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父子“發明”的機械風扇
位於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是明清帝王執政與生活的場所。在炎熱的夏季,現代人往往通過空調或電扇的方式進行室內祛暑。古代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後,紫禁城裡的帝王在室內納涼的主要方式則是手搖風扇。由於普通手搖風扇產生的風力小、費人力,於是有帝王希望對其進行改進,甚至親自指導機械化的風扇設計,雍正、乾隆父子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內務府造辦處造紅木人物風扇鐘(清乾隆)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影像資料庫
雍正“發明”的風扇示意圖
圓明園四十景之水木明瑟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影像資料庫
雍正帝日常居住、辦公的場所為養心殿。炎熱的夏天常常使得雍正苦不堪言,他認為普通的手搖扇子不能滿足室內降溫需求,因而下令讓造辦處製作了“機械化”的風扇。根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之雍正二年(1724)“雜活作”記載,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雍正帝下令做風扇一把。該風扇為楠木架子、鐵芯,上面安裝小羽毛扇六把,但使用方式仍為人工。與普通手搖風扇相比,該風扇的創新性在於,人工轉動其中扇柄的時候,可同時帶動六把扇子轉動,產生的風力效果要比普通扇子好。當郎中保德進呈做好的風扇後,雍正帝並不是很滿意,下令對風扇進行改進,要求稍微降低風扇高度,並把小羽毛扇換成大羽毛扇。分析認為雍正帝坐著辦公,降低風扇的高度便於接受涼風;大羽毛扇子則產生的風力更大,清涼效果更佳。
雍正二年六月初八日,造辦處將改進後的風扇進呈給雍正帝。雍正對風扇樣式比較認可,但又認為服務人員在屋內轉動風扇時會出汗,並產生不好的氣味,於是提出製作拉繩風扇的想法,即在扇柄上增加一根拉繩,把養心殿東暖閣後檐牆(北牆)開一個口子,拉繩沿著開的洞口伸出屋外,服務人員在屋外拽動繩子,使之帶動扇葉轉動,產生風力。為防止冬天北風從洞口刮入,雍正要求造辦處再做木板一塊,冬天堵塞洞口用。七月五日,總管張起麟進呈訖,拉繩式風扇做好,共做了2個,養心殿東暖閣、西暖閣各一個,雍正表示滿意,並開始使用這種風扇。儘管雍正“發明”的拉繩式風扇仍為人工操作,但是其風力由繩子帶動扇葉轉動產生,且扇葉數量比普通手搖數量多,產生風力相對更大、降溫範圍更廣。
雍正的四子乾隆對自動風扇很感興趣。根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之乾隆二年(1724)“自鳴鐘”記載,六月十三日,乾隆帝下令讓服務於造辦處的法國耶穌會士沙如玉製作帶有“自動風扇”的自鳴鐘一台。11個月後,帶有“自動風扇”的自鳴鐘製作完成。該自鳴鐘的特點在於,其上部安裝有風扇,且鐘的發條帶動內部齒輪轉動時,通過牽引裝置帶動風扇轉動,從而使機械風扇成為了現實。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時期的紅木人物風扇鐘就有類似特點。該鐘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下部為箱座,內可放物品;中部為時鐘,通過發條轉動可帶動指針計時;上部則為手持桃形扇子的童子及立於童子背後的大風扇。當時鐘走動時,帶動童子上下揮動扇子,並帶動大風扇水平轉動,在夏天可產生較好的清涼效果。故宮博物院現藏類似功能自鳴鐘數台,大都為乾隆時期製作,這與乾隆帝支持創新的思想有著密切聯繫。
乾隆帝還鼓勵運用機械動力來製造大風扇。圓明園四十景之水木明瑟殿在清代就是三間大風扇房,為清帝避暑的場所。水木明瑟殿初建於雍正五年(1727),原名為“耕織軒”。後來乾隆親自指導,引入西方水法將其改造成風扇房。乾隆九年(1744)所作御製詩《水木明瑟·調寄秋風清》裡,表達了“用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轉風扇,泠泠瑟瑟,非絲非竹,天籟遙聞”的感受。在這裡,“泰西水法”主要是指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發明的螺旋式水車,又稱“龍尾車”,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內部軸的旋轉來帶動螺旋葉的反向旋轉,並使得水不斷提升,以提供風扇轉動的動力;“泠泠”是指水聲的清澈盈耳,“瑟瑟”則是指林間樹葉在刮風時的輕微聲響。利用流水產生機械動力,使得殿內的風扇自動運轉,不僅解決了人力的耗費問題,而且水聲潺潺中還伴隨習習涼風,營造出絕佳的避暑意境。
不難發現,雍正父子“發明”的風扇均與當時的手搖風扇在動力上有著明顯區別,反映出清代帝王希望獲得更好解暑效果的願望。不僅如此,乾隆帝鼓勵在當時較為發達的科技手段在風扇的製作中進行運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機械動力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作者係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