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奪東南亞螞蟻金服和騰訊的移動支付戰
騰訊宣布,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機場正式接入微信支付,中國遊客可通過微信支付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微信支付又落地了一個新市場。以螞蟻金服(現更名為“螞蟻科技”)和騰訊為代表的中國公司,早已將移動支付戰爭打到了海外。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滲透進幾百個海外城市,使中國出境游客可以在本地商戶,使用人民幣支付。
但僅僅服務中國出境游旅客還不夠,螞蟻金服和騰訊也想要觸及海外本地用戶,這其中就有一個區域市場尤為獨特,那就是東南亞。
當地互聯網滲透率增速高,電子支付市場潛力大,兩家公司都在跑步入局。螞蟻金服採取的策略是投資,使用本土電子錢包品牌,把經驗和技術帶到當地,在東南亞各個國家“複製”支付寶。而微信支付則選擇在東南亞國家申請當地支付牌照,在自有平台上推廣電子支付。
試水五年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東南亞“戰事”已經結束,而歐洲則成為新戰場。
跑步進入東南亞
螞蟻金融並沒有在海外市場提供當地貨幣支付服務的計劃,而是和當地商戶合作,為中國旅行者提供服務。同時,它還同當地合作夥伴成立合資公司,使用它們的品牌提供電子錢包,螞蟻金服做技術和經驗輸出,在各個國家“複製”支付寶。
實則從2015年開始,螞蟻金服就在尋找海外合作夥伴打造本地“支付寶”,足跡到達了印度、泰國等地,逐漸形成了其“1+9”全球化戰略模型。而在這9個海外市場中,有四個國家屬於東南亞地區。
2016年7月,螞蟻金服等參投了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M-Daq的D輪融資。
2017年4月,螞蟻金服聯合印尼媒體集團Emtek成立合資公司,其共同推出的數字支付產品DANA在2018年3月上線,為當地第二大聊天工具BBM提供金融服務。同年,它還同時對菲律賓電信運營商Globe的金融科技公司Mynt進行投資,利用技術升級Mynt的GCash服務。
印尼人在自動售賣機上掃描二維碼付款/Equal Ocean
2017年9月,螞蟻金服和泰國Kasikorn銀行達成合作關係,雙方共同推進泰國的二維碼支付。此前,螞蟻金服還在2016年投資過泰國金融科技公司Ascend Money,據報導,螞蟻金服當時計劃收購Ascend Money 20%的股份。
到了2018年9月,螞蟻金融又將目光投向了馬來西亞市場。獲得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批准,螞蟻金服選擇和馬來西亞Touch ‘n Go Sdn Bhd(TNG)成立合資公司,經營和提供移動電子錢包服務。使用Touch’nGo電子錢包,就可以掃碼進地鐵,這也使得馬來西亞成為全球第二個支持手機掃二維碼進地鐵的國家。
2019年底,據路透報導,螞蟻金服已收購越南電子錢包eMonkey不超過50%的股份,而eMonkey也早就從越南國家銀行(SBV)獲得了所有運營牌照。
螞蟻金服也在一步一步向著拓展海外市場用戶目標前進。2017年,公司公佈了全球化戰略,計劃在未來10年為全球20億用戶,其中60%用戶來自海外。據2019年底公開數據顯示,螞蟻金服全球活躍支付用戶超12億人,目前海外用戶約有3億人。
對於騰訊來說,微信支付是引入整個微信生態系統的關鍵,但在海外市場,微信支付業務主要服務中國出境游客,而非當地居民。
2018年,微信支付團隊稱,未來三年,將不尋求向海外消費者提供更多本地支付服務,而專注服務來自國內的出境游客。微信支付海外負責人殷潔也曾表示,微信在海外用戶“並不多”,因此“要為他們提供支付工具比較困難”。
不過,微信支付也在慢慢拓展進本地居民市場,但它們更多想要依靠微信品牌,微信支付通常會選擇在當地申請牌照發展業務。但想在東南亞國家拿到牌照並不容易,微信支付選擇這條道路滲透進海外市場,也影響到其覆蓋速度。
在這樣的策略下,2018年3月,微信支付獲得了馬來西亞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同年8月,微信在馬來西亞推出了名為” WeChat Pay My”的支付功能,這也是其在中國大陸和香港之外,首個獲得當地支付牌照進入的亞洲市場,這樣,微信支付可以使本土企業能夠在平台上觸達客戶,並以當地貨幣林吉特進行支付或轉賬。
馬來西亞微信支付/Lowyat.net
2020年1月,微信支付獲印尼央行批准在當地運營。拿到牌照之路也非一帆風順,2019年底,印尼國家銀行董事總經理阿瑪德(Achmad Baiquni)還曾表示,有很大可能會放棄與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建立合作關係。如果想在印尼開展業務,印尼政府要求兩者必須與第四商業集團中的印尼銀行合作。
作為中國遊客東南亞旅遊的熱門目的地之一,2016年初,泰國清邁的一家餐館Thevaros就引入了微信支付。2018年底,負責騰訊金融技術的副總裁Royal Chen更是表示,將會在泰國擴展微信支付,他說:“我們正在考慮哪種方式更適合推出微信支付泰國版,是自己做支付服務還是聯合當地合作夥伴。”
競爭對手們虎視眈眈
不同於國內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分市場的局面,東南亞電子支付供應商的競爭顯得更為激烈,當地的銀行、科技公司、電信公司等都參與其中,還有不少玩家慘淡離場。
以泰國為例,當地銀行也推出了各自的移動金融科技App,像泰國匯商銀行(Siam Commercial Bank)的SCB Easy、開泰銀行(Kasikornbank)的K Plus、泰國銀行(Bank of Thailand)PromptPay。2003年從曼谷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TrueMoney,也在為東南亞地區提供在線支付服務。
不僅僅是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東南亞打車公司、海外社交平台、本土電商、遊戲廠商等也都在佈局支付。2016年3月,日本社交應用巨頭LINE,和泰國公共交通及零售業線下電子支付智能卡供應商Rabbit達成合作,推出Rabbit Line Pay,打通線下消費場景。
泰國Rabbit Line Pay/About Thailand Living
東南亞的Sea集團旗下擁有電商Shopee和遊戲代理平台Garena。而集團的電子錢包AirPay最初是在2014年推出,只是為了方便Garena遊戲用戶在線交易。作為Garena在該地區最大的市場之一,首個可以使用AirPay的國家就是泰國。
而在馬來西亞市場中,打車應用Grab也在2016年底推出了GrabPay,到了2018年,就成為了東南亞最大的移動支付平台之一。目前,可以在6個國家使用GrabPay。同是打車軟件起家,印尼超級應用的Gojek 也佈局了支付,在2015年推出了GoPay。
就連國企也開始做起了支付,2019年7月,多家印尼國企共同出資,推出的支付平台LinkAja上線,目標就是要成為當地最大的數字支付服務商。
印尼還有一家支付獨角獸公司OVO,創辦於2017年,基於交易額來看,它是當地的領先數字支付服務商。
印尼支付公司OVO/路透
然而,在東南亞電子支付市場當中,也有不少玩家無奈退出市場。移動通訊服務商Digi的Vcash是馬來西亞最早的電子錢包之一,推出僅兩年時間,就於2019年11月底結束了服務。
東南亞支付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還有支付巨頭想要拉攏競爭對手,以便共同佔領當地最大的市場份額。2018年3月,泰國三大通訊運營商之一的AIS的支付產品mPay,和Rabbit Line Pay達成合資協議。AIS的目標是讓Rabbit LINE Pay在三年內成為泰國第一的移動支付服務商。
在支付領域,東南亞地區不同國家之間也開始聯動。2017年,作為推進智能國家議程的舉措之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同意了當地的PayNow和泰國銀行的PromptPay之間的合作,這樣兩國的國民將能夠使用手機號碼,向對方國家的人們匯款。
東南亞電子支付市場矛盾面
在東南亞地區,和歐美相比,信用卡普及率較低,人們普遍使用現金和銀行轉賬。這也促進了網上銀行、電子錢包等支付方式的發展。普華永道《2019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查》報告顯示,移動支付普及率最高的10個地區中,東南亞國家佔了6個。
高智能手機滲透率成為推動移動支付發展的條件之一。據英國研究公司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東南亞六大國家中使用智能手機的人口比率將突破70%,接近日本和美國已經達到的80%的飽和度。
當地電子支付市場潛力也不小,谷歌、淡馬錫和貝恩公司曾預測,2019年至2025年期間,東南亞數字支付市場的交易總額將增長5倍以上,達到1140億美元。而且互聯網支付的規模也有所擴大,今年1月,通過移動支付的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近200%和22%。
東南亞電子支付錢包/Vietnam Times
但用戶數據並不代表成功。隨著現金消耗的加劇,沒有健康生態系統和留存策略的電子錢包很可能面臨生存問題。
現在,投資者不太可能容忍長期虧損,也會給電子錢包運營商施加壓力,要求其合併或退出。自2019年底以來,菲律賓和泰國的持牌電子錢包,以及電子貨幣運營商數量已經下降。
競爭也依然是激烈的。一些電子錢包玩家得到了政府背書,也獲得了先機。今年1月14日,馬來西亞推出了鼓勵使用電子錢包的e-Tunai Rakyat計劃,政府撥出4.5億林吉特(約為1.05億美元),為符合條件的公民提供免費信貸,啟動新興的數字支付行業。有近300萬馬來西亞人報名參加該計劃,1月份總計發放了約6600万林吉特。
根據馬來西亞央行的數據,政府從該國數十家持牌電子貨幣提供商中,選擇了Grab、Boost和Touch ‘n Go,無疑使得這些公司在當地市場中占得先機。
GrabPay/TechCrunch
類似的故事也在越南上演。據越南國家銀行數據,新冠疫情的出現,加上實施無現金支付,促使非現金交易在今年前四個月迅速增長。
而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也可能在東南亞市場碰壁,由Grab和Gojek支持的平台,正在該地區施加對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壓力。
在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印尼,有Gojek憑藉其占主導地位的GoPay電子錢包統治著市場,而隨著Facebook和電子支付集團PayPal對其的新投資,也更難撼動它的主導地位。
2019年10月,還有消息稱,Grab正在商討,將其投資的印尼移動支付公司OVO和螞蟻金融旗下的DANA合併,這將有助於其在支付市場中更具優勢,改變當地電子支付的格局。預計合併之後,將超越GoPay的規模,搶占其在印尼的主導地位。
政府政策也仍將是電子錢包領域關鍵的一張牌。標準化的國家支付網可能會助推,也可能會將新玩家拒之門外。此外,對電子錢包提供商收取費用的限制,也可能會擠壓小玩家的利潤空間。
東南亞各國政府努力推動經濟數字化和金融普惠,它們想要培養本土玩家主導整個生態系統也不足為奇。即便海外公司在某些國家可以直接運營電子錢包產品,但如果沒有深厚的實力,也很難維續下去。
作者/ 劉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