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變”彗星過程首次捕獲有助進一步洞悉早期行星組成
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18日報導,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一顆小行星正在“變身”為一顆彗星的過程,這可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在未來幾十年內實時觀察彗星的各種形態。
該天體名為P/2019 LD2,它的軌道表明其是一顆半人馬小行星——一類軌道並不穩定的岩石冰凍天體,由於混雜的組成成分及在太陽系周圍移動的潛力,天文學家早就懷疑這種天體是柯伊伯帶中冰凍小天體與定期造訪內太陽系的彗星之間缺失的一環。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短週期彗星源於柯伊伯帶的冰凍物體,每十年左右繞太陽公轉一次,會不斷造訪地球;而哈雷彗星等長周期彗星每一個世紀才訪問內太陽系一次,或起源於離太陽更遠的奧爾特星雲。
在最新研究中,亞利桑那大學行星科學家凱特·沃爾克領導的團隊模擬了LD2數千種可能的軌跡,以查看其行踪。他們發現,LD2可能於1850年左右到達土星附近,並在2017年進入當前軌道,該天體即將離開其當前軌道,並向太陽移動,直到2063年,太陽的熱量可能會使其揮發性元素昇華,成為明亮的彗尾。
研究人員稱,LD2將是首顆我們知道其歷史的彗星,因為我們在其成為彗星之前就已經看過它。它是太陽系“新房客”這一事實,表明它由相對原始的材料組成,這種材料在太陽系的冰凍之地保存了數十億年,不受太陽熱量的影響,這使其成為早期太陽系的時間膠囊,研究其組成可以幫助行星科學家了解第一批行星的組成。
行星科學研究所的行星天文學家亨利·謝表示,僅僅研究一個過渡天體不足以打開太陽系的時間膠囊,未來的天空望遠鏡將發現更多冰球“變身”為彗星,供我們開展進一步研究。
沃爾克團隊認為,LD2可能是一個好的探索對象,據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考慮將朝半人馬小行星派遣航天器,但鑑於LD2將在短短幾十年內成為一顆彗星,科學家沒有太多時間去計劃、建立和發射訪問它的任務,因此,需要加快步伐。
總編輯圈點
我們該如何定義一個天體,可能會是恆久的話題。原本一顆老老實實的小行星,就像我們所認為的一樣非常安靜、沒有什麼激烈的地質活動,但幾十年後再一看,咦?怎麼還能噴發呢?居然有了彗髮、彗尾之類彗星一樣的活躍特徵。它並不是個孤立的天文事件,不過這卻是第一次,科學家可以從頭至尾觀察到天體“變身”的全過程,為我們更好地認知宇宙提供了無比豐富的細節和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