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技術無意間殺死的人最多?
據國外媒體報導,歷史上的重大發明總是與死亡相伴相隨。這裡說的並不是槍械製造商或核科學家,這些人至少知道自己發明的東西有多大的殺傷力,而是印刷機、汽車、輪船等科技的研發者。這些人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並且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但與此同時,這些技術卻間接奪去了成百上千萬人的生命。那麼,究竟哪種技術創新在無意間“殺死”的人最多呢?
彼得·諾頓
弗吉尼亞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副教授
1963年,溫徹斯特連發輕武器公司的泰尼·赫爾威格說了這麼一句話:“殺人的不是槍支,而是人。”但在槍支等技術的幫助下,人類殺人的數量大大增加。
如果通過佔全世界人數的百分比來衡量某種技術的致死能力,那麼最致命的技術當屬遠洋輪船。輪船設計的創新、以及指南針和十字儀等導航設備的問世使遠洋航行成為了現實。和槍支一樣,輪船本身並不會殺人,但瘋狂膨脹的財富野心使它們變成了一件殺人工具。例如自1492年之後,歐洲人借助輪船,將天花和麻疹等疾病帶到了美洲,導緻美洲原住民人數在16世紀銳減了近5千萬。
但要算殺死的總人數,內燃機(包括任何利用燃燒做功的技術)的“成績”甚至比遠洋輪船還要高。古代也有將熱量轉化為動力的原始版機器,但真正的轉折發生在1712年,英國的托馬斯·紐可曼設計了一款機器,利用火產生水蒸氣、再由水蒸氣推動一個巨大氣缸中的活塞。整台機器足有一棟房子那麼大,耗煤多,做功少。但當時煤炭非常便宜,僅憑從煤礦中抽出積水便可回本。
而紐可曼釋放的能量遠超他的想像。在他的發明的基礎上,後人研製出了汽車的汽油發動機。第一款為燒煤的蒸汽外燃機,第二款則是一台燒汽油的內燃機。但從本質上來說,這兩種機器都運用了同一種技術,均是利用燃燒推動活塞運動,從而將化石燃料中存儲的化學能轉化為有用功。
一直到18世紀之前,人類只能依靠肌肉(包括人和其它動物)、風力或水流做功。自1712年、紐可曼發明了第一台具有實際功用的燃料發動機之後,燃燒化石燃料做功的比例逐漸上升。該機器幫助人們從苦力活中脫身出來,並通過改善食物與飲用水分配、污水處理、以及增加人們的就醫機會,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但與人類的貪婪相結合之後,內燃機也造成了無數人的死亡。例如,英國紡織廠開始使用內燃機之後,對纖維的需求大大增加,這就需要殖民地提供更多的棉花纖維,導致奴隸們需要為生產棉花付出更多的勞動。雖然大西洋上的黑奴貿易早在內燃機之前便已開始,但有了內燃機之後,這項貿易的利潤變得更加誘人。
內燃機還催生了新興“工業貴族階級”的出現。這些通過工業發家的人沒有世襲的頭銜,便通過炫耀錢財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比如往茶裡放糖。而糖的生產全靠奴隸勞動。奴隸貿易殺死的人多達成百上千萬,而奴隸勞役殺死的人數還要多得多。糖種植園一度是美洲死人最多的勞動集中營。內燃機本應將人類從苦工中解放出來,但與貪婪、歧視和冷漠結合之後,卻反而變成了致無數人喪生的殺人機器。
傳染病出現的時間比內燃機早,但蒸汽船問世之後才有了首次全球性流行病。霍亂一度僅限於南亞地區,但在19世紀20至30年代,這種疾病開始在全世界傳播。蒸汽船加快了霍亂的傳播速度、且擴大了其傳播範圍。在霍亂傳染到的許多城市,若不是因為內燃機,人口密度本不會那麼大。機器使人們的工作地點變得更加集中,還使得城市可以支撐數千萬人口,導致城市變得擁擠不堪,為疾病創造了快速傳播的條件。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霍亂和傷寒等水媒傳染病往往肆虐得最為嚴重,因為污水會對飲用水造成污染。內燃機在這方面可謂功過相抵,因為它的出現使得大型污水處理廠和自來水廠成為可能,對阻止疾病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世紀共有7千萬至9千萬人死於車禍,如今每年依然有1300萬人因此喪生。住在交通主幹道附近的人成天呼吸著機動車尾氣,壽命也會因此縮短。在美國等高度依賴開車出行的國家,因缺乏運動而罹患心髒病(美國人的頭號死因)、嚴重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人數比例更是相當之高。
而內燃機最大的破壞力也許還未顯露出來。內燃機發明的初衷是為了提升水位,而如今這項任務已經擴大到了全球性規模,並且我們還不知道該如何阻止。內燃機排放的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還改變了地球氣候,對人們的生活、食物和飲用水供應都造成了威脅,人口密度也大幅增加。拜內燃機所賜,我們如今已是命懸一線,卻偏偏又離不開它。而要想控制住這些威脅,我們必須拿出研發內燃機的過程中動用的全部創造力才行。
珍妮·麗·史密斯
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重點包括食物的歷史與食品科技
在過去40年間,全球前三大“殺手”分別為心髒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是否有些科技發明在無意間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呢?我能想到兩點。首先,各式各樣的機器和化學物質將食物處理成了更美味、但營養價值更低的精加工食品,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癌症、糖尿病、高血壓和心髒病患病率的增加。要確定慢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往往比較困難,但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流行病學家認為,現代飲食習慣是導致健康欠佳、營養不良的元兇之一。我們身邊的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越來越多,這些都是大量攝入精加工食品的副作用。食品加工導致食物中的纖維素、微量營養物和益生菌大量流失,花樣繁多的加工手段還會導致癌症患病率增加、免疫反應加強、以及慢性疾病惡化。
我要說的第二大罪魁禍首是空調。控制氣候的能力使我們擁有了舒適的現代生活,但究竟是誰在控制誰呢?假如沒有空調,美國“太陽帶”(指美國北緯36°以南的陽光燦爛、氣候溫暖的地區)的經濟便不會蓬勃發展,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熱帶城市也不會成為全球金融樞紐。現代辦公室一年四季總是維持著舒適的溫度,商場超市也是如此。但舒適有時也可能意味著致命。就像精加工技術去除了食物中的維生素、粗糙的口感和苦澀的味道一樣,空調也去除了我們走出室外、挪挪位置、在清涼的晚風中運動一番的需求和慾望。一直到不久之前,科學家才發現久坐不動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把我們“綁”在辦公桌前的科技有許多種,而空調無疑是最大的罪魁禍首之一。我們已經習慣了室內工作、信息經濟、購物休閒、以及需在涼爽乾燥環境中使用的電子設備,也習慣了全年無休的工作。我們似乎永遠都坐在辦公桌前,眼睛盯著電腦屏幕,不停地生產知識、創造價值,只有在被辦公室空調吹得太冷時才會暫停一下、加件外套。
布萊爾·斯泰恩
克拉克森大學歷史助理教授
雖然我很想給出“輪胎”或“鐵”之類的答案,但我的回答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技術”和“意外”的定義。比如,假設一名行人“意外”被一輛公交車撞了,那麼殺死他的究竟是哪種“技術”呢?是帶來致命一擊的擋風玻璃?沒能快速啟動的剎車裝置?導致行人沒聽見公交車動靜的耳機?還是說我們要從“殺人的不是槍支,而是人”的角度來回答,認為技術只有受到人為乾預才能殺人?這樣一來,殺死行人的就不是公交車,而是公交車司機了。有一些歷史學家專門研究技術意外的風險、破壞力、以及造成的後果。
這當中有個棘手的問題:我們說的“意外”究竟是什麼意思?某起事件是否是意外,要取決於事情發生的地點、事件、以及有關人員的身份。以鐵路為例,拋開死於鐵路事故和施工意外的人不談,鐵路在殖民地背景下造成的基礎設施變革導致了成百上千萬人喪生。在19世紀末的印度大饑荒中,英國修建的鐵路仍在不停地將糧食從災區運走、以滿足全球市場需求,視印度本地居民的苦難於不顧。類似的情況在美洲也不鮮見,鐵路導致的結構性不公平對美洲原住民造成了極大影響。他們的死亡或許也算是“意外”,畢竟並非直接由鐵路導致,而是頂著技術進步和國家建設的名義、在無意間造成的後果。但鐵路終究是機器帝國的一部分,以技術形式彰顯了帝國主義想要剷除一切不符合殖民夢想的人群的野心。
我並不是說鐵路意外殺死的人數比其它技術更多,而是想說,鐵路的歷史說明,我們對技術的責任方、風險和造成的傷亡思考得越多,這個問題就越難回答。
喬納森·科波史密斯
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歷史教授,主要研究技術史
一個多世紀以來,汽車始終是人類的頭號殺手之一。美國每天約有100人死於交通事故,受傷者更是多達成千上萬。假如每天有100人死於飛機墜毀或恐怖襲擊,人們的反應肯定要驚恐得多,但我們卻對車禍導致的死亡習慣了。而隨著全球汽車數量越來越多,死亡人數更是大幅攀升。
在20世紀早期,人們曾就路權展開了一番爭奪。馬路究竟為誰而設?誰有權使用它們?到了30年代,行人被迫離開了馬路,而隨著汽車車速越來越快,馬路的設計也越來越不適合人們在上面行走。此次疫情期間,馬路上的汽車變少了,很多道路被改成了僅限自行車或行人通行,算是疫情帶來的寥寥幾項好處之一吧。
話雖這麼說,如今的汽車數量遠多於從前,假如如今的每公里死亡率與70年代相同,那麼美國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數便會高達15萬,而不是“僅僅”3.5萬了。這說明汽車技術的安全性一直在不斷改進。並且在歐美駕車比全球其它地區要安全得多。
拉加·阿達爾
匹茲堡大學歷史助理教授,研究重點包括技術史等方面
我可以說是印刷機嗎?常有人指出,國家主義是造成大多數現代戰爭的根源,比如一戰、二戰和越戰等等。國家主義還常與種族大屠殺聯繫在一起。有專家認為,印刷機對國家主義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播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印刷報紙、小說等等,許多原本相隔萬里、互不相識的人開始將彼此視為同一個群體。印刷機本是一台無害的機器,卻在無意間與種族屠殺聯繫在了一起。
彼得·舒爾曼
凱斯西儲大學歷史副教授
如果只看人數、不看比例,自18世紀以來,全球人數的指數級增長意味著近幾百年的死亡人數遠遠超過之前的水平。如今全球總人數已接近80億。而在1900年,這一數字還僅為15億。在1800年,全球總人數甚至不足10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問題問的其實是工業化時代因意外死亡的人數。
在此基礎上,我想指出,意外導致死亡人數最多的技術當屬詹姆斯·邦薩克在1881年發明的機械捲菸機。
邦薩克發明的捲煙機重達一噸,但一分鐘內生產的香煙就相當於一名熟練捲菸工人一小時的完成量。在短短五年之內,煙草業大亨詹姆斯·布加南·杜克便投入使用了10台捲菸機,由此掀起了該產業的機械化革命。到了19世紀中葉,捲菸機又增添了一道煙熏乾燥的流程,賦予了煙草更加柔和的口感,讓人們可以將煙霧緩緩吸入肺中、而不必盡快從口中吐出。快速增長的捲煙工業有了這件得力工具,一場全球性健康災難的大幕就此拉開。
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當地人就開始享用煙草了。到了17世紀,煙草更是成為了英國殖民地的重要出口作物之一。隨著煙草在歐洲傳播開來,有人對它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但這並未影響它的受歡迎程度。到了19世紀末,大多數煙草都是以煙斗、雪茄或口嚼的形式被人們享用。但捲菸便宜的價格、方便的用法、大膽的廣告、新興的全球市場、以及便捷的購買方式使之後來居上、迅速流行開來。20世紀激增的人口更是使捲菸的消費量大幅提升。捲菸的這些特徵都建立在大規模生產的基礎之上,而這項成就自然要歸功於捲菸機的發明者邦薩克、以及他最重要的客戶詹姆斯·杜克。
在過去半個世紀間,美國吸煙的成人比例已經從40%多跌到了15%,但即便如此,美國每年依然有近50萬人死於吸煙導致的心髒病、肺部疾病和癌症等疾病。全球每年更是有700多萬人死於菸草相關原因,據世衛組織統計,這相當於全部死亡人數的十分之一。
半個世紀以來,公共健康部門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宣傳吸煙對身體的傷害。此外,煙草公司私下里明明知道自己產品的健康風險,對外卻堅稱自家產品是安全的。考慮到這些,由吸煙導致的死亡真的應該算“意外”嗎?
阿西夫·西迪奇
福特漢姆大學歷史教授
奴隸船算一個。雖然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早在16世紀初便已開始,但專門用於運奴的輪船一直到17世紀至19世紀初才發展到頂峰。這些船簡直就是一座座移動的監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船還可以被視為某種“工廠”,將非洲西海岸的自由人轉化為一件件名叫“奴隸”的商品。奴隸船是一套複雜的技術系統,專用於人類的長途運輸,卻絲毫不考慮運輸對象的舒適和安全。由於它的目的並非殺死所運送的“貨物”(雖然這無疑是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將它們造成的傷亡算作“意外”。據研究估計,在1000萬離開非洲西海岸的黑人中,約有15%在運輸途中喪生,相當於150萬人。但真正的死亡人數也許比這還要高得多。
其次是大壩。雖然大壩引發的災難似乎不那麼廣為人知,但相關意外其實並不罕見,並且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大範圍的破壞效應。大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數千年來曾多次造成嚴重的傷亡事件。而在現代,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座大壩曾經發生過一次事故,死亡人數超過2000人。英屬印度在1917年的一次大壩意外也造成了幾千人死亡。此外還有過好幾起類似規模的事故。據我猜測,隨著氣候變化的副作用進一步加劇,大規模人口遷徙越來越多,再加上基礎設施的欠缺,不久的將來也許會發生更多起大壩事故,也會有更多人因此喪生。
艾倫·馬科斯
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歷史教授,研究重點包括技術史等方面
我認為是人類探索相關的技術。據估計,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之後,美洲原住民共減少了80%至95%。歐洲人帶到美洲的致命疾病包括麻疹、天花、還有斑疹傷寒。
在我們看來,麻疹並不是一種凶險的疾病,但它足以摧毀一個缺乏保護措施的群落。它就像新冠病毒一樣,但沒有醫院、沒有呼吸機、也沒有藥物來幫你,你只能靠自己挺過去。
舊世界的人並未預料到這一後果,大約過了150年,他們才開始注意到其中的因果關係。當時人們大多將疾病視作一種局部現象,要么是身體裡的某些物質失去了平衡,要么是吸進了污濁的空氣所致。
而歐洲人返回歐洲後,也將新世界的一些疾病帶了回去。當他們前往非洲販賣黑奴時,又把新舊兩個世界的疾病統統帶了過去。最終造成了數以億計的死亡。
埃里克·盧米斯
羅德島大學歷史副教授,研究關注美國的勞工與環境歷史等方面
我不清楚死於火車事故的人是否比汽車要多,但火車在19世紀的確造成了大量傷亡。鐵路工人和乘客在與火車打交道的過程中都擔負了很大風險。在一連幾十年的時間裡,美國的火車要比歐洲危險得多。鐵路工人的死亡率高得嚇人,脫軌事故也造成了大量工人和乘客死亡。而鐵路公司、法院和政治家們對待這些事故的態度都非常冷漠。美國的鐵路網絡成形後,還經常有人在穿過鐵軌時被火車撞死。
不僅如此,火車在城市裡也經常造成死亡事故。大城市中鐵軌密布,而鐵路公司並未對鐵軌進行適當的維護、確保人們能安全通過。經常有人被卡在鐵軌上,然後被火車撞死。此外,火車還給城市帶來了大量煙霧和噪音,嚴重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鐵路工業的貪得無厭還對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導致了1873年和1893年的經濟大蕭條,使得底層人民的生計遭受了重創。
到了20世紀,鐵路交通的安全性大大提升。但由於鐵路公司對人民生命安全的漠視,意外死亡事故依然屢屢發生。
馬爾·希克斯
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歷史副教授
要說什麼技術意外殺死的人最多,這類技術應當已經出現了很久,並且對工業擴張做出了巨大貢獻,以致於它們的負面作用被忽視、甚至被刻意隱去了。
伊萊·惠特尼在1794年發明的軋花機就是這樣一個例子。19世紀,這種機器在美國得到了廣泛採用,它使得生棉花的清洗和準備工作變得更加快捷、高效,因此也使棉花種植業變得更加有利可圖。
受此鼓勵,越來越多的白人棉花種植者開始擴大生產規模,因此軋花機的發明進一步鞏固了奴隸制度。在此之前,美國蓄奴的規模本沒有那麼大。從1790起、到1808年禁止“進口”黑奴為止,美國南部共“進口”了超過8萬名黑奴。在1790至1850年間,美國奴隸的數量從70萬增長到了超過300萬。到了南北戰爭開始時,美國南部約三分之一的人都是黑奴。
到了19世紀中葉,全球大部分棉花都由美國出產。自1800年之後,美國的棉花產量每十年便會翻上一番。有人說美國經濟是在黑奴的脊背上發展起來的,他們所說的便是像棉花這樣的產業、以及以黑奴的性命為代價積累起來的個人與國家財富。
假如沒有軋花機,奴隸制也許不會大規模擴張,而是很快便會被廢除。把死於運奴路上的黑奴和在美國喪命的黑奴人數加在一起,這項技術便足以在“殺人數量最多的技術”榜單上高居前列,更別提奴隸制給黑奴們帶來的悲慘與痛苦、以及他們的後代被剝奪的公民權利了。
如今,我們仍能清楚地看到這段經濟技術史對美國的黑人造成的影響。在18和19世紀,美國的白人奴隸主們曾利用技術、給黑人遭受的歧視、痛苦和死亡火上澆油。而現如今,在特定技術的加持下,相似的情景又再度上演。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技術史,必須銘記在心。因為這段歷史說明,技術常常會受到其運用背景的影響。假如某種技術可以進一步鞏固現有的經濟與社會結構,那麼在種族歧視的背景下,它就會進一步強化種族歧視。技術學家如果僅想通過技術解決問題,就會無視技術使用的大背景、以及技術在這種大背景下起到的作用。
因此,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從業者必須學習歷史、了解歷史。倘若無視社會大背景,狹義的技術“進步”便可能在無意間造成嚴重後果,這無疑與真正的“進步”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