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互換身體,你會保持自我還是變成別人?
據國外媒體報導,假如你有一天在別人的身體裡醒來,你是會覺得這就是自己、還是會覺得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呢?瑞典研究人員近日針對這一問題展開了探索,得出的結果相當有趣。
他們發現,當兩位好友在感知錯覺中“互換身體“時,他們對自身性格的認知會更加接近對自己朋友性格的認知。
這一發現說明,我們心理與身體的自我意識之間的緊密聯繫在記憶等功能中也具有一定作用:當我們心靈上的自我意識與身體上的自我不匹配時,我們的記憶就會遭到破壞。這一發現對於抑鬱症或人格解體障礙等精神障礙症的評估或有重要價值。
研究顯示,自我概念可以迅速改變,這或許可以轉化為一些有趣的實際應用,抑鬱症患者往往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對自己的看法也特別負面,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如果能稍微改變一下這種錯覺,也許就能使他們對自己的看法不那麼嚴格和消極了。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幾對朋友戴上特製眼鏡,並通過眼鏡播放對方從第一人稱視角看到的景象。同時,他們還會在受試者相應的身體部位製造碰觸感,讓他們覺得自己在眼鏡中看到的景像都是真實發生的。
沒過多長時間,受試者就開始出現錯覺了。當研究人員用一把道具刀對準受試者朋友的“身體”時,受試者都嚇出了一身冷汗,就好像受到威脅的是自己一樣。
在“交換身體”前,受試者們要先對朋友的性格特徵進行評分,如健談、活潑開朗、獨立和自信程度等等。然後在交換身體期間,受試者再對自己的性格進行評分。結果發現,他們對自己的評分會更接近這具“身體”所屬的那位朋友。
此外,受試者在記憶力測試中的表現也會變得更差。但有趣的是,與反映自己與身體之間有“割裂感”的受試者相比,那些完全接受了新“身體”、並按照身體原主調整自身性格的受試者在測試中的表現反而更好一些。
研究人員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後者的“自我不連貫性”(self-incoherence)程度更輕,即他們心理上與身體上的自我表徵仍然是一致的。不過這項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例如,研究在記憶測試中只考察了受試者的情節記憶,即受試者是否記得在上一個研究環節的特定經歷。
此次研究結果說明,“身體與概念上的自我表徵之間的一致性對情節記憶的正常形成十分重要”,下一步需要搭建出一個更概括性的框架,用來解釋自我概念在身體和心理層面上是如何形成的。這種行為效應究竟是如何運作的?背後的大腦機制是什麼?等這個問題弄清之後,就能將這套模型轉化為特定的臨床應用、研究出更好的治療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