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入局、雷軍發力疫情擋不住這個萬億市場的崛起
2020年,疫情的發生並沒有影響巨頭入局消費金融的激情。平安消費金融、小米消費金融的相繼開業,以及正在積極排隊獲取消費金融經營審批權限的玩家,使得消費金融這條賽道變得愈加熱鬧和擁擠。巨頭入局消金意味著什麼?在消金巨頭格局初定的當下,平安、小米佈局消費金融有著怎樣的優勢,又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消金行業會因為巨頭的入局掀起腥風血雨嗎?
一手資金,一手場景,小米入局消費金融
2017年年初,在小米內部年會上,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將互聯網金融定位為小米五大核心戰略之一。
時隔三年,經過不斷的延伸佈局,如今,小米金融業務已然長大。
2020年5月20日,小米消金正式開業,成為國內第26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註冊資本與哈銀消金並列行業第9,為15億元。
企查查顯示,小米消金背後有五大股東,小米為大股東,出資7.5億元人民幣,持股50%;重慶農村商業銀行為二股東,出資4.5億元人民幣,持股30%;其次是重慶控股、重慶大順電器、重慶金冠捷萊五金機電。
小米消金的開業,被業內看做是小米集團完成在金融領域全牌照佈局的最後一環,這意味著小米集團又進一步擴大了放貸渠道和規模。
在此之前,小米集團已相繼獲得銀行、小貸、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保理、融資擔保、保險經紀等金融牌照。
背靠小米,小米消金能得到什麼好處?
金融產業鏈中最重要的資源是用戶、資金、風控,而小米能為小米貢獻的用戶是大多數消金企業所無法企及的。
“小米有流量,手機是最好的入口。”某持牌消金機構從業人員張棟告訴投中網。
如今,手機已是每個人的必需品,而小米手機對於小米消金來說,就是天然的流量池,每一個小米手機的用戶都是小米消金的潛在用戶。
有數據顯示,2019年,小米手機的出貨量達3880萬台,在中國大陸出貨量排名第四。
此外,目前小米線上互聯網服務入口MIUI擁有3.1億月活用戶,而線下小米也已擁有6000多家門店。
另據小米消金董事長洪鋒透露,目前,小米在印度有超過五千萬用戶,在印尼有超過兩千萬用戶,在西歐地區有超過一千萬用戶。依靠著用戶規模優勢,小米在印度正式貸款業務推出之前的測試階段,就已放出近3000萬人民幣的貸款。
也就是說,無論是小米在國內的線上線下用戶,還是國外的用戶,都為小米消金業務的開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要開展消金業務,擁有用戶只是一方面,消費金融歸根到底還是放貸,但放貸的錢從哪裡來?
兩大銀行或是主力。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農商行對小米消金持股30%,該行的實力不容小覷,既是全國首家萬億農商行,又是首家“A+H”股上市農商行。
據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重慶農商行淨利潤為31.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4%。
不僅如此,小米還是全國三家互聯網銀行之一——四川新網銀行的第二大股東。2019年末,四川新網銀行實現淨利潤11.24億元,同比增長205.4%。
在資金成本及獲客成本日趨變貴的當下,小米消金在小米集團和兩大銀行的支持下,一手流量,一手資金,其開展業務的優越性顯而易見。
據了解,在新的賽道中,小米消金對業務的發展有明確的規劃。農業、3C、家電等分期場景,將是小米消金今後在消費金融領域的主要發力方向。
平安消金開業50億註冊資本暴露放貸“野心”
小米消金之外,平安消金於今年4月23日正式開業,其大股東為中國平安保險,持股30%;二股東為融熠有限公司,持股28%。
平安消金註冊資本為50億元,僅次於捷信,位列行業第二。
根據相關監管規定,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歸入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監管,其資本充足率需滿足10%-12%的最低要求,也就說消金公司能用的槓桿在8-10倍。
如此,僅從高達50億的註冊資本來看,其大展拳腳的“野心”顯而易見。
平安消金的優勢眾所周知。
作為國際金融巨頭,平安集團能給平安消金提供的資金支持力度不言而喻。平安集團已形成的“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金融、城市服務”五大生態圈,也為平安消金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展業場景。
“金融壹賬通可為平安消金提供技術支持。”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消金機構而言,要捨得砸錢做風控,才能減少損失,但現實中,很多消金機構並不捨得花錢,導致逾期和壞賬。
但在他看來,平安會捨得在消金業務上花錢,一方面平安不缺錢,另一方面,這從平安對金融壹賬通上的支持可窺探一二。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平安已聚集了近11萬名科技業務從業人員、3.5萬名研發人員、2600名科學家,在全球設立了57個科技研發實驗室和八大科技創新研究院,同時還在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等核心技術方面有重大突破。這對於平安消金風控能力的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事實上,平安消金在成立早期,被業內人質疑是為承接原陸金服的網貸業務而產生。
但其實,由於消金與網貸業務模式的不同,平安消金要承接陸金服的網貸業務也並非易事。
再考慮到消金牌照的稀缺性,平安消金顯然不是為了承接陸金服網貸業務而誕生的。
“10倍放貸槓桿的牌照也不多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即便是沒有陸金服,平安進軍消費金融也是早晚的事。
目前,平安消金的“小橙卡”已於6月3日上線,據了解,用戶通過“小橙卡”不僅可以開通二類賬戶進行額度支用,也可以進行大額現金取現。
另據消金界報導,目前平安消金還已與醫美機構萊美達成合作,用戶可通過平安消金辦理醫美分期,未來平安消金還將與更多的機構形成合作。
此外,據平安消金內部人士透露,在新公司籌備期間,3C產品分期,手機分期業務是其重點考察的對象之一。
小米看重農業,平安看重醫美,但這些會是好場景嗎?畢竟農業、教育、美容等消費場景早已有玩家紛紛折戟於此。
“風控能控住就好,怎麼避坑也是本事。”張棟坦言,好流量是好風控的巨大優勢,早期部分場景被玩壞,既與平台的戰略有關,也與後期的監管有關。
無論是小米還是平安,其業務佈局已極為廣泛,但為何仍然緊盯著消費金融這條賽道不放?
萬億市場規模,已有玩家持續盈利是誘餌
屈指可數的玩家,龐大的市場規模是吸引巨頭入局消費金融的原因之一。
據中投產業研究院在今年3月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提及,以2016年為起跑線,中國消費金融行業開啟了“黃金十年”賽道。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由2013年的12.97萬億元增長至37.79萬億元,同比增長19.90%,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84%。至2020年,我國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放大至45萬億元。
萬億級別的藍海市場,目前卻只有不到30家的持牌消金機構、銀行以及部分非持牌金融機構參與其中。如此吸金的場景,巨頭們又怎能錯過。
龐大的市場是吸引巨頭們入局消金的原因之一,已開業持牌機構連年遞增的淨利潤或是巨頭們看中消費金融市場的原因之二。
據投中網統計,在2019年已披露運營數據的23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中,除中信消費金融、華融消費金融兩家機構處於虧損狀態,中原消費金融未披露具體利潤之外,其餘20家機構均已實現盈利。
其中,招聯在2019年淨利潤為14.66億元,排名行業第一;其次為捷信,獲得淨利潤11.4億元;再次是興業消金,淨利潤為10.31億元;馬上消費金融淨利潤8.5億元排名第四;中銀消費金融淨利潤6.5億元,排名第五。
這麼來看,如果擁有充裕的資金與優質的場景,消費金融的確是一個利潤可觀的賽道。
那平安與小米入局消金就一定能賺錢嗎?
“最快明年,三年後就差不多了。”業內某頭部持牌消金機構員工王瑞告訴投中網,小米和平安有著天然的優勢,依靠股東的支持,要實現盈利,不是難事,只是要趕上目前頭部平台的規模,還需要一些時間。
那從行業來看,是不是擁有了充裕的資金和流量,以及技術的支持,小米消金與平安消金佈局消費金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巨頭入局能否改變行業格局?早期玩家已形成競爭壁壘
行業分化,頭部效應明顯是消金行業目前的現狀。
據投中網統計,在2019年已披露業績的23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中,2019年淨利潤在1億元以上的機構僅有13家。
其中招聯、捷信、馬上、中銀、興業名列前五,其淨利潤在5億元以上,其餘6家機構淨利潤在1—5億元之間,剩餘3家虧損,1家未披露業績。
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從已開業的持牌消金機構來看,頭部機構的利潤逐年增多,但實際上,其增長速度已逐漸放緩。
如中郵消金在2018年其利潤同比增長199%,但在2019年僅同比增長71.92%;興業消金在2018年其利潤同比增長145%,但在2019年僅同比增長101.37%;而一直穩坐消金領域頭把交易的捷信消金,在2019年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態勢。
也就是說,小米消金與平安消金雖在資金、技術和場景方面各有優勢,但能否在行業格局初定以及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快速跑馬圈地,躋身頭部平台,仍需時間的檢驗。
此外,部分消金機構隨著成立時間的逐年遞增,無論是資金來源,還是業務場景,又或是風控能力方面,都已形成一定的壁壘,消金機構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行業競爭則隨之增強。
而加之目前市場上非持牌機構和互聯網平台在消金領域的爭奪,巨頭們雖自身優勢明顯,但其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著實不小。
那麼,巨頭的入局會對消金行業產生哪些影響?
“消費金融是一個特別大的行業,規模在十萬億級別以上。消費金融從業者有足夠的市場空間,不會對現有持牌消費金融產生太大的衝擊。”業內從業者直言。
馬上消費金融副總經理孫磊則稱,事實上,無論是平安還是小米又或是騰訊,他們都一直競逐在消費金融市場上從未離開過,如今成立消費金融公司不過是整個消費金融行業規範化,持牌化的表現。
金融巨頭及有影響力的企業獲得牌照入局消金對同行來講是一個利好,這意味著市場越來越正規,同時對整個行業的市場認可度及市場地位都有一定提升。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同樣認為巨頭入局消金,會給行業帶來積極的影響。
“從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來看,當越來越多的機構進入行業中,市場主體就會越來越多,就可能產生更多的創新行為,會有更好的用戶體驗,這有利於整個市場的發展,也有利於消費者的使用。”在黃大智看來,每個消費金融機構都有其本身的特色,因此,消金機構會針對本身特有的場景推出特有的產品,這對於豐富行業產品來說,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