售公司——山東盛世欣興格力貿易有限公司向其所轄區域內的經銷商們發出了“封殺令”,要求終止促銷,雙方停止一切合作,格力選擇撤場。
這些被格力電器山東公司封殺的經銷商,正是與山東格力合作多年的商家。一位參與其中的賣場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格力此次“封殺”的經銷商基本都是家電賣場。格力之所以與之反目,極有可能與美的有關。
他透露,往年美的都是在三月促銷,今年因為疫情延期,恰好撞上格力大促。美的價格更佔優勢,格力山東銷售公司並不希望與之同期促銷,但賣場顯然也不想因為格力而得罪美的。雙方始終沒有談攏,格力最終宣布停止合作。
此外,格力山東銷售公司在去年更換了掌舵人。2019年12月,山東盛世欣興格力公司總經理段秀峰宣布辭職,格力電器總裁助理胡文豐開始兼管山東市場。上述賣場人員表示,格力去年一直在削減山東代理商,考慮到胡文豐代表董明珠的利益,他的到來被視為格力加強對山東渠道管控的信號。
今年春節後,在一場營銷專題會議上,董明珠首次公開提出渠道變革的策略,核心即是轉變各地區域銷售公司職能,取消各級代理商,由經銷商直接向總部打款提貨。扁平化管理的優勢在於總部控制力更強,能將價格壓到更低,但也讓渠道商的利潤空間變得更窄。
過去,各級線下代理、經銷商組成的龐大銷售網絡撐起了格力電器的高銷量。但如今,這種用產品高毛利支撐層層經銷商的做法,顯然不適合在電商時代與對手進行低價競爭。
這場會議後沒多久,格力便打響了渠道變革之役,山東正是試點區域之一。前述山東經銷商向界面新聞透露:“省代理取消之後,經銷商很難再拿到貨,3000元以內的中低端產品基本拿不到頭貨。加上疫情影響,上半年(格力)在山東全省損失了幾十個億的銷量,一片怨聲載道。”
山東經銷商們經歷的變故,是格力全國渠道變革的縮影。甩掉陳舊的包袱,的確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一位廣東格力經銷商透露,同行對格力渠道策略已頗有微詞。在他們看來,連月的低價競爭已經使人疲憊不堪,全國政令的不統一也讓人難以琢磨董明珠的心思。“渠道變革,革的是我們的利潤,是我們的命。”他說道。
渠道沈痾
格力面臨兩難。
一來家電零售行業線上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美的、奧克斯等對手幾乎已經完成佔位,格力佈局已經太晚;二來,銷售若向線上轉移,格力規模龐大的線下渠道體系將面臨瓦解,甚至無飯可吃。
根據格力公佈的數據,目前格力在全國擁有27家銷售公司、3萬多家終端網點,這些密密麻麻的網點構成了一個龐大的銷售網絡,成為這家公司多年雄踞市場霸主地位的根基。但同時,這個體系需要持續且巨額的利潤來維持運轉。一旦缺少利潤投餵,格力的根基也將動搖,山東經銷商反水就是最好的例子。
格力渠道的問題在經歷2017年、2018年的飛速增長後便開始顯現。空調市場景氣之時,格力的返利政策可以讓經銷商更賣力,銷量也水漲船高;但若情況相反,尤其在疫情重創線下渠道後,格力必然首當其衝,這也是格力加快渠道改革的原因。
在今年5月的格力業績說明會上,董明珠曾表示,渠道改革仍是困擾格力的問題,改革要做,但如何平衡數万名線下經銷商的利益仍需要慎重考慮。她還承認:“格力在渠道改革上動作確實慢了。”
格力的“動作慢”,原因是其與經銷商的捆綁太深。
20多年前,董明珠一手開創“區域廠商股份合作制”,由每個省的幾家大經銷商共同出資,參股組建銷售公司,共同佔有區域市場。這種利益共同體幫助格力掌握了價格話語權,規避了區域經銷商之間的惡性競爭。2011年,格力將各個區域公司整合為一家全國性貿易公司,進一步掌控全國渠道。
除此之外,格力還用獨創的返利策略進一步捆綁渠道商:為經銷商設定增長目標,如果達成則在年底給予總銷售額的一定比例作為獎勵。但在不景氣的年份,渠道商庫存高企無法轉手,還會把渠道商深度套牢。
這一系列對渠道強勢管控的模式,雖然避免了渠道商之間的利益糾紛,但也可能造成大量空調庫存積壓,成為難以甩掉的包袱。
財報中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可以一瞥格力渠道商的庫存狀況,即預收賬款。由於格力對經銷商採取先款後貨的合作模式,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經銷商打款的意願是否強烈,側面反映渠道的壓力。
格力2017年至2019年的財報顯示,格力電器預收賬款一直呈下滑狀態,從2017年的141.4億元降到了2019年的82.3億元,減少近42%。這不僅反映出格力在渠道方面的話語權變弱,也折射出市場疲軟致庫存難消化,渠道商打款不積極的現狀。
此外,2020年上半年,格力電器存貨賬面餘額為262.3億元,同比增長28.1%,其中主要的增長來自於產成品。這意味著,在把貨壓給渠道商之後,格力電器本身仍然存在一定庫存壓力。
“渠道改革就是董明珠將權力收緊的過程。”一位渠道商評價,個人風格過於強烈不是個好信號。
新零售這張“餅”
格力變革渠道的另一面旗“立”在了代表新零售趨勢的直播上,且是由董明珠親自完成的。
從23萬元的艱難起步,到單日帶貨102.7億元的行業紀錄,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董明珠就實現了直播帶貨生涯的逆襲,也開啟了格力新零售的序幕。至今,董明珠七次直播累計帶貨超300億元,超過格力單季度銷售總額。
表面上看,格力新零售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渠道商卻滿腹苦水。
直播主要靠低價吸引消費者,但撈不到油水的價格戰是渠道商不願看到的,甚至有渠道商發現,自己手中同型號產品的進價比直播間售價還高。此外,市場上不乏格力向渠道商壓貨的傳言,渠道商成了格力高庫存的“接盤俠”。
今年5月,曾有格力代理商向界面新聞透露,在董明珠一次直播期間,多名代理商通過直播渠道下單提貨,單人下單達二十餘萬元。代理商推測,成交額中代理商貢獻的部分或達5-7成。
一位華南經銷商告訴界面新聞,董明珠開啟直播後,線下一直面臨結構性缺貨。由於總部對貨源的控制進一步加深,為了提升直播帶貨額,中低端型號往往都只能在董明珠的直播間中提貨,且前期並不是所有代理商都知道有直播渠道。
這種強勢管控的直接後果,就是渠道商賺不到錢。“我做了五六年格力,但現在很少進格力的貨了,只是有些人只認格力的牌子,你必須進幾台在店裡擺著。這幾台能賺到錢嗎?真賺不到。”上述經銷商說。
線上帶貨額一路凱歌,線下卻在經歷漫長陣痛,這與格力新零售的浩蕩聲勢形成巨大反差。
在618董明珠直播帶貨破百億次日,格力第二大股東、由格力經銷商組成的河北京海擔保投資公司首次宣布減持格力。有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分析稱,格力直播常態化後,經銷商體系認為自己被邊緣化,減持是由於自己未來發展趨勢與格力不匹配。
對於渠道商的質疑,董明珠多次在採訪中“安撫”。她表示,格力各地銷售公司的定位本來就是服務型,而不是盈利型。直播帶貨不會影響經銷商體系,對銷售公司也沒有太大的影響,更多是功能的轉變。線上賣貨,線下可以迎接消費者到店裡做諮詢、做服務。
經銷商的職能的確在發生轉變。今年上半年,格力全力推廣自建線上渠道“格力董明珠店”。它的運營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消費者直接從“格力董明珠店”下單,後台將訂單分發至對應區域經銷商,由當地經銷商出貨並配送安裝;另一種是經銷商通過分享二維碼將線下消費者引流至董明珠店,兩種方式均可計入經銷商銷售。
一種猜測是,格力或許會靠近美的模式,即代理商不再進貨,其商業模式從賺批發零售差價,轉型為賺區域銷售規模的服務費。代理商和銷售公司仍然存在,但仍有一大批人員將被精簡。
但更多渠道商擔憂的還是下半年的生意。挽救格力的業績,價格戰或許是一條可行之路。低價對消費者來說是個誘惑,但如何平衡渠道利益又是一重難題。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認為,價格戰似乎是一種必然。“一旦失去空調老大位置,董明珠從朱江洪手裡接過的格力企業優勢將喪失殆盡,這是董明珠無論如何也輸不起的。這時,渠道商利益就是次要的了。”
在最壞結果到來之前,董明珠需要想辦法把新零售這張“餅”畫完整,只是這張“餅”渠道商們不一定能享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