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還能怎麼走?擺在字節跳動面前的三條路
十天之內連收兩道總統行政命令,字節跳動也算是享受到了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最高規格待遇。即便在美國白宮近年來頻頻施壓外資企業的行政干預歷史上,這也是罕見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對TikTok的另類認可:這個面向年輕人的短視頻應用成為了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出海的最成功的代表,獲得了美國上億用戶的青睞,直接觸動到了美國社交巨頭的利益,也成為了白宮眼中的“國家安全威脅”。
8月6日白宮發布行政命令,宣佈在45天之後禁止美國企業與字節跳動的所有交易;8月14日白宮再度發布行政命令,宣布字節跳動必須在11月中旬完成出售TikTok美國業務,並在美國政府監督下刪除所有美國用戶數據。
這兩道行政命令是一環接一環,持續推進的。第一道命令是宣布緊急狀態,遏製字節跳動在全球的業務;第二道命令是詳細落實字節跳動出售TikTok美國的交割日期。第一道命令是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第二道命令是1950年《國防生產法》修正案,總統有權對認為“可能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外資企業在美國業務採取緊急行動。
兩道行政命令封殺TikTok的理由都是“中國政府可能通過中資應用收集美國用戶個人數據,對美國國家安全帶來威脅”,但白宮也提供不了確實證據。實際上總統依據緊急經濟權利法制裁外資企業並不需要公佈確實證據。此前美國商務部將華為等20多家中國科技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也都是給了一個含糊的理由,並沒有一一列出他們違規的證據。
很顯然,TikTok遭遇野蠻封殺的唯一原因就是中資背景。和當初的華為一樣,TikTok也曾相信美國的開放經商環境,也曾努力配合調查,試圖洗清自己身上的質疑,拿出源代碼證明自己不曾濫用用戶數據。這些都沒有任何作用。即便美國中央情報局找不到中國政府通過中資企業竊取海外用戶數據的證據,但在美國政府的眼中,字節跳動的中資背景就意味著存在“莫須有”的竊密嫌疑。
那麼在兩道行政命令施壓下,字節跳動又有什麼選擇,TikTok又有幾種結局呢?簡單列個圖,詳細講一下。
被動等待:喪失主動選擇權,坐以待斃
這是國內很多社交網絡用戶主張的“硬槓”之路,即強硬對抗美國政府,起訴聯邦政府,拖到大選之後,等待新總統上台,等待時機變化。這種情緒其實可以理解,畢竟美國政府的蠻橫打壓令人憤怒,都希望看到有人站出來可以憤起反擊。如果字節跳動這麼硬槓,相信會在國內迎來一片叫好。
但這卻可能帶來最差的結果。如果TikTok是一家美國企業,的確是可以採取這一對策。美國憲法保證了美國公民和企業的正當權利,政府不能在未經審訊的情況下私自定罪和剝奪他們的合法權利與財產。在美國歷史上,美國企業起訴美國白宮,要求法院否決行政執法,也有過諸多成功先例。但是這種權利僅限於美國企業。
在中國威脅論的問題上,民主黨和共和黨其實是一個立場。至少在特朗普近期連續炮轟“拜登對華親善”之後,民主黨不太可能會對中國明顯示好,給共和黨攻擊自己的機會。此前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就公開支持CFIUS調查字節跳動。沒有理由相信新政府上台之後就會給字節跳動繼續運營的機會,因為那等於是拜登給政治對手攻擊自己“通中”的實錘。
而且,起訴聯邦政府並不代表可以拖到大選之後,是否下達初步禁令是由聯邦法官決定的。即便字節跳動在最反對特朗普的加州提出訴訟,也不代表能有勝算。美國聯邦法官可能會在人權移民問題上否決總統命令,但在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極少有和政府唱反調的。考慮到目前美國的“中國威脅論”是普遍基調,聯邦法官基本不太可能站在中國企業一邊。
更為重要的是,此次白宮對字節跳動的打壓不合理,但卻合法。特朗普是在美國法律授予他的權利下,以TikTok威脅美國安全為理由,逼迫字節跳動出售TikTok美國業務。即便只是通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施壓字節跳動剝離美國業務,字節跳動也沒有任何勝算。此前無論是華為阿里,還是崑崙萬維和中長石基,都默默接受了CFIUS的否決和封殺令。
而且現在白宮已經下達了兩道封殺令,如果字節跳動強行拒絕服從,那麼總統有權下令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司法部等諸多政府部門聯合封殺TikTok美國,下令美國企業停止與字節跳動的一切往來,包括在全球谷歌和蘋果商店下架字節跳動的應用,停止美國企業在字節跳動產品上的廣告投放,甚至禁止金融機構為字節跳動提供服務。
這意味著TikTok不僅會失去美國業務,其全球業務也一樣會遭受毀滅性打擊。在印度已經封殺了TikTok之後,再遭受這樣的全球封殺令,那麼實際上是在幫助美國政府和Facebook達成全球壓制TikTok,主導全球社交網絡世界的目的。
而且,字節跳動還會直接損失TikTok美國業務,失去了主動選擇買家的機會,失去上百億美元的投資回報。這不僅是字節跳動的巨大損失,也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任。如果TikTok美國員工願意起訴聯邦政府,那是他們的選擇,但這不該是字節跳動尋求“自殺”的推動力。
主動關停:贏得國內掌聲,美國政企從中受益
這也是國內很多社交網絡用戶主張的“骨氣”之路,即主動放棄美國市場,避開美國政府禁令,停止對美國用戶和明星博主的服務。這種情緒也可以理解,美國無理打壓這麼強橫,大不了我們不做生意了,不管美國業務了,直接走人好了。
即便是前谷歌中國總裁李開復也表示了對美國無理打壓TikTok的憤怒情緒,認為至少中國政府列出了准入中國市場的明確規定,而美國政府是在以“莫須有”的罪名強行驅逐TikTok。這一觀點直接駁斥了認為美國政府此舉是“對等報復中國不開放互聯網市場”的觀點。考慮到李開復曾經是直接當事人,他的這番言論或許更有說服力。谷歌將服務器轉移出中國大陸時,李開復已經離開了谷歌中國。
如果字節跳動這麼主動放棄美國業務,相信會在國內迎來一片掌聲。但這等於是把TikTok美國的巨大業務拱手讓給Facebook。就在美國政府調查TikTok的一年時間,Facebook緊鑼密鼓地研發了明顯模仿產品Reels,就在美國宣布打壓TikTok的同時,在自己的Instagram平台上推出產品,意在吸引TikTok的用戶和明星博主。
放棄美國業務不僅僅是失去1億用戶,還會流失更為重要的娛樂明星博主。他們是吸引全球用戶來到TikTok平台的重要因素。如果他們全部流失到Instgram和Snapchat,也意味著TikTok會失去重要競爭力,在全球市場與Facebook的競爭中處於完全下風。當然,字節跳動也會損失上百億美元,投資者承受巨大損失,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需要強調的是,即便是遭到美國政府連續封殺和起訴的華為,也沒有放棄美國市場。在美國政府去年通過法律明文禁止華為在美國銷售運營商產品之前,美國政府已經非正式打壓了華為十年時間,禁止華為收購美國企業,否決華為在美國訂單,阻止運營商銷售華為手機。
但華為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默默拓展美國運營商和手機市場,並沒有直接放棄美國業務:大運營商不讓賣,那就賣給偏遠地區的小運營商;投入巨資與AT&T達成合作,在美國聯合發布Mate 10旗艦手機,但在發布會前兩天被臨時叫停,余承東在CES無奈一頓吐槽,成為了美國科技媒體的報導焦點。
去年華為在美國兩次起訴美國政府,實際起訴的目標是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兩次明文禁止美國運營商採購華為產品和服務,而不是美國通過商務部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提供產品和服務。這一點似乎很多網友都存在誤讀。
這兩起訴訟,一起已經毫無意外地遭到了美國聯邦法官的駁回,理由是美國政府完全有權力這麼做(在美國禁售華為產品);另外一起仍在審理過程中,基本沒有什麼反轉的可能性。或許華為這兩起訴訟,也是在美國市場被排擠了十年之後,表明自己的不甘情緒和抗議態度。
主動出售:國內承受罵名,保住全球化業務
這或許是國內網友最不願意看到的選擇。字節跳動接受美國施壓結果,在三個月內出售TikTok美國業務( 微軟還想要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業務),刪除美國用戶資料。這是美國政府想要的結果,他們也達到了目的。這麼做的輿論下場是,字節跳動會在國內網絡輿論被罵成“投降者”。
實際上,字節跳動沒得選。現實擺在眼前,他們不存在全身而退的完美對策,不管怎樣取捨都會承受損失。字節跳動能做的,就是選擇最合理的結果,盡可能降低自己的損失,保留TikTok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和競爭力,以圖未來繼續做大發展。
對TikTok上的美國用戶和美國明星博主來說,這是一個負責任的選擇。無論買家是微軟還是Twitter或是其他美國公司,他們買下TikTok之後,都可以繼續維護這個平台順利運營,避免政府再度行政干預,繼續保持與Facebook的競爭。對TikTok美國上面的明星博主來說,他們也不願意放棄一個投入巨大精力打造的平台,重新轉戰其他平台。
留住TikTok美國平台的明星博主,實際上也是留住了TikTok全球平台的競爭力。即便是把美國業務賣掉,字節跳動依然可以在全球其他市場繼續留住用戶,保持用戶體驗和粘性,與Facebook的Instagram平台競爭。留住TikTok這個品牌,對字節跳動意義重大。
對字節跳動自己和投資人來說,這也是一個實際選擇,可以獲得不菲的投資回報。當初字節跳動收購Musical.ly的時候,“僅僅”花費了10億美元。而現在TikTok全球的估值,如果沒有美國政府打壓的話,至少在500億美元。
或許是在字節跳動的美國機構投資者的遊說下,現在美國政府對出售TikTok美國業務的最後期限是11月15日,字節跳動還有時間尋找買家,不必完全吊在微軟這一個樹上。畢竟TikTok美國是一塊誘人的業務,還會有其他美國公司願意趁著政府打壓的機會接盤。
Twitter已經對這一業務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雖然他們自己市值還不到300億美元,現金儲備更是不足,但卻可以尋找其他投資者籌集買下TikTok美國。買下TikTok美國之後,Twitter的實力將得到極大增強,可以更好地與Facebook在年輕人社交領域競爭。由於反壟斷調查的關係,Facebook和谷歌基本不太可能買下TikTok美國。
此次白宮連續兩道行政命令施壓字節跳動,顯然是要把中資趕出美國主流互聯網公司的意圖,封殺微信也是同樣的目的。為了提振落後的選情,特朗普今年一直在渲染“中國威脅論”,展現出自己“強硬打壓中國”的姿態,打造自己“維護美國安全”的形象。
很遺憾,作為唯一一個打入美國主流互聯網市場的中國產品,TikTok在發展最順利的時候遭到了美國政府的強行打壓。這或許也是字節跳動成立以來遭遇的最困難局面。但在一個超級大國面前,再強大的企業也是無能為力的,字節跳動雖然估值巨大,但依然是一個政治影響力很弱的創業公司。冷靜評估眼下的所有選擇,接受最現實的結果,盡可能保全自己的實力,才是企業應該做的。
留給字節跳動猶豫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