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衣錦還鄉”二次上市不再“躁動和叛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618年中購物節,也是疫情后的首個大型消費節日,而京東作為這場節日的締造者,除了在交易數據上創造新高之外,還在成立22週年之際,達成了二次上市的成就。北京時間6月18日,京東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繼阿里巴巴和網易之後,第三個“回家”的中概股公司。
根據京東昨天發布的公告顯示,其發售價定為每股226.00港元,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為297.71億港元,超越網易,成為今年以來港交所最大規模的新股發行。
相比較第一次在納斯達克的上市,京東在這六年的時間裡,從曾經的互聯網新貴成長為了國內零售市場的巨頭,也從一家電商平台演進為一家技術公司。
這一次,京東“衣錦還鄉”,手握297億港元,不再躁動和叛逆,除了實現技術立本的使命之外,還將與阿里和拼多多展開新一輪的比拼。
獲178.9倍認購暗盤收漲7.35%
“知道公司要在香港上市,但是也沒太多的關注,畢竟最近618太忙了,分不了心”,一位京東員工告訴TechWeb。相比較阿里和網易,京東選擇在香港上市的日子比較特殊,和公司的周年慶是同一天。雖說是喜上加喜,但是估計某些部門要忙壞了。
和上面這位京東員工的表現相反,京東此次赴港上市,依舊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關注,即便網易早一星期先招股和敲鐘。
根據京東發布的公告顯示,此次上市全球發行1.33億股,發行價每股226港元,於6月18日正式在港交所開始交易,股票代號HK9618。其中,公開發售階段京東集團獲178.9倍認購,分配至公開發售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1596萬股,佔發售股份總數的約12%。
國際發售方面,京東獲超額認購約11.35倍,分配給國際發售承配人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1.17億股A類普通股,相當於全球發售(超額配股權行使前)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88%。
同時,數據顯示,京東集團此次公開發售無論從吸引投資者數量、凍結資金金額,還是募集資金規模上,均創下了港股今年以來的新高。可見,京東此次赴港上市受到的關注度之高。
而在昨天的暗盤交易中,京東的表現也較為不錯,收漲7.35%報242.6港元,成交9087.66萬港元,總市值7497億港元。
相比較下,截至美股週三收盤,京東股價微漲1.69%,報收於62.01美元,按1ADS等於2股計算,美股折算成港股市場價格為240.3港元/股,較港股發行價溢價6.33%,不過要低於昨日暗盤交易價格。
按照美股最新收盤價來看,今天上市後京東港股股價可能不會有誇張的漲幅,但是打新的收益率應該還算可以。另外,借助618當天購物節的助推,京東市值很有可能就在近幾個交易日後破千億美金,也算是實現了6年來的小目標,而作為“接班人”的徐雷,估計也可以向劉強東交差了。
二次上市的京東這次有何不同?
疫情的影響,加上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事件,讓中概股在大洋彼岸備受爭議,一些符合條件的公司似乎都在籌劃著回港上市。對於京東來說,回港上市,不僅可以提升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可以藉助港交所獲得更多投資者的支持。
距離京東第一次在納斯達克上市,已經過去了六年時間,在這六年時間裡,京東跌落谷底過,也重新崛起創下新高過。相比較六年前,京東此次上市的底氣更足,除了核心的電商業務之外,還帶著京東金融、京東物流以及京東健康三個“小兄弟”一起來敲鐘。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業務板塊的估值都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並且很有可能在未來會獨立上市。
根據京東此前披露的信息顯示,其已經向港交所申請豁免,以便能在三年內將一家子公司實體分拆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同時,京東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有任何關於在港交所潛在分拆上市的時間或具體計劃,但公司將繼續探索不同業務的持續融資需求,並可能在三年期間內考慮將一項或多項相關業務於香港聯交所分拆上市。
多面開花的同時,相比較六年前,京東的鎧甲也更堅硬,全年營收已從2013年的69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5568億元,年度活躍用戶數從4740萬增至3.87億,市值也從當初剛上市的260億美元上漲到現在的超900億美元。並且,京東一直被詬病的盈利問題,也在這六年時間裡不斷改善。
從招股書公開的信息可以看到,京東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分別是商品以及服務方面,其中商品銷售雖然貢獻了超過八成的收入,但是毛利卻不高。而近年來,京東也在調整收入體系,服務收入佔比也在逐漸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已經連續六個季度佔比超10%。服務營收佔比的提升,也讓京東整體毛利潤得到增長。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京東2019年毛利潤為844.2億元,同比增長28%,毛利率達到14.6%的新高,淨利潤為1.9%,也是過去六年以來的新高。六年時間,京東在用一個個數據告訴投資者,自己取得的成績和未來的前景。
除了在數字上的變化之外,這次上市,京東在對自己的定位上也發生了改變,從一家B2C電商平台轉變為技術為本的企業。在上個月的老員工日上,劉強東發佈內部信,再次對外表達了京東對技術的追求和渴望,稱京東集團的新使命為“技術為本,致力於更高效和可持續的世界” 。
起於零售,成於電商,這是大部分人對於京東的第一印象。不過,需要認識到的是,零售電商之間也有區別,傳統的零售平台更多的只在意人、貨、場三個方面。但是,對於互聯網零售平台來說,光有前三者還不夠,還需要有技術在底層的支撐,尤其是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技術的底蘊更為重要。
其實,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京東一直在推進內部技術的升級和發展。只是,在此次劉強東“官宣”之前,京東的技術更多的是在後台為業務線提供著支持。三年前,劉強東還發出過對技術的吶喊,明確提出了技術轉型戰略。當時,劉強東還提出了一個小目標,希望用12年的時間把第一個12年建立的所有商業模式全部用技術來進行改造,變成純粹的技術公司,一個充滿著智慧的集團。
根據京東公佈的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京東體系所屬上市及非上市企業合計研發投入179億元人民幣,成為對技術投入最多的中國企業之一。另外,在招股書中,京東還再一次強調,自己正從一家領先的技術驅動的電商公司轉型為領先的以供應鍊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
不差錢的京東正式上岸新一輪的比拼正式開始
六年時間,京東用數據告訴外界其商業模式能夠走通,此次登陸港交所,則算是真正“上岸”。不過,在看到京東股價接連創下新高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此前京東走過的彎路,這點劉強東也沒有避諱,在公開信中也是直接指出京東此前犯過的錯誤。
“業務上一度慾望代替了邏輯”、“管理上京東也遭遇了內部瓶頸”,這是劉強東對京東青春叛逆期時候的反思。
2018年,可以說是京東的至暗時刻,內部管理問題加上外部業務上的問題,將京東推上風口浪尖,其股價更是跌至低點。好在的是,後續一系列的內外調整,讓京東重新走上正軌。只是,這一調整在當時頗受爭議。比如優化10%的高管、調整快遞員薪酬體系,引來很多網友的吐槽。但最後的數據則證明,京東當時的調整是正確的。
與此同時,組織架構上的調整也讓京東的整個管理體系更為清晰。劉強東也在逐漸放權,自己則投入到組織建設中,更好的掌控京東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近年來京東的調整可以看出,集團對於組織架構的不斷調整,其實是在拆解過去一體化的大體系,讓各條業務線更明晰,針對性更強,使其處於模塊化的狀態,管理起來也更為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從現金流看,京東並不差錢,此時選擇赴港上市,也讓很多人產生了疑問。根據最新發布的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京東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共計751億元。這一數字相比較拼多多來說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對比阿里,則是顯得有些不足。
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拼多多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為425.75億元,現金及等價物為55.27億元;阿里巴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及應收託管資金則為3459.82億元。
在招股書中,京東明確提出,這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投資以供應鍊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及提高營運效率。從2019年的財報數據中可以看到,只有研發的費用率還在提高,可見京東的技術之路未來還要花很多錢。
另外,在電商主戰場上,京東此前市值多次被拼多多超過,而且用戶數上和阿里以及拼多多的差距也較大,因此在各家都在砸錢補貼的階段,京東不能掉隊,商品的質量固然最重要,但消費者對於價錢的敏感度也不能忽略。此次京東正式登陸港交所,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也將在下沉市場以及補貼上展開新一輪的比拼。
就像劉強東說的那樣,京東已經不是那個初生牛犢,也不再是一個躁動的叛逆者。對於京東來說,此次回港上市,既是一次衣錦還鄉和重新出發,也是一次被外界重新審視和估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