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談黑客:是個很好的詞彙不能因少數為非作歹把群體污名化
在《ISC夜談》欄目上,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與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及全球知名“白帽黑客”古河等展開對話。夜談現場,周鴻禕現身為黑客群體“正名”, “其實,黑客是個很好的詞,最早在五六十年代,計算機剛出現,一批極客們被稱為黑客,他們探索技術,永無止境。
“黑客做好事應叫白帽子’黑客’”
但不能因為極少數為非作歹的黑產從業者,就把整個黑客群體給污名化”,他認為,利用黑客技術做好事的,應該確切稱他們為白帽子“黑客”,“我們白帽子黑客挖掘的漏洞,要么上報國家漏洞庫,提醒全中國的電腦應該打補丁,防止中國的網絡被攻擊;要么按照行規,比如發現微軟、Google、蘋果的漏洞,主動提交給給友商,提醒他們產品存在問題”,也相當於在保護億萬消費者。
近日因授課在網絡走紅的“刑法學專家”羅翔也表示,黑客群體的二分,如同法律中的人,“一種人是專門鑽法律的漏洞,另一種人則是發現法律漏洞,想辦法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彌補這個漏洞,盡可能追求公平和正義。”
此外,周鴻禕還指出,個人數據與個人隱私很難明確界定,“如今想要換取互聯網服務,個人數據賦能給廠商,已經成為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據此,他主張“服務商在採集用戶數據時,應該做到讓用戶享受知情權和選擇權”,它的所有權,應該明確定義屬於用戶自己所有。此外,廠商沒有權利轉賣該數據。
“對未來十年個人信息安全比較悲觀”
周鴻禕結合2016年山東“徐玉玉案”,講述了因個人信息洩露遭遇網絡詐騙,並由此引發社會悲劇的案例。後經公關機關偵察,背後牽出了一支偷竊數據的黑客團伙。
那麼,該如何發揮黑客最大社會效益避免滑向違法犯罪的一邊?周鴻禕認為,一方面,應發揮法律的約束,此外,最重要的是道德約束。他補充道,近幾年360改變了網絡安全行業,先把網絡安全行業的價碼提起來,隨著BAT跟進,整個待遇高後,吸引了很多人,“他們可以走到陽光下,他們高興地講自己的成果,去全世界交流,也可以獲得很多榮譽感。”
關於未來十年個人信息安全的發展前景,周鴻禕表示“對未來比較悲觀”。他認同,研究安全技術來加強個人信息隱私保護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但他也指出,隨著大數據匯集,未來將會是一個算力為王的時代,政府、大的互聯網公司擁有巨大算力、存儲,每個人變得透明,隱私也不再是奢侈品,個人在強大技術面前,則顯得無能為力。
與此同時,他還表示,科技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可以賦予無論是政府治理部門,還是司法的執法部門,包括我們個人,都能有一些更有Power的工具,比如大數據的分析,像安全衛士這種工具,能夠降低使用的門檻,提升安全的保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