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號國產率100% 設計師解讀:為何中國必須要有自己的導航系統?
北斗三號最後一刻衛星、北斗系統第55顆星已經確定在6月16日上午發射,至此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入了尾聲,年底正式完成全球佈局,從1994年北斗一號立項算起已經過去20多年了。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經過一代、二代到現在的第三代發展,不僅衛星數量越來越多、覆蓋越來越廣,核心技術逐步國產了,早期使用的還是銣原子鐘,精度只能滿足區域導航定位,從2015年發射的北斗18、19、20顆衛星開始,北斗系統開始使用自研的星載氫原子鐘,精度大幅提升。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國產化率也逐漸提升,在北斗三號的後期,核心技術已經100%國產化了,不論星載氫原子鐘還是芯片等,現在國內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
北斗三號完成之後,中國將正式向全世界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很多人認為既然美國有免費的GPS導航系統,為什麼中國還要重複造一遍,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
對於這個問題,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謝軍在採訪中表示,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甚至是基礎設施中的支撐和基礎,這樣一個系統如果要用別人的關鍵技術,採購別人的核心產品,人家一旦給你斷貨,你這個系統就無法長期穩定運行下去,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國家也應該有這個能力,也應該有這樣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