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一種甲殼類動物能在4天內將微塑料轉變成“納米塑料”
據外媒報導,要追踪塑料污染在環境中的路徑其面臨的部分困難在於它在沿途會分解成小塊的過程。最近,科學家們開始發現某些動物的消化系統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的證據,最新發現的一種小型甲殼類動物能在短短4天內將微塑料轉變為“納米塑料”。
塑料一旦進入海洋環境就會降解,這是科學家研究塑料擴散的一大復雜因素。眾所周知,海洋的壓碎壓力和紫外線輻射會把塑料分解成小於5毫米的小塊–稱之為微塑料。但最近人們了解到海洋生物是如何自然地將這些碎片分解成更小的碎片,一項新研究的作者將其稱之為“納米塑料”。
這項研究是由愛爾蘭科克大學的科學家們進行,其研究重點是一種長2厘米的甲殼類動物,被叫做Gammarus duebeni,它們生活在愛爾蘭的淡水溪流中。該團隊讓這些生物在實驗室中接觸到裝有特定顏色染料的微塑料。
研究小組通過解剖動物的消化道然後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能夠追踪道動物組織中的彩色塑料顆粒。這表明,甲殼類動物將近66%的微塑料從最初的形態分裂成不規則的形狀和大小,其中包括小於一微米的納米塑料。
據了解,這一過程不超過四天時間,當這些甲殼類動物接觸到的唯一塑料碎片是它們的食物時,納米塑料出現的比例最高。研究人員指出,這表明碎片化過程跟進食行為密切相關,雖然這種影響在愛爾蘭淡水溪流特有的物種中被觀察到,但其也很可能在其他地方會發生。
研究負責人Alicia Mateos-Cardenas博士表示:“我們已經發現淡水片腳類動物,一種叫做Gammarus duebeni的小型甲殼類動物能夠在不到4天的時間內將微塑料分解成不同的形狀和大小,包括納米塑料。雖然這一物種生活在愛爾蘭的溪流中,但它們屬於一個更大的無脊椎動物群體,這種動物在世界各地的淡水和海洋中都很常見。我們的發現對理解微塑料的環境命運有著重大影響。”
這些發現跟今年4月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結果相呼應,另一項研究發現,一些龍蝦能將塑料碎片磨成更小的碎片然後再被放歸大海。
“這些無脊椎動物在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魚類和鳥類的獵物,因此它們產生的任何納米塑料碎片都可能進入食物鏈,”Mateos-Cardenas說道,“這項研究中的數據將幫助我們了解動物在決定塑料在我們水域中的命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迫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揭示這些顆粒帶來的全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