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銀河係可能存在超1000億顆“流浪行星”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銀河系中可能漂浮著超過1000億顆“流浪行星”。歷史上天文學家一般相信在太陽係以外存在著其它行星,然而它們的普遍程度和性質則是一個謎。直至1990年代人類才首次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過20個新發現的系外行星。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斯科特·高迪教授表示,這些系外行星中有許多都是“流浪行星”,並且宇宙中可能充滿了“流浪行星”,所以我們有必要進行一次全面的篩查。
因此,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計劃開展一項全新的任務,以計算銀河系中到底有多少克“流浪行星”,這項任務將使用重力微透鏡的技術來尋找“流浪行星”。
流浪行星指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它們雖然其不圍繞任何星體公轉,卻只具有行星質量。它們或是受到其它行星等天體的引力影響而被拋出原本繞著公轉的行星系統,或是在行星系統形成期間被彈射出來原行星,以致流浪於星系或宇宙之中。雖然它們在星際中流浪,但不代表它們沒有生命,可是其上存在的生命可能也只是如細菌般的微生物。
高迪教授表示,該任務將藉助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該望遠鏡將於未來五年內發射。基於其先進性,科學家將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視野觀察到宇宙。
高迪教授表示,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發現這些“流浪行星”的靈敏度將是目前地球上望遠鏡的10倍,該研究預測這些行星的數量將超過銀河系中恆星(1000億顆)的數量。這不僅將有助於解釋這些“流浪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也將為星系的演化帶來新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