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豬”養成記:滴滴要再造一個順風車?
此前低調主攻下沉市場的“花小豬打車”,突然對一線城市發起了猛烈“進攻”。8月17日,網約車平台花小豬在包括北京、廣州、成都、杭州、南京、合肥、鄭州、青島、太原在內的9個城市發起了補貼攻勢。
當天,花小豬宣布給每個城市前8888名用戶的當日第1單減20元,8888個名額用完後所有訂單6折最多減10元,每個用戶每天優惠不超過4單。除了補貼之外,花小豬還在微博、抖音等多個流量平台鋪設了廣告,並且請了相聲演員郭麒麟作代言人。
無論是補貼幅度還是推廣力度,都讓因疫情平靜已久的網約車市場再次掀起了腥風血雨。一位北京的花小豬司機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除了乘客外花小豬對司機也給出了相應的獎勵,在他看來,“已經很多年沒在網約車市場裡感受過如此大幅度的’燒錢’了”。
新的平台花錢刷存在感搶占市場份額,這在網約車行業並不算新鮮招數,在早些年幾大巨頭搶占市場的時候都曾這樣操作過。但值得注意的是,嚴格意義上花小豬並非是一個全新的平台,而是滴滴內部孵化出來的一個網約車品牌。有知情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花小豬是滴滴東區負責人牽頭成立的公司,只是近期才浮出水面。
對於花小豬誕生的目的,一位出行行業資深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稱,一方面滴滴是希望通過打造一個新的平台來獲取增量,另一方面則是滴滴通過給自己製造一個新的“假想敵”來巧妙規避一些東西,從而達到利益更大化。“好比在遊戲中,多一個對手一起打怪總比一個人打怪好,如果那個對手還是自己人那更好了。”該人士表示。
花小豬是誰
花小豬是滴滴內部孵化的項目在業內已不是秘密。啟信寶信息顯示,花小豬的運營公司是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兼唯一股東趙意波正是滴滴副總裁。而對外滴滴也沒有刻意去撇清與花小豬的關係,在宣傳中還表示這是“滴滴旗下新品牌”。
為了避免與滴滴現有的青菜拼車和快車業務產生重疊,滴滴官方曾為花小豬定下了明確的定位和用戶畫像:不同於原有的快車業務、定位於年輕用戶市場。
具體來看,和普通網約車計價方式不一樣的是,花小豬採用一口價方式,用戶下單時系統會根據路程、預估時長、路況等通過大數據計算後預估一個價格,即為乘客實際支付的價格。它與滴滴青菜拼車業務、以及順風車模式都有些類似,但又存在區別。“面向年輕市場”則是強調花小豬品牌的差異化。按照花小豬的說法,其主打實惠出行,同時用戶還可以通過領現金、簽到等小遊戲領取獎勵,降低出行成本。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出行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花小豬的模式更像是之前的順風車模式,一是它的接單模式為預約訂單,是在上車前進行拼車。二是從司機層面而言,與拼車相比,花小豬司機靈活性更高,它在派單上採用的是半指派模式,司機可以一天進行四次訂單的取消。
該高管進一步稱,花小豬尋找的運力增量,其實正是此前因順風車安全問題而丟掉的順風車運力,但嚴格來說這部分運力無法從事正規網約車運營。相關信息顯示,網約車均需要取得網約車運輸證和網約車駕駛證才能運營,但在花小豬司機註冊的標準中並沒有體現對這兩個證明的要求。
在花小豬平台上,司機註冊條件主要包括:駕齡三年以上、無犯罪記錄、連續三個記分週期內沒有超過12分。有網約車司機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該門檻比滴滴平台司機入駐的門檻要低很多,即使司機在滴滴平台的評分極低,但只要符合花小豬的要求,同樣可以入駐。
主攻“年輕化市場”的同時,滴滴還將花小豬包裝成主打“下沉市場”的品牌。花小豬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三四線城市和郊縣市場是花小豬的目標市場之一,這些地方互聯網出行的滲透率還很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地方不光互聯網出行滲透率低,同時對網約車的監管也處於模糊地帶。相關信息顯示,在今年3月份,花小豬在測試運營階段首選的城市是貴州遵義、山東臨沂等非一線城市。
上述出行公司高管表示,滴滴之所以要在這些城市運營,是滴滴希望花小豬不要在剛面世的時候就被扼殺在搖籃裡,頗有一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意味,這也是為何花小豬在剛推出的時候顯得尤其低調。
隊友還是對手
既然是一個面向三四線城市、走低價路線的出行品牌,為何花小豬在對外傳播的節奏上,選擇在此時由“低調”走向“高調”,開始靠補貼挺進一線城市?
目前,花小豬在一些城市仍難以避開被管制。據了解,8月19日,青島交通運輸官方在微博表示,經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調查,“花小豬打車”平台未在青島市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不具備網約車經營資質,因此被處罰。
上述出行行業資深人士分析認為,滴滴推出花小豬更像是滴滴設的一個頗為巧妙的“局”:一方面,滴滴目前仍是一個流量平台,打著滴滴的招牌進入市場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尤其在是市場上大大小小的網約車品牌魚龍混雜的今天;另一方面,花小豬突然變得高調,或是其有意在引起監管的關注,而目的則是採用“分兵”戰略,對監管精力進行削弱,為自己的主營業務網約車逃避“非法營運”提供更多喘息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滴滴在部分城市已經取得了經營許可證,但整體來看其合規率仍舊不高。一位滴滴司機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如果真的一定嚴格執行持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營運證”才能運營,那市場上95%的網約車司機都不合規。而為了留住司機,滴滴也承諾如果司機因違規被查,所罰款的金額滴滴將給予報銷。“到時候滴滴可以說,你看我兩個平台都做起來了,不能真的一網打盡吧,怎麼也得留一個,畢竟市場也在依賴我。”上述出行行業資深人士稱。
給資本講故事?
事實上,除了花小豬外,今年以來滴滴一直動作頻繁。相關信息顯示,今年7月滴滴宣布旗下“滴滴拼車”業務更名為“青菜拼車”,這是繼青桔單車、禮橙專車後,滴滴打造的細分出行領域又一獨立品牌。而在主營業務之外,滴滴還在今年先後推出了跑腿、貨運、社區團購、以及共享電單車業務。同時,6月27日,滴滴還首次面向公眾開放了自動駕駛服務。
對於滴滴的在今年的頻繁動作,有分析認為,這是滴滴是希望通過拓展更多業務線來打造一個更全面的品牌,以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多青睞。
今年7月21日,有消息稱,滴滴出行正在籌備港股上市。而同一天,阿里司法拍賣官網上,“某全球領先的網約車出行平台公司”部分股權傳出首次競價,起拍價9200萬元,該競價最後遭流拍。
雖然滴滴表示目前公司並無IPO計劃,但在另一家出行公司內部人士看來,滴滴IPO計劃實際上是滴滴投資人放出來的消息,他們希望能夠盡快通過上市以套現,但後未與滴滴高層之間達成一致,因此才開始想要拍賣股權。事實上,就在阿里拍賣平台之前,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也曾掛出滴滴股權項目,轉讓182.31萬股,相關消息顯示,轉讓方是一家國企的兩個子公司。
投資人之所以希望變現,有分析認為是因為對滴滴的發展前景信心不足。有媒體報導,滴滴曾滴滴預計2018年其主營業務將實現盈利,淨利潤有希望接近10億美元,但在2018年由於受到順風車事故的影響,滴滴對外宣佈在當年虧損猛增至109億元。另有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底,7年多時間滴滴累計虧損超過了500億。
為了增強投資者信心,在2020年5月7日,滴滴出行總裁柳青曾對媒體透露,“滴滴的核心業務已經小有盈利”,但至於具體盈利多少,如何盈利的柳青並未具體說明。由於滴滴不是上市公司,財務並不公開,因此盈利的真實性還待考證。
“如果你真的主營業務做的很好的話,你會花這麼多心思去做其他業務嗎?你只有在你主營業務開始走低的時候,才會想要通過佈局更多業務線,以樹立投資者的信心。”上述出行行業資深人士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