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助力餐飲業自救業界呼籲外賣食品信息追溯全覆蓋
1至5月以來全國新增外賣相關企業10.6萬家,較2019年同比增長766%。在餐飲業總營收與總利潤的增量中,分別有75%和65%是由外賣拉動的。6月21日18時許,一位外賣小哥拎著快餐在北京北苑家園小區裡飛奔。“每天至少跑3萬步。”這位外賣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每天一到飯點,在北京各大小區裡往返穿梭的外賣小哥不計其數,成了疫情下一道新的風景。
另一位外賣員一邊按著電梯鍵,一邊對記者說,疫情期間照樣有送餐時限的要求。從餐館接單到送到客戶手上,通常只有30分鐘時間。“每天跑3萬步肯定有的,我們有早上和晚上都接單的時間,但晚上10點以後也會有單送”。
新冠肺炎疫情下,北京規定疫情低風險街鄉所轄的小區,快遞、外賣等人員持健康寶未見異常,登記後方可進入,而中高風險街鄉外來人員及車輛禁止進入。
許多小區雖然允許外賣人員進入,但只能步行,車輛需停放在小區外。疫情期間,各小區都只開一個門進出。為了趕時間,進出小區的外賣員們一路小跑。如果碰上住在小區最裡面的住戶訂餐,外賣員一個來回就要跑上1裡多路。
受疫情影響,近幾個月來,北京部分餐飲企業暫停了門店堂食,大部分改為接受外賣訂單。不過,近日北京多名餐飲業從業者確診新冠肺炎後,有關外賣食物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以及外賣員會不會攜帶病毒的問題又引發了人們的擔心。
20日,在北京市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7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表示,外賣食物“可以正常購買和食用”。
6月21日,一位外賣小哥在北京朝陽區北苑家園小區送餐。攝影/章軻
李鳳琴說,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明確,病毒是經過呼吸道和飛沫傳播的。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還沒有發現通過食物傳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報導,“食物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是有可能被病毒污染。”
21日,餓了麼、美團等多家外賣平台與生鮮電商披露,其首批配送人員和肉禽水產類等生鮮食材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新冠肺炎疫情下,外賣以“無接觸”的優勢,為隔離在家的人們提供了生活便利,也緩解了疫情對餐飲經濟的衝擊。
在6月18日啟動的首屆中國外賣節線上活動上,中國飯店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外賣對於餐飲業景氣度的恢復、發展質量的提升,以及對整體消費的提振都功不可破。
國家統計局6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至5月全國餐飲收入11346億元,同比下降36.5%;限額(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以上單位餐飲收入2434億元,同比下降33.9%。其中,5月份,全國餐飲收入3013億元,同比下降18.9%;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645億元,同比下跌15.4%。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在解讀時表示,外賣等餐飲服務快速增長,5月份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飲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
據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外賣業務對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研究》報告介紹,我國2020年1至5月以來新增外賣相關企業(編者註:外賣相關企業是指有外賣業務的企業)10.6萬家,較2019年同比增長766%。其中,今年4月和5月新增外賣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4.3萬家,已超過2019年全年的相關企業新增數量。
該報告介紹,在餐飲業總營收與總利潤的增量中,分別有75%和65%是由外賣拉動的。54.95%的受訪消費者表示因為餐飲外賣服務而增加了每週的餐飲支出,五分之一的消費者會使用餐飲外賣服務享受下午茶與夜宵。
外賣餐飲業務量持續增長,食品安全問題也引起了各方的重視。本月19日,全國政協專門圍繞“完善外賣食品安全監管”舉辦了雙週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委員王靜建議,當前基於大數據建立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的技術基礎均已具備,應推廣食品安全電子全程追溯,將原料採購、食品加工人員、食品加工時間、配送車輛、配送人員、配送時間、食品保鮮期等信息都注入二維碼,消費者利用智能終端便可實現各個環節的“一掃便知”,實現外賣食品流向的二維碼追溯全覆蓋。
但對於面廣量大、分散在街頭巷尾的小店面仍需要加大監管。全國政協委員王國海在雙週協商座談會上反映,目前,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信息尚未實現全國聯網,無證經營的“幽靈外賣”“山寨店鋪”難以杜絕,致使核查有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