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未成年人巨額充值遊戲公司搞了哪些“貓膩”?
“孩子利用上網課的機會,拿家長的手機給遊戲充值,還偷偷把扣款短信刪掉。”湖南張家界市的黃先生最近很心煩:13歲的兒子把家長賬戶裡的1萬多元充值到一款電子遊戲中。黃先生家境並不富裕,夫妻倆既生氣又心酸。疫情期間,一些未成年人“宅”家沉迷打遊戲,瞞著父母充值,家長找網絡遊戲公司投訴要求退款多數未果。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對未成年人玩遊戲的時長、單次充值金額等都做了規定,但一些遊戲商家並未嚴格落實相關規定,而是通過各種手段打擦邊球。
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消費充值糾紛頻發
黃先生說,發現孩子未經大人許可擅自充值,他聯繫公司客服要求退款。但公司表示,需要提供未成年人遊戲充值時的視頻影像。“本來就是孩子背著父母充值的,怎麼會留存影像。”黃先生很無奈。
類似的案例不在少數。今年“五一”期間,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共收到645宗網絡遊戲相關投訴,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360%,其中有398宗為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消費投訴,主要涉及未成年人網絡遊戲充值家長不知情等問題。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投訴案例中,未成年人遊戲充值5000元以下的共268宗,佔比為67.34%;5000元至10000元之間共75宗,佔比為18.84%;10000元以上的共55宗,佔比為13.82%。在139宗提及詳細年齡的投訴案例中,涉及14歲以下未成年人的達138宗,佔比為99.28%。
根據《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所有網絡遊戲用戶均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進行遊戲賬號註冊,且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遊戲的時段、時長。網絡遊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遊戲付費服務。同一網絡遊戲企業所提供的遊戲付費服務,8周歲以上未滿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16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
然而,一些遊戲平台疏於管理,未將相應保護措施落實到位。今年4月,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消費調查報告稱,9款手機遊戲可通過成年人的第三方賬號登錄,實名認證流於形式;3款手機遊戲在遊客模式下可直接充值消費;4款手機遊戲在未成年人實名認證後充值金額不受限,且退款流程複雜。
揭遊戲公司套路:“以租代售”繞過實名制、遊客模式可充值
有關部門已經對未成年人遊戲時間、充值金額等進行了限制,為何未成年人巨額充值的案例還是頻頻發生?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遊戲公司在政策落實上打折扣,對未成年玩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同時,在遊戲充值的門檻設置上存在管理疏漏。
——未成年玩家可利用第三方平台繞過“實名制”監管。記者使用某安卓系統手機,在應用商城“遊戲暢銷榜”中下載了多款遊戲進行測試,結果發現,部分遊戲可直接通過手機綁定的微信、QQ或其他第三方平台賬戶登錄。如果未成年人用家長的微信、QQ等平台賬號登錄遊戲,遊戲平台就會默認玩家是成年人。
——無須登錄即可在遊客模式下直接消費充值。《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在遊客體驗模式下,用戶無須實名註冊,但不能充值和付費消費。記者在蘋果應用商店下載一款名為《超級火柴人高爾夫》的遊戲,無須任何登錄或實名制操作,即可在遊戲中進行名為“獲取鈔票”的充值操作。
此外,記者發現,部分電商平台提供租用遊戲賬戶服務,讓未成年玩家可“以租代售”繞過實名認證步驟。在二手交易平台“閒魚”上,記者通過搜索關鍵詞發現,一些賣家提供“出租經實名認證遊戲賬號”的服務。
記者選擇了一家可以出租遊戲《第五人格》蘋果賬號的商戶,並以每小時3元的價格成功登錄賣家提供的賬號,由於租用的賬號經過實名認證,在2小時的遊戲過程中也未被強制下線。記者查閱該賬號的登錄記錄發現,今年6月以來,該賬號已在國內多個城市、不同設備上登錄使用過。
保護未成年人還需多方合力疏堵結合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的報告顯示,不少未成年人充值均是通過記住家長支付密碼後支付的。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台“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廣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歐衛安建議,對於當前遊戲中存在的未成年人借助遊客模式支付問題,相關遊戲公司應盡快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對於遊戲中租借賬號的,遊戲公司可通過技術手段對頻繁更換IP地址登錄的賬號進行限制。
針對孩子冒充家長玩遊戲問題,一些遊戲公司也在努力修補漏洞。騰訊公司宣布,自6月17日起,騰訊遊戲正式升級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在對已實名的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礎上,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範圍,在遊戲登錄和支付環節兩種場景發起人臉識別驗證,對疑似未成年的用戶進行甄別。
廣東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原主任曾錦華認為,目前,各平台上線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都不是防沉迷的萬能模式,家長應充分盡到監護人的職責,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網絡遊戲消費觀念。同時,家庭、學校、全社會都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群體的關愛,讓未成年人多參與現實社會的事務,培養更多元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