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赴港上市背後:市值被拼多多超越未來會破發嗎
京東今日“雙喜臨門”,一方面今日是京東主打的“618”年終購物節,京東再取新成績;一方面,京東從紐約到香港,實現了二次上市,京東市值、劉強東身家水漲船高。2004年京東建立,2014年京東在美國上市,2020年6月18日,京東在香港二次上市。2014年京東市值只有260億美元,如今京東市值已經高達953億美元,是6年前的2.7倍。
從紐約到香港,京東迎來二次高光時刻
京東香港定價226港元,近40萬人認購,中籤率10%,凍資2807億港元,公司價格較美股價格折讓5.95%。昨日京東暗盤收漲5.93%,今日京東在香港掛牌,股價高開3.54%,市值7231億港元,位列港股第15大市值公司,投資者每手淨賺400港元。在互聯網行業中排第4位,僅次於阿里、騰訊和美團點評。
按照此前確定的香港公開發售每股最高236.00港元計算,京東集團此次香港公開發售將凍結資金達到2807.6億港元,這一金額將超出2018年以來赴港上市的小米、阿里巴巴及網易的凍結資金規模。
京東公開發售部分獲39.7萬散戶入飛追捧,已經超越一周前上市的網易,是今年最多人認購的新股王。
公司此次發行1.33億股,每股定價226港元,募集資金淨額約297.71億港元,超越網易成今年以來港交所最大規模新股發行。
隨著京東市值的不斷增加,劉強東個人身家也是不斷增加,根據福布斯最新數據,劉強東個人身家為135億美元,折合1046億港元。
敲鑼的都有誰花絮:京東鑼價值10萬
在雲敲鑼現場,京東創辦人兼主席劉強東未有現身今早的雲敲鑼上市儀式,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以及一眾職員亦現身,歡迎及恭喜京東加入港交所。
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攜京東集團戰略執行委員會成員集體亮相掛牌儀式。在18日上市儀式現場,來自京東員工和客戶的6名代表與徐雷共同敲響京東赴港上市鑼聲。
他們是堅守抗疫最前線並獲得“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的京東物流武漢亞洲一號城配青年車隊隊長張謹;疫情最嚴重期間給“風暴中心”武漢金銀潭醫院送貨的快遞員李華斌;疫情以來不分晝夜接診3萬人次的京東健康全職醫生肖幸幸;還有受益於京東平台優勢逆勢增長,並熱心公益捐贈的京東平台商家王珂;京喜產業帶商家陳卓越在京喜“出口轉內銷”扶持政策下迅速擺脫疫情影響;及和京東緊密合作、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村支書顧路紅。
據業內人士透露,多家自媒體都去了京東總部。其中,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互聯網專家劉興亮表示,“京東的鑼是專門找港交所定制鑼的老藝人手工定做的,河北的老藝人,一錘一鎚敲出來的,重200.618公斤,花費了20萬”。
京東賺錢效應如何?未來會破發嗎?
京東定價226港元,每手50股,目前京東股價為234港元,相當於每手淨賺400港元。值得注意的是,網易上市首日漲7%,投資者每手賺700港元。阿里巴巴上市首日漲6.6%,每手淨賺1160港元。
賺錢效應來看,京東明顯不如阿里。不僅如此,京東的中籤率也小的可憐。新浪港股統計發現,阿里的中籤率為80%,網易的中籤率為8%,京東的中籤率為10%,申購40手才能穩獲1手。中籤率方面,京東基本處於認購火爆,中籤率比較低那一層次。
此外,京東在公司股價歷史高位上市,今年以來在美股更是暴漲76%,未來的盈利能力能否支撐企業發展仍有待觀察。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參考阿里及網易首日上市表現,今日京東股價走勢符合預期(考慮到今日大市受壓),隨著往後收入盈利增加,股價有望反復向好。
京東作為電商龍頭,於行業仍然有領先優勢,但要留意,京東毛利率低於阿里,業務模式也有不同,京東會自行採購及銷售產品,相對阿里,更像是零售企業,預期收入有望持續增長,股價則預期為穩健向好。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對新浪財經表示,京東上市首天暫時最高較招股價漲5.75%,符合我們預期,主要是今次京東甲乙組的中籤率較網易高,導致上市初期搶貨的需求相對較少,但長期看好公司前景。
公司作為內地第二大電商,與阿里最大不同之處是擁有龐大技術及物流基礎設施,在物流供應鏈停頓期間,京東的自建物流優勢較為凸顯,也是港股缺少的目標。京東在港上市後有條件提升估值,主要是消除了風險溢價及未來潛在被納入恆指的機會。
京東是否具有持續的盈利能力?
財報顯示,京東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3623.32億元、4620.2億元、5768.88億元;京東集團2017年、2018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200萬元、-28億元及118.9億元。2019年,京東也是首次實現盈利。
京東2019年取得毛利潤84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毛利率也達到歷史最高的14.6%,連續六年實現毛利正向提升。
京東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1462億元,同比增長20.7%,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30億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為3.87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4.8%,這一增速較上一季度的18.6%再次提速。
在研發投入方面,京東在2013年全年技術研發費用9.6億元人民幣,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已達到146.2億元,6年期間增長超過14倍。
截至2020年一季度,根據wind數據,京東賬上有476億元的儲備現金。
對於京東前景,中泰國際研究部助理副總裁秦越表示,中國線上消費品零售額保持快速增長,線上零售額佔比在攀升,但佔比仍然較低,市場未來空間大,預期在疫情催化下,線下消費將加速向線上轉移,線上消費品零售市場將可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之一可受惠。
他表示,低線城市零售市場增長更快,而公司在低線城市的滲透仍較低,公司針對下沉用戶市場推出了“京喜”,並在近期宣布與擁有大量下沉市場用戶的短視頻直播社交平台快手合作,未來增長可期。區別於競爭對手,京東以自營模式為主,在產品質量等方面有把控優勢;自建物流雖然成本較高,但具有物流相對可控、可快速配送等優勢,例如在疫情期間可保持較好的運營,在禽、肉、蛋、蔬菜等部分對速度需求較高的品類有競爭優勢。看好京東未來發展。
就連光大證券也表示,我們低估了京東。光大證券表示,我們在2019年全年均沒有將公司置於核心推薦位置,主要原因在於我們認為公司自從2015年開始的戰略迷失使得中長期的盈利改善趨勢可見度不足。
光大證券表示,根據對過去三年電商行業新增用戶獲取數據進行全面复盤,我們發現或許低估了電商行業低線城市用戶線上消費習慣由低價商品向高價商品升級的節奏,也低估了京東在下沉市場用戶獲取能力的改善。
電商巨頭爭奪白熱火,京東如何反制拼多多
今天不僅是京東赴港上市的好日子,也是京東主打的年中“618”購物狂歡節。京東港股上市初始,便在京東總部“雲敲鑼”儀式的大屏幕上披露了今年的“618”銷售數據。現場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京東6·18大促的累計GMV(6月1日至今)已達約2284.6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已經超過去年雙11的GMV2044億元,以及去年6·18的2015億元。
雖然這只是一個數字,但數字新高的背後是各大電商平台早早進入“備戰”狀態。百億補貼、大額消費券、超值優惠,京東、天貓、拼多多早已煙火瀰漫。
而在京東上市前夕,我們發現,今年京東、拼多多在爭搶電商二哥地位上非常激烈,就市值來看,京東、拼多多你追我趕,多次交換市值排名。截至京東上市前夕,拼多多已經牢牢把握住了電商二哥的地位,至少在市值方面拼多多市值991億美元,已經比京東多了60億美元。同時,黃崢的429億美元身家已經超過了3個劉強東的身家。
就一季度數據來看,京東第一季度營收1462億元,增速21%,歸屬於普通股東的淨利潤11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73億元,大幅下降。拼多多一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43.9%至65.4億元,高於市場預期32.0%,公司Non GAAP歸屬股東淨虧損同比增長129.8%至31.7億元,單季度虧損幅度創上市後最高。
無論是營收體量還是虧損,京東都超過了拼多多好幾個檔次。對於拼多多市值為何超越了京東,機構對新浪財經表示,目前市場更多的是炒市夢率。秦越表示,有明顯的一點是,拼多多用戶及GMV都快速增長,比較具有想像空間。
2020年一季度,拼多多營收增長44%,超過了京東的21%;GMV上,拼多多增速更是高達108%。新增活躍買家用戶層面,拼多多淨增4300萬,多餘京東的2500萬。
對於來自拼多多方面的競爭,秦越對新浪財經表示,我覺得短期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計劃,也迫使阿里和京東推出百億補貼;拼多多已在快速搶占高速增長的下沉市場,短期競爭加劇。但長期來看,如果補貼逐漸減少,回歸產品質量和物流等的用戶體驗競爭,京東還是有明顯優勢的。
Mob研究院發布《2019電商“下沉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1月,移動電商活躍用戶規模達到6.7億左右量級,下沉市場電商用戶規模維持在3億以上,佔比逐步提高。
國信證券表示,目前電商平台的主要競爭仍在於用戶的獲取上。而新增活躍用戶的獲取方面主要來自於低線城市,因此未來主要的獲客空間仍在下沉市場。
根據2020年一季度,京東低線城市的用戶不斷提升,來自三到六線的用戶佔比超過60%,GMV超過50%,京東的下沉戰略穩步推進。而淘寶系新增用戶中有70%來自低線城市,還有拼多多本身就起自下沉市場,今年一季度用戶更是增加了逾5000萬。
因此,隨著本次“618”購物節的舉行,電商巨頭在下沉市場的補貼競爭加劇,直播帶貨方面也在如火如荼進行著。
具體補貼方面來看,天貓結合國家消費補貼,率先啟動全場滿300-40,無需領券優惠,並攜蘋果等大牌開啟官方直接的打折促銷;京東則推出了史上最簡單“618”,推出超過2億件五折商品,聯合多地政府發放百億消費券;而蘇寧則更簡單直接的打出J-10%即比京東便宜10%的口號,主要面向在家電3C品類;拼多多則延續一貫百億補貼低價策略。
各大電商平台摩拳擦掌,“火藥味”已然十足,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電商平台在下沉市場的競爭將會越發激烈,誰將奪得更大的蛋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