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歡迎“中國貨”全線滯留海關
“金奈中斷了來自中國貨物的清關,並且,在場的已清關貨物也要100%開箱檢查。據說這個政策還要擴散到印度全部口岸。” 6月23日開始,這條關於“金奈中斷中國貨物清關”的消息突然間在中印貿易圈子裡流傳。行業內人士四處詢問:消息是不是真的?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事跨境物流的彭宇不斷收到客戶詢問,他馬上聯繫了身在金奈、負責清關的員工。對方給他發來一張通信文書的截圖,上面寫道:”金奈港收到內部指示,要求所有貨運港扣下所有來自中國的貨物,以備檢查。“
印度《經濟時報》報導,金奈海關對中國貨物開始100%檢查
志象網從多個信源了解到,最近一周,來自中國的貨物在印度多個港口和機場的清關遇到阻礙,包括印度最大的幾個港口和空港,金奈、孟買、德里和班加羅爾。其中,有物流行業人士透露,6月18日,一批抵達孟買港的貨,已經滯留超過一周。另有三批中國貨物在新德里空港滯留超過兩天。
6月26日下午,志象網得到最新消息,孟買港所有中國貨物的入境申報單被鎖。這意味著,海關係統中,所有來自中國的貨,都無法清關。
事態仍在進一步擴大。一位中國手機品牌的高管向志象網表示,從深圳來的零部件,在印度海關卡了三天。
迄今為止,印度官方仍位給出明確說法。海關當局只是對進口商表示,中國貨物的清關將出現延誤,但未給出理由。中央稅務部門也表示,並未發出限制中國貨物的命令。
儘管印度方面沒有解釋,但志象網採訪到的五位從事中印貿易的人士均表示,印度海關行動的對像很明確:所有來自中國的貨物;其次,海關的行動均發生在中印邊境衝突後。6月15日,中印邊防部隊發生衝突,此後,印度國內抵制中國的聲音高漲,中國貨在海關受“刁難”。
在印度的美國企業,譬如蘋果、思科等,他們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也在印度海關遇阻。甚至連印度本土企業,海關也沒有放過。“Jio(印度首富安巴尼所有)讓蘇州中磊代工的光貓,也卡在孟買港。”某常駐孟買的通訊設備製造商透露。
顯然,中國貨滯留印度港口,與中印邊境局勢有直接的關聯。不過,面對突如其來、不明緣由的清關中斷,最先感到”吃不消的“,卻是印度本土製造業。
本週四,印度手機與電子協會(ICEA)主席Pankaj Mohindroo致信財政部長Nirmala Sitharaman:手機行業經歷了三個月的巨額虧損,剛剛開始爬起來。
” 無論原因如何,這樣的舉動都會適得其反,特別是在沒有任何事先通知的情況下。”Mohindroo說。
金奈“案”發
6月23日,民間機構金奈海關中介協會(CBBA)發布了一封會員通訊,說明印度各個港口、貨運港和機場均有清關延遲。在具體說明中,CBBA寫道:海關發出內部指示,所有來自中國的貨物暫不放行,需要重新檢查後清關(subject to a reexamination before release)。這一信息迅速在中企行業人士的微信群中流傳。
金奈位於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是印度進口電信零部件、醫療設備和汽車零部件的重要樞紐。
金奈海關中介協會(CCBA)6月23日發布的通訊(來源:印度物流通)
緊接著的6月24日,CBBA再次發出通訊,除個別貨物因情報需要在核查,所有來自中國的貨物已被放行。通告還說明,所有在6月24日之前抵達的貨物,已經被重新分配到了不同的海關檢查群,貨物會在完成系統規定的檢查後放行。而6月24日之後抵達的貨物,按照對應的系統指示清關,不會有其他問題。
金奈海關中介協會(CCBA)6月24日發布的通訊(來源:印度物流通)
這份通告看似做了澄清,但多個業內人士和印媒的報導都證實,仍有大量中國貨物在金奈港口滯留待檢。而印度的其他口岸,如孟買、德里和班加羅爾,也存在對中國貨物的額外盤查。
面對客戶接二連三發來的疑問,彭宇一直在同位於金奈港的清關員工聯絡,並向客戶反饋信息。6月24日,彭宇從金奈海關代理處得到證實,所有中國貨物並未被被攔截不放行,但海關明顯增加了對中國貨的抽檢,導致清關延遲。
“現實一點來說,因為疫情的封鎖,金奈港本來就積壓了很多的集裝箱,加大查驗力度,會造成碼頭和貨運站的進一步擁堵,全部開箱檢查不現實。”他表示,“100 %開箱檢查”的說法,可能是清關代理對增加抽檢的誇大誤傳。隨後,金奈海外代理的反饋證實了他的推斷:“100%的開箱檢查,沒有實際執行過。”
“中國製造”滯留全印
金奈並非個案。從6月23日起,這場“清關危機”正從金奈蔓延到印度全境。
在新德里機場、孟買港口和班加羅爾機場,也有企業反映,中國貨物多次被攔截檢查。
一位物流行業人士告訴志象網,有三票貨物卡在了新德里空港,目前已超過兩天。而在過往,機場清關僅需一天。
在班加羅爾從事貿易的羅祥也遇到同樣情況。一批上週就抵達班加羅爾機場的貨物,依然卡在海關,“動都不動”。據代理反映,清關已經完成,但是海關仍不放行。
有駐孟買的中國企業向志象網證實,有一票貨物上週四(6月18日)抵達孟買港,但至今未能清關。
6月25日當天,彭宇收到孟買貨運港的確認。和金奈的情況相似,孟買港增加了抽檢,但沒有對中國來的貨物100%開箱檢查。
然而, 僅過一天,形勢急轉直下。6月26日下午,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孟買港所有中國貨物的入境申報單被鎖。從當下開始,海關係統中所有來自中國的貨,都無法清關。
印度海關甚至連印度首富也沒有放過。他旗下的電信公司Jio最近也有遇到清關麻煩,因為他們進口的設備是從中國發過來的。
“Jio的幾個貨櫃也在孟買海關被扣下,要求重新檢查。這批貨是Jio請中磊電子代工的光貓(光網絡終端),共有4個貨櫃。”消息人士透露。
受波及的還有眾多外國企業。
根據路透社報導,幾家美國大企業也受到影響。蘋果、思科、戴爾和福特汽車等產品,以及富士康的電子元件,都在金奈港被抽檢,不能及時清關。這些公司都依靠從中國進口成品或零部件來服務印度市場。
官方緘默
彭宇告訴志象網,中國貨物突然被扣留查驗,行業內流傳的原因,是印度海關收到的一份緝毒情報——來自中國集裝箱中有走私毒品。而印度媒體Business Today則提供了另一種說法,稱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在北京復發,讓海關對來自中國貨物更加謹慎。
志象網從在印中企了解到,過去幾個月,雖然印度因疫情全國封鎖,但清關一直正常進行。只是速度稍慢。但在上周中印邊境衝突之後,來自中國的貨物就被區別對待,很難讓人不猜測兩者的聯繫。
印度稅務部官員在接受印度媒體採訪時透露,中央關稅委員會(CBIC)並沒有向任何港口發出限制中國集裝箱的命令,一些集裝箱被攔下檢查,是根據具體情報做出的行動。
針對官方的回應,物流行業人士分析,海關突然審查,可能並不是因為官方命令,而是海關內部的小團體,借中印關係衝突的時機,以審查的名義拖延清關時間,索要額外費用。
彭宇推測,“大部分是海關工作人員趁這個機會賺點錢,要CHA(清關代理)付點錢才放行……至於是不是有政治化的操作呢,這個可能性也不排除,畢竟現在中印的局面就是這個樣子。”
印度的電子產品,大部分從通過金奈從中國進口,而孟買港的中國產品大部分是生活必需品。行業人士分析,“相對於生活必需品,電子產品沒有這麼緊迫,所以某些海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在中印衝突的關口為難中國貨物,藉機獲利。”
但身在班加羅爾的羅祥感受到,海關攔截中國貨物,似乎並不是因為要收錢。他上周到達班加羅爾機場的貨物,至今未能取出。“海關找了各種藉口,比如資料不齊全、貨物價值不符等,拖延時間。”羅祥原以為拖延清關的目的是收錢,但他從清關代理的反饋是,海關對中國貨物不放心,“都不是錢的問題”。
中印邊境衝突後,印度民間發起一系列抵制中國產品事件,面對國內的抗議壓力,印度政府在最近釋放出不歡迎中國的姿態。6月23日,印度商務部宣布,所有在政府電子交易市場(GeM)註冊的賣家,必須標註產品的國家來源,已經展示的產品也需要更新產地信息,否則將被摘牌。
印度人先慌了
“第三天卡在那了。”手機行業從業者章志對志象網說
他的工廠位於德里衛星城諾伊達,而手機零部件滯留在四十公里之外的新德里機場。
不僅僅是中國手機,三星的工廠同樣位於諾伊達,他們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同樣也卡在新德里機場。
印度並沒有完整的手機產業供應鏈,90%的零部件都從中國進口。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FIEO)、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代表IT硬件製造商的MAIT、手機行業遊說機構ICEA等,終於坐不住,集體給印度商務部和財務部寫信,要求立即停止對中國貨物的100%審查。他們表示,如果當局繼續扣留來自中國的貨物,會阻塞港口,導致交貨嚴重延誤。
另外,對電子產品做全盤檢查,還可能直接導致貨物受損。ICEA主席強調,“顯示器等部件需要在特定溫度條件下包裝,而且要特別小心,人工檢查將導致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ICEA表示,清關時間延遲若超過24小時,將嚴重擾亂該行業。因為電子製造行業採用準時庫存模式,原件供應延遲,會影響到工廠開工。ICEA的成員包括Lava、富士康、OPPO、vivo、偉創力和蘋果。
行業人士認為,清關中斷,還會帶來長期影響。因為當下看來,印度官方行動的不可預測和不透明,會讓外國投資者”心寒”。
畢竟,印度汽車和電子製造業才剛剛從疫情封鎖中復蘇,“ 電子行業已經深陷困境,生產損失超過4千億盧比(53億美元),目前才恢復了正常水平的40%不到。 ”印度手機與電子協會(ICEA)主席Pankaj Mohindroo說。
行業人士強調,印度在原材料和成品供應方面對中國的依賴仍然太高,無法輕易放棄。目前,印度約45%的電子產品、90%的手機零部件、65到70%的藥用活性成分、三分之一的機械和近五分之二的有機化學品進口自中國。從電子、電機、汽車到製藥,許多關鍵領域都高度依賴中國產品。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468億美元。
儘管印度政府正尋求美國和日本的製造業投資,希望吸引他們將其工廠從中國轉移到印度。但疫情封鎖剛結束的當下,突然停止從中國進口,會讓印度公司的供應鏈陷入混亂。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FIEO)主席SKSaraf 6月25日表示,在印度有能力生產這些產品,或者找到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替代方案之前,限制中國產品的進口不會有任何作用。
針對外國公司受影響的情況,業內人士告訴印度《經濟時報》,印度政府部門——工業和國內貿易促進部(DPIIT)已向財政部提出,考慮啟用新的機制,讓蘋果等非中國公司的進口貨物免於開箱檢查。但並未解釋,印度進口商的貨物是否也包含在豁免範圍內。
全盤檢查中國貨物的新機制,也讓印度藥企十分緊張,因為印度70%的原料藥和藥用關鍵成分進口自中國。
也有印度媒體表示,中國海關開始對印度貨物採取對等措施。
不過,眼下最著急的,還是手機製造商們。“工廠裡,少一顆螺絲釘都不行的,”章志說,“還能撐一兩天。”
彭宇、羅祥、章誌等為化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