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手機在海外這麼火?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手機不僅佔據了國內市場,而且在海外也備受歡迎。按理說國產手機拿下中國市場是理所應當的,畢竟中國品牌最懂中國消費者,但外國人為什麼也喜歡上了中國手機?難道中國品牌也很懂外國消費者嗎?
研究外國用戶,中國廠商用心了
放眼全球手機市場,可以說中國消費者是眼光最高、口味最挑的,我們對手機外觀、性能、拍照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十分苛刻,遠超其他國家的用戶。當然了,由此也催生出很多優秀的國產品牌和產品,所以當中國手機為了佈局全球化而準備出海時,本身就具備了很強的基礎實力。不過話又說回來,不同地區消費者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有時候雖然可以滿足本國消費者,但在國外卻怎麼也賣不動,三星中國就很好的說明了問題,所以中國廠商能夠贏得海外用戶的青睞,一定是仔細做過功課了。
小米印度公司500 家門店同時開業|小米印度Twitter
比如在印度,印度擁有13 億人口,市場潛力巨大,是國內廠商出海的第一站,小米就是動作最大的,2014 年小米首次打入印度市場,並很快在當地建立工廠、開設店鋪,後來取得的成效也很顯著,僅用三年時間就拿下了印度第一的名號,如今又過去三年,小米已經是印度市場中絕對的霸主,在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憑藉著30.9%的市場份額穩居印度第一。
小米是怎樣做到的?本土化定制的功能和服務也許是最關鍵的一點。近年來,MIUI國際版發布會都在印度新德里召開,同時小米也會針對印度推出定製版系統,提供本地的內容和服務。首先從最基礎的系統語言上說起,雖然印度國家官方語言只有英語和印地語兩種,不過在各個邦還有22種地方語言,小米和很多中國廠商就注意到了這些,它們支持的語言數量甚至比印度本土品牌手機還要多。而在內容和服務上,MIUI印度版也整合了當地眾多的內容供應商,比如小米很早就通過投資的方式引入印度本土流媒體供應商Hungama,用戶便可以直接通過小米手機訂閱寶萊塢的影視資源,這也為後續小米在印度開展電視業務打好了內容基礎。
MIUI 11 國際版發布會|小米印度Twitter
而在一些更細節的方面,MIUI 還推出了印度風的系統主題、支持印度傳統日曆顯示、甚至還有針對印度女性和小孩專屬定制的美顏功能,和國內不同的是,在印度人眼中美白磨皮可能不是剛需,但眉心上的紅色吉祥痣一定要保留下來,所以很多國產手機貼心的推出了磨皮並保留吉祥痣的功能。這些細節方面的體驗和改善,無疑得到了印度用戶的好感。事實上這些功能在技術上並不難以實現,只是背後需要對用戶行為進行仔細觀察罷了,可見國產手機在這方面確實用心了。
阿米爾汗代言的vivo手機|vivo印度官網
除了產品上做的一些努力,本土化營銷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況想把中國酒賣到外國去更是難上加難。當然了,中國廠商在營銷方面可都是經驗老道的玩家了,它們的方法既簡單粗暴,又能起到一招奏效的效果,直接把國內那套重金砸廣告、鋪設線下渠道的玩法搬過去就行,這點OPPO 和vivo 明顯更在行,早在2017 年,這兩家公司就豪擲220 億盧比的營銷費用(23.6 億人民幣),請了印度的國民偶像代言,並把自己的廣告牌鋪遍城市和小鎮的大街小巷,與此同時還進一步擴大銷售網絡,甚至會通過補貼線下渠道的方式提升市場佔有率。
遍布大街小巷的OV 門店|Google
玩性價比,沒人比得過中國廠商
B 站up 主“冒險雷探長”去年上傳了一期旅行Vlog,他前往南亞的孟加拉國旅行,並探訪了線下賣場的手機店,在這段Vlog 中可以看出中國手機的市場滲透率很高,品牌也很多,雖然出售的主要是中低端機型,定價也都在1000 元人民幣上下,但賣的卻十分火熱,因為東南亞地區的消費者大都為價格敏感性用戶,所以千元機就是最好的選擇,視頻中雷探長也隨機採訪了一名路人,他指著自己的小米手機說“這手機什麼都好,而且價格還便宜”。其實不難發現,價格就是中國手機在海外競爭的王牌,在印度、東南亞以及非洲等地,普通消費者在有限的預算內,只有買中國手機才能享受到更好的配置和品質。
《冒險雷探長》2019.12.13 期
根據IDC 的調查顯示,2019 年印度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為163 美元(約合1135 元人民幣),而在東南亞、非洲等地,這個數字可能更低,所以本身就擅長打價格戰的中國廠商具備著先天優勢,我也查看了小米印度官網,發現即便是售價9999 盧比(928 元)的一款手機,也配備了最新的Helio G80 處理器、4+64GB 存儲、四攝像頭、18W 快充、5020mAh 電池和指紋識別等功能,可以說該有的都有,甚至有點“越級”了,而如果在相同的價格下選擇三星手機,就只有3+32GB 存儲,4000mAh 電池容量,其他方面的硬件也會縮水很多。
Redmi 9 Prime|小米印度官網
不過光靠價格戰的打法,只能撐得起一時性價比,如果考慮到生產成本、運輸、稅收等因素,中國手機的低價策略並不會長久。比如在印度,稅法規定進口手機除了要繳納10% 的基本關稅外,還要再交35%~40% 的增值稅,相比之下,印度本國生產的手機只需要12% 的增值稅,所以對於出海的中國手機來說,實現本土化生產勢在必行。在小米印度官網有一個“MADE IN INDIA”的專題頁面,頁面顯示小米在印度已經建立了7 個手機工廠,每秒就可以生產3 台手機,而且在印度本地出售的小米手機和小米電視中,分別有99% 和85% 都是印度本地製造的,除此以外,一些移動電源,甚至是小米生態鏈的產品也都可以實現印度製造。
MADE IN INDIA|小米印度官網
在當地建廠不單單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當地的就業率,同樣是在小米官網“MADE IN INDIA”專題頁上,小米就表示在印度一共僱傭了三萬多名工人,其中95%以上都是女性,而同樣在海外的華為、OPPO、vivo、Realme等廠商也都有自己的工廠和數以萬計的工人,更宏觀的講,中國手機廠商在佈局全球化的同時,也扶持了當地的製造業,所以有時候雖然很多人嘴上喊著抵制中國製造,但事實上是真的離不開中國手機。
中國手機,在馬太效應下愈發壯大
全世界的手機品牌有很多,但細想一下幾乎都集中在中美韓三國,Canalys公佈的2020年第2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報告顯示,出貨量前5名依次為華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中國廠商佔了其中3個,如果這個榜單更長一些,那麼vivo和realme甚至是主打高端小眾的一加或許也會包含在內。這也說明了中國品牌在市場規模就取得了很大優勢。
2020 Q2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Canalys
當然了,中國手機的規模優勢,不只存在於印度、非洲等中低端市場,在更高端成熟的歐美市場中也有顯現,比如華為雖然在印度和東南亞市場表現平平,但在歐洲卻很受歡迎,華為每年的旗艦機發布會都會在歐洲城市最先舉行,然後再回到國內發布。這也許就是華為在海外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的一種體現。
華為Mate30 系列慕尼黑髮布會|極客公園
另外還有OPPO 也在迅速開拓歐洲市場,2018 年OPPO Find X 在法國盧浮宮首次亮相,一年後,時任OPPO 副總裁的沈義人又兩次奔赴歐洲,分別和溫網、法網兩個世界級的頂級賽事建立了品牌合作關係,這些行動都說明中國品牌無論是在市場規模,還是品牌影響力上依然在持續擴大。
OPPO 與溫網建立品牌合作|OPPO 官微
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一款手機,要么看重高性價比、要么看重體驗和服務、更有追求的或許還會關注品牌影響力,除了這些之外,實在沒什麼更核心的標準了。可以說消費者所需要的,是每個中國手機廠商已經具備、或者即將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