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海洋上的建築“足跡”首次被量化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由於通過人造結構改變了環境的悠久歷史,人類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確實在地球上留下了印記。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將目光轉向了這種永恆的發展對世界海洋環境意味著什麼,他們有史以來第一次計算了建築對海洋的足跡範圍。
這項研究是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悉尼海洋科學研究所進行的,研究團隊整理了各類海洋建造物的數據。這些數據包括石油鑽井平台、風電場、電信電纜的長度、商業港口、橋樑和隧道、人工魚礁和水產養殖場等,這些數據都是從這些不同行業的各個部門收集的。
其結果是科學家們稱之為世界上第一張人類開發海洋的地圖,揭示了多少海洋環境被人類的活動所改變。根據該團隊的數據,共有約3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被人類建設改變,這相當於整個海洋的0.008%。但正如主要作者Ana Bugnot博士所解釋的那樣,其影響比這要深遠得多。
“建築結構的影響超出了其直接的物理足跡,”她表示。“海洋建築可以通過改變生態和沈積物特徵,水質和水動力,以及噪音和電磁場來改變周圍環境。”
Bugnot博士和她的團隊利用現有的數據和研究來量化這些類型的後續效應的影響,並發現這些結構的足跡實際上是200萬平方公里,超過整個海洋的0.5%。分析中更令人驚訝的發現是,所有結構物的物理足跡中,有40%可以歸因於中國的水產養殖場,而且噪音污染可以從商業港口攜帶到20公里。
雖然人為改變海洋的證據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到早期建造港口和防波堤以保護低窪的海岸,但根據該團隊的說法,這一現像在20世紀中期左右開始加速。這種建設大多發生在沿海地區,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一趨勢,該團隊將目光投向了未來,評估了計劃中的項目數據,並假設採取了一切照舊的方式。
“數字是驚人的,”Bugnot博士說。“例如,電力和水產養殖的基礎設施,包括電纜和隧道,預計到2028年將增加50%至70%。然而這是一個低估的數字:由於世界上許多地方對此的監管不力,有關海洋開發的信息十分匱乏。”
該團隊希望這項研究能夠引起人們對保護海洋環境重要性的關注,並希望研究結果能夠為進一步的調查和工具提供一個起點,以持續跟踪這些類型的海洋建設項目。
“所獲得的海洋建設的估計是相當可觀的,並有助於強調對海洋環境管理的迫切關注和需求,”Bugnot博士說。“我們希望這些估算能引發國家和國際倡議,並推動全球海洋空間綜合規劃的努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加大對歷史和現有海洋生境和海洋建設的詳細測繪力度。”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