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這次漏氣後果不嚴重想修卻不易
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3名宇航員結束了在俄羅斯艙段的隔離生活。由於此前發現的美國艙段漏氣現象,他們於8月21日集中進入俄羅斯艙段,以配合飛行管理中心開展閉艙壓力檢查,尋找漏氣源頭。雖然最後隔離期被延長了一天,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有關方面並未宣布找到漏氣點。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這次漏氣不會威脅到宇航員的安全。對於這種細微的漏氣現象,雖然很容易檢測到,但想找到源頭,目前卻沒有特別簡單有效的手段。
適量漏氣有助於有害氣體排放
楊宇光介紹說,無論是空間站還是載人飛船,其實是允許有一定空氣洩漏率的,這有助於排出有害氣體。只不過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航天器,對洩漏率有著不同的標準。
他說,在載人航天器上,環控生保系統用於維持航天員生命,其作用包括大氣控制、水控制,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控制。
早期美國載人航天器裡使用的是純氧大氣,大氣密度低,氣壓也比較低,以便使航天器外殼能做得更薄。而蘇聯從一開始就採用氮氧混合大氣。如今,氮氧混合大氣已成各國載人航天的標配。
因此,環控生保系統在大氣控制方面主要包括氮氣分壓、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這三者都是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此外,艙內還會產生各種有害物,例如電子設備會分解產生有害氣體,宇航員放的屁中也含有硫化氫。這些有害氣體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堆積,因而適當的空氣洩漏率對於減少污染物堆積很有幫助。
據測算,此次國際空間站大約每天洩漏220克空氣。楊宇光錶示,這樣的洩漏率並沒有超出國際空間站的安全閾值。按照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的聲明所說,艙內空氣洩漏率只是“略高於標準”。
通常1名宇航員每天所需的空氣補給量約為6至10千克,相比之下,200多克空氣確實不算多。或許這也是NASA自2019年9月就發現空間站漏氣,卻時隔一年才開始查漏的原因吧。
不過,雖然不會危及空間站安全,但計劃外的漏氣卻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費。畢竟,漏出去的氣總是得補回來的,而要補給只能從地面運輸。
楊宇光說,國際空間站內始終要維持將近1個大氣壓的壓力,隨著空氣消耗,每天都需要補充氧氣和氮氣,這些補給都需要從地面運過去。可是這樣的補給運輸成本十分高昂,按照貨運飛船、火箭的造價和發射費用計算,每往空間站運送一公斤物資,成本比等重的黃金要貴得多。
換成這樣一想,國際空間站每天往外撒4兩多黃金,你說心疼不?
查漏相當於大型客機裡找針孔
終於,NASA也無法坦然坐視了。8月20日,他們宣布要開始查找漏氣源頭。
根據漏氣量估算,漏氣原因可能是某個艙段外殼上存在一個直徑約0.1毫米的小孔。要在龐大的空間站內尋找這樣一個比針尖還小的孔顯然很不容易。
國際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等16個國家聯合建造,目前共有十幾個加壓艙段。楊宇光介紹說,俄羅斯有5個艙段,其中“曙光”號功能艙、“星辰”號服務艙均為20噸級。
美國艙段通過“團結”號節點艙與俄羅斯部分連接。其中包括美國的“命運”號實驗艙、“寧靜”號節點艙、“穹頂”號觀測艙、“萊奧納爾多”號多功能後勤艙等。美國“和諧”號節點艙上,又連接了歐洲的“哥倫布”實驗艙,以及日本的“希望”號實驗艙……這些艙段如一節節蓮藕般連在一起,有主幹、有分支,頗為複雜。楊宇光說,國際空間站總重量超過400噸,內部空間超過一架大型客機。
由於初步判定漏氣源在美國部分,所以自8月21日起,駐留在空間站內的3名宇航員全部進入俄羅斯艙段,並將美國部分各艙段的艙門關閉,以便排查漏氣艙段。按理說,空間站內各類傳感器密布,要做到這點並不難。
不過楊宇光認為,即使找到了漏氣艙段,想進一步找出漏氣點也很困難,超聲波等手段並非任何情況下都適用,很多時候還得靠宇航員趴在艙壁上一點一點尋找。可是一方面空間站艙內都裝有機櫃,這是非密封設備,而且有幾層結構,如果漏氣點在機櫃後面,除非把機櫃拆掉,否則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另一方面,直徑0.1毫米的小孔很難用肉眼辨別,無論是在艙內還是出艙,都很難迅速發現。
所以即使要付出一定經濟代價,但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國際空間站或許不得不繼續漏一陣子。
空間站漏氣已不是第一次
無論如何,這次漏氣事件並不嚴重,也不是空間站上第一次出現。
2018年,國際空間站上也監測到有氣體洩漏。經過排查,工作人員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上,發現了一個直徑約2毫米的洞。這個洞雖然不大,卻導致艙內氣壓不斷下降。後來宇航員用膠帶和特製膠水將破洞堵上,並把飛船安全開回地面。
2004年,國際空間站內用於平衡窗戶氣壓的真空跨接電纜發生破漏,好在破損並不嚴重,宇航員更換了新電纜便解決了問題。
相比之下,1997年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與“進步M-34”貨運飛船相撞導致的漏氣事故更為嚴重。是年6月24日夜間,該飛船與“和平”號空間站“量子2”號艙分離,拉開一定距離後,試圖與空間站重新對接,以試驗其安裝的新型Toru交會對接控制系統。然而這套系統並不像人們預計的那樣可靠。當飛船以每小時17.5公里的相對速度接近空間站時,“速率中止控制”有關部件失靈,於是它無視宇航員的指令,沿著空間站長軸向前飛去,徑直撞上了“光譜”號艙的太陽能電池板,使得“光譜”號主艙體向內偏轉。在確認受損情況之前,空間站內的宇航員已明顯感受到了空氣壓力的變化。好在經過緊急處置,空間站人員脫離了危險,“闖禍”的飛船也重新得到控制,但受損艙段卻永久失壓,不再適合居住。
因空氣洩漏導致的最慘烈的悲劇,發生在1971年蘇聯“聯盟11”號飛船返回地球過程中。1971年6月6日,宇航員格奧爾基·多勃羅沃利斯基、維克托·帕查耶夫、弗拉季斯拉夫·沃爾科夫乘坐“聯盟11”號飛船升空,成功與世界第一座真正的空間站“禮炮1”號對接,並創造了在空間站內駐留23天18小時22分的紀錄。然而到了6月30日,當迎接英雄凱旋的人們打開飛船返回艙,看到的卻是3位宇航員的遺體。
經調查,當飛船再入大氣層,返回艙與軌道艙分離時,返回艙的壓力閥被震開,艙內空氣快速洩漏。同時,聯盟飛船座艙空間十分狹窄,為容納3名宇航員,蘇聯航天部門讓他們脫掉宇航服,這使三人暴露於風險之中。因此,3名宇航員來不及作過多反應,就因急性缺氧窒息,以及體液沸騰而亡。
事後,蘇聯用了兩年多時間設計出第二代聯盟飛船,著重提升了安全性能,同時將成員數從3人改為2人,並要求宇航員在升空和返回階段必須穿宇航服。這是3位宇航員用生命換回的教訓。
楊宇光錶示,由於空氣洩漏導致的事故,分為幾個級別。比較輕微的情況可以通過緊急處置進行修復;如果洩漏較為嚴重,可能需要封閉艙段;如果再嚴重,例如居住艙失壓,不再具備居住條件,就要組織宇航員緊急撤離了。
而“聯盟11”號飛船的悲劇,希望永遠不要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