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運營商自研5G,能走多遠?
4年前,印度首富穆凱什·安巴尼通過其信實工業旗下的吉奧平台公司(Jio Platforms Ltd.,簡稱Jio),顛覆了印度的通信市場格局,如今,這個故事有了續集。在近日召開的信實工業公司股東大會上,董事長穆凱什·安巴尼表示,信實工業旗下的吉奧平台設計和研發了一套完整的5G系統,一旦頻譜可用就可以開展測試。
這一次,吉奧平台想擺脫的是對傳統電信設備商巨頭的技術依賴,希望藉助5G讓自己在半年之內變身為一個5G設備的供應商,並向全球其他運營商進行技術出口。
作為印度最大的無線運營商,吉奧平台的5G故事會有一個怎樣的結局?
▲穆凱什·安巴尼稱Jio Platforms已經研發出“完整的5G解決方案”。(Jio官方直播截圖)
吉奧平台的5G野心
信實工業公司以前也玩過這種遊戲。2016年9月,吉奧平台宣布斥資320億美元建設的4G網絡已經部署完畢,4個月內用戶上網和通話全部免費。憑藉這近乎瘋狂的策略,僅用了170天,吉奧平台就發展了1億客戶。
在進行4G網絡建設的同時,吉奧平台以自建或者收購的方式,經營著十幾個移動互聯網業務。通過自建網絡和免費政策獲取的4G客戶,成為吉奧平台移動互聯網業務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一系列策略組合大獲成功,吉奧平台成立3年即成為印度最大的無線運營商。然而這一次,吉奧平台又盯上了電信設備商的蛋糕。
在以往的產業升級中,電信設備商主導技術標準的製定,進行設備的研發和生產;電信運營商採購電信設備商的產品,通過網絡的建設和集成,向社會提供通信能力。電信設備商和電信運營商分工協作,共享技術升級帶來的產業紅利。
但隨著雲計算技術的發展與普及,通信技術(CT)與信息技術(IT)相互滲透與融合,通信網絡信息化成為趨勢。
在5G的技術標準中,無線部分引入雲計算和開源技術的話題不斷被提及;核心網更直接,已基於雲計算的理念進行了全面變革;而邊緣計算等更是IT廠商們擅長的領域。這些技術調整讓通信設備的研發門檻大幅降低,傳統電信設備商在技術領域築起的“城牆”不再牢不可破。
5G開放性的技術體系、分佈式的架構設計,以及系統模塊之間高度的標準化,都提高了5G相關設備之間的可替換性。雖然電信設備商可以“端到端”提供5G的所有設備,但基於通信技術標準,不能拒絕與其他的產品和設備進行對接,所以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IT企業,都可以照著國際通信技術標準,自己做一些設備接入5G網絡裡。
此外,5G是面向企業客戶的,傳統的技術驅動模式和產品化思維只能解決共性問題,很難支持複雜性高、專業化強、個性化強的企業解決方案。發展5G,需要自後向前的技術驅動,更需要從前向後的需求驅動。電信運營商比電信設備商離客戶更近些,不僅能捕捉最終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更能相對快速地根據客戶的使用情況和反饋調整解決方案。
圍繞5G,會有更多的角色參與其中,企業客戶所需要的解決方案需要多要素組合來解決。電信網絡在安全、可靠、穩定性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傳統的電信設備商更傾向於穩健、保守的發展策略;而新進入者的創新意識強,沒有包袱,姿態更靈活,對客戶需求和機會點的響應更積極、更高效,更適合在試錯中不斷前行。
所以說,5G孕育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產業發展和技術演進帶來的新機會,加大了產業重新洗牌的可能性。正是看到了這種可能性,短短幾個月內,信實工業的計劃就得到了包括谷歌、英特爾、高通、臉書在內的眾多巨頭的投資。如果能在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再獲得這些互聯網和高科技企業技術方面的支持,那麼吉奧平台這支打著IT旗號卻活躍在通信領域的新軍,做出一部分滿足印度自身需求的5G產品,並非難事。
5G難在輸出
然而,電信運營商自研的5G技術,未必能成為產品,更難輸出到其他國家。
一款飛行器能成功起飛固然可喜可賀,但要達到可用的標準,就需要具備安全降落的能力。再要投入商用,就更不能只憑一次成功的起降,而是必須經受住成百上千次的考驗,在發生各種情況時都能確保萬無一失。
通信設備的產品化也類似,不僅要具備基本的通信功能、符合技術標準,還要滿足穩定性、兼容性、安全性等多種要求。換句話說,製造出能滿足5G技術要求的產品不難,但要成為通信領域的技術輸出者,為其他運營商提供5G產品,沒那麼容易。
比如穩定性的要求。電信設備要求具備7×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能力,組網設計時還要考慮各種出現極端情況的應急預案,因此產品中大量的設計和代碼開發都是為了達成設備穩定性、健壯性等指標。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經驗和案例積累,傳統的電信設備商在這方面優勢明顯。
再如兼容性的問題。雖說技術標準是全球統一的,但各國對電信運營商的管理模式不同、頻率分配方案不同,即便同一個國家的運營商,也可能會在技術標準方面有不一樣的要求。通過同一個平台滿足不同的要求,這是通信技術提供商必須具備的能力。前段時間諾基亞公司在中國移動的5G招標中出局,就是因為其產品未能滿足中國移動的技術要求。
除技術因素外,電信設備商進行國際化拓展,還必須建設全球化的營銷和服務體系,這與電信運營商不一樣——電信運營商的國際化主要通過財務運作來實現,業務運營仍以屬地為主,國際漫遊這樣的跨國業務聯動佔比非常低。
也就是說,吉奧平台現在是從零開始設計和開發完整的5G解決方案,即便這些技術和方案在印度得到驗證,它作為供應商向全球其他電信運營商提供5G技術的目標,也是非常難實現的。
國內運營商入局?
吉奧平台並不是第一個在5G領域挑戰電信設備商的電信運營商。此前,日本的電信運營商樂天移動也表示,要將自主研發與深度合作相結合,打造一張從核心網到無線接入、端到端的雲原生(一般指雲計算時代新的技術架構和新的工程方式等)移動通信網絡。而它面臨的問題也類似,即便在日本成功了,也很難輸出到其他國家。
這裡自然引出一個話題:吉奧平台和樂天移動的套路是否適合中國的運營商呢?我們看到,中國的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在積極推進5G自主研發,是不是也要加入到顛覆電信設備商的陣營呢?可能性並不大。
其一,在全球5G第一陣營的電信設備商中有華為和中興兩家中國公司,供給能力強,且往往會優先滿足國內電信運營商的需求,因此國內5G供給與需求的矛盾並沒有那麼尖銳。
其二,中國的電信運營商發展5G時,都非常理性地強調生態建設,而且中國的IT產業鏈相對完整,來自客戶側的需求驅動由眾多從業人員和企業分擔,可以通過產業合作完成的事情,電信運營商沒有必要在不擅長的領域投入研發資源,因為創新的空間並不大。
總之,中國的5G市場格局是由電信設備商、電信運營商、合作夥伴共同構成的完整產業生態,其中電信運營商的主要職責是完成網絡建設,做好資源對接,至於產品研發和麵向客戶應用的研發,由更適合的中國企業去推進,遠比一窩蜂地無序競爭好。
來源| 環球(ID:GlobeMagazine)
作者| 寧宇(電信行業專家,曾任華為軟件首席戰略規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