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的化石燃料耗盡會發生什麼?
據國外媒體報導,讓我們想像一下遠古地球的樣子,長滿植物的沼澤,充滿生命的海洋,還有漫步在大地上的恐龍。在這些植物和動物死去之後,埋藏在土壤之下,在3億年的時間裡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過程,變成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現在,無數龐大的機器正源源不斷地將這些死去動植物的遺存提取出來,為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我們還能這樣堅持多久?遠古時代是否有足夠的植物和動物死亡,來永遠維持我們目前的化石燃料消耗水平?如果本世紀所有可用的化石燃料都燃燒殆盡,將有天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這種在地球上前所未見的情況會產生什麼後果?
從目前來看,世界各國並沒有表現出多少抑制化石燃料使用的意願。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世界將繼續沿著這條不歸路走下去。那麼,如果我們繼續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直到最終耗盡,地球氣候和人類社會將會發生什麼?對於這個問題,一些研究工程學、物理學、氣候模型和古氣候的專家提出了各自的見解。
莎拉·卡邁克爾(Sarah Carmichael),美國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地球化學教授,《國家地理》探索者
首先要考慮的是時間尺度。如果我們燃燒了所有的化石燃料,那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將在地球歷史上前所未見。即使是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96%的生物滅絕)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二疊紀末期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大規模的火山活動,這個過程可能就相當於燃燒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因為火山活動發生的地點也埋藏著大量的煤和天然氣礦藏;岩漿基本上把這些燃料都燒光了,並在這個過程中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但是,二疊紀末期大滅絕事件持續了很長時間,至少從人類的時間尺度來看如此。在地質學的時間尺度上,該事件的過程相對較短,大約為20萬年或更短時間。相比之下,我們在地球上燃燒化石燃料的歷史最多也只有200年左右,但我們已經看到了地球氣候所受到的影響。
不過,還有一個因素使我們當下與遠古時代的比較變得相當複雜,那就是今天的大陸結構和主要山脈的位置。當歷史上發生其他大規模滅絕事件時,各個大陸所處的位置與今天非常不同。地球曾經歷過盤古超大陸的形成、演變或分裂。由於大陸的邊界不同,洋流也完全不同。當各個大陸匯集在一起時,就更可能發生糟糕的極端氣候事件。
另一個複雜的因素是海平面,因為它與地形不斷相互作用。例如,在泥盆紀晚期——這一時期的特徵是氣候從“溫室”過渡到“冰窖”,並發生了地球歷史上另一次重大的物種大滅絕——大陸地貌導致了許多內陸、淺海和局部海洋的出現。在今天的大陸構造中,並沒有與這些地貌真正相似的部分。
如今,地球的各個大陸所處的位置,可能使我們獲得了更多的保護,免受災難性氣候變化的影響。但是,就二氧化碳的排放速度和速率而言,我們完全處於一個未知的領域,因此我不能在這裡預測具體的情況。
阿比蓋爾·梅希滕貝格(Abigail Mechtenburg),美國聖母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物理實驗室副主任
我研究的東西往往被人忽視,那就是中低收入國家醫院的停電問題。當化石燃料突然無法獲得的時候,我們就會目睹病人因電力中斷而死在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中,這在自然災害期間尤其嚴重。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具體的政策來解決電力故障問題。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已經面臨化石燃料短缺的問題。他們有醫療保健,但由於停電以及柴油和天然氣過於昂貴,只能死去。為什麼會這樣?這並不是石油短缺造成的,而是因為地下化石燃料的減少導致了石油價格的上漲。當然,最近價格有所下降,但即使以目前的價格,仍有一些國家的醫院在為獲得這些燃料而苦苦掙扎。
化石燃料耗盡也將嚴重影響交通。我們之所以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堅持到現在,唯一的原因是我們還可以運輸各種物資。如果突然之間,我們不能像現在這樣飛行,全球的經濟將會被限制在半局部的條件下。
這一切會發生嗎?這取決於人類自己的選擇。但我們也不得不生活在嚴重的不確定之中——我們無法知道會發生什麼。也就是說,我只能確定一百年後我們就完蛋了。
愛德華·S·魯賓(Edward S。 Rubin),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工程、公共政策和機械工程教授
對這一假設問題的快速(也有些討巧)回答是,我們永遠不會完全耗盡化石燃料,因為最後一桶石油、最後1立方米天然氣,或最後1噸煤炭都將會過於昂貴,最終留在地下!相反地,我們會轉向其他可用的能源,比如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源等),或許還有核能。如果能源供應因為某種原因而受到限制,那麼能源需求就必須進行調整,以滿足那個假想世界中的可用能源供應,而這些可用能源就會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傑西卡·卡明斯基(Jessica Kaminsky),美國華盛頓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助理教授
我們最終將轉向可再生的電能;如果我們還想要人類繼續存在的話,或者還想要繼續使用電燈和互聯網等等,那就沒有其他選擇。當我們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可能是因為我們覺得環境或經濟成本太高)時會發生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何時停止使用化石燃料,或者更確切地說,到那時科技進步的程度。具體而言,我們仍需要在電池和能量存儲方面取得突破,因為風能和太陽能發電並不總是能按需求來獲得,而且現有的存儲技術仍然成本高昂。
如果我們過早地停止使用所有化石燃料,那就將不得不決定是接受更高的電力價格,還是更低的電力可靠性。如果在電網覆蓋的地方,我們能接受大部分時間能使用電燈,但有時使用不了的情況,那我們就不需要在昂貴的存儲設備上投資太多。在這種情況下,醫院或研究實驗室等無法接受電力可靠性下降的地方,可以需要花錢購買微電網,以補充現有的大型電網。然而,許多人甚至大多數人認為,降低電力可靠性在政治上並不可行。另一個問題是,社會是否會考慮用核能發電。我個人並不喜歡核能,因為我認為災難性故障和核廢料管理的風險太高,但有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觀點,認為這是一種未得到充分利用且具有很高碳效率(沒有直接碳排放)的電力資源。
在我看來,更有趣或至少更緊迫的問題是,當我們停止使用如此多的化石燃料來發電時會發生什麼?例如,我們在技術上已經達到有相當大比例的電力——好的地區國家又大約80%——可能來自可再生能源。這些技術的成本效益和可靠性也是相當不錯的,特別是當我們能用不同的技術滿足總電力需求的很小一部分時。隨著太陽能的成本持續直線下降,支持可再生能源的財政理由只會變得更加有力——在一些市場上,太陽能已經是低成本的選擇,不必借助補貼。
肯·卡爾德拉(Ken Caldera),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全球生態學名譽資深科學家
在地球表層的沉積殼中有1000萬億噸的碳,所以我們永遠不會耗盡化石燃料。只不過,最終你為了提取碳所付出的成本要比燃燒這些碳所得到的好處大得多。
地球上存在著豐富的風能、太陽能和核能。有了足夠的電力,就可以從水中提取氫氣,從植物中提取碳,或者直接利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來提取碳,從而合成燃料。這些碳中和(實現淨碳足跡為零,即增加的溫室氣體與減少的相等)燃料可以用於長途飛機和其他需要高密度能量儲存的場景。
我不認為化石燃料耗盡是個問題。也許更大的問題是我們沒能足夠快地耗盡化石燃料,以保護我們免受危險氣候變化的影響。(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