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每天刷Leetcode?代碼你打算寫到幾歲?
前幾天,一張未證真偽的截圖流傳,圖中顯示馬化騰幾乎每天都會在Leetcode 上提交代碼。截圖還貼出一個Leetcode 賬戶地址。該地址的頭像已從馬化騰的照片換成騰訊logo,暱稱也從“馬化騰”改為“ponyma”。但這是否是馬化騰本人的賬號不得而知。
馬化騰可以算得上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程序員之一,如果身價超3千億的他還在每天寫代碼,確實是“不忘初心”。
絕大多數的互聯網大佬創業成功之後,已不用再親自寫代碼。
這也代表,他們已經通過寫代碼創造出市場最需要的產品,實現巨大商業價值。而他們曾經寫出的代碼,即便放到今天,也會被很多開發者交口稱讚。
當然,也有人在功成名就之後,把寫代碼當做新的生活,從頭學起——潘石屹在56歲生日當天,宣布開始學習Python。
現在就來盤點一下,中國的商業大佬們曾經用代碼寫的故事。
馬化騰——曾抄代碼培養感覺
馬化騰是計軟專業科班出身。他曾透露,自己學編程是“用最笨的方式去領悟”,即抄代碼培養感覺。至於感覺培養得怎麼樣,有一個流傳甚廣但同樣不知真假的故事:
知乎上的一個問答貼“馬化騰寫代碼的水平如何?”一個匿名回復如下:
曾經和pony 一起寫過代碼。
當時5個人擠在一個只有四個位置的房間裡,埋頭開發,用C++。我當時負責寫一個通訊模塊,有一個bug 弄了兩天,沒有一點進展,下樓準備買點東西吃,消消愁。
回來發現pony光著膀子,捧著瓶啤酒,站在陽台,望著寂靜的夜,回頭冷靜地和我說了句:“幫你搞好了。”
雖然沒有確切材料能說明馬化騰當年的代碼水平,但他做碼農時的勤奮是有跡可循的。2015年8月,網上首次曝光馬化騰寫過的代碼,寫作日期是在1999年2月21日、大年初六。
他自己也曾說過,工作前五、六年,錢不是用來買書就是買電腦,“20 歲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內向的程序員。我不喜歡管人,不喜歡接受采訪,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獨自坐在電腦旁是我最舒服的時候。”
馬化騰在大學畢業之後有過很長一段低頭寫代碼的經歷。
1993年,馬化騰從深圳大學畢業,進入當時的傳呼機市場巨頭潤訊公司寫軟件。
1998年騰訊成立,剛開始,為了支撐公司運營,馬化騰除了寫騰訊本身的業務代碼,還接下許多外包項目。2018年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馬化騰稱,因為當時QQ 還沒起來,沒有投資,所以他們做了大量的系統繼承,包括幫其他網站做網頁等。
“我很多年沒有寫代碼了,但做一些主要決策的時候,你要是寫過代碼,你就知道,主要是系統分析、決策、要做什麼,但是你要有技術底,否則不能做判斷。 ”馬化騰曾說過有技術基礎的重要性。而他的這句話似乎說明,Leetcode 上的那個ponyma 不是他本人。
張小龍——定位是一個純粹的程序員
對於張小龍,業界有一個評價是:即便沒有微信,他也是中國最優秀的程序員之一。
從在華中科技大學學習開始,張小龍的代碼就已經走在很多人前面。據張小龍的大學同學張惕遠回憶,張小龍是同學中最早學習C語言的人,那時C語言才剛剛誕生。
碩士畢業的第三年,張小龍就寫出一款非常成功的產品——FoxMail,並且一個人完成了前三個版本的迭代。
1997年,FoxMail 在Winsite 上線。同年,一位《電腦報》記者說,“只要你站在黃莊路口,大喊一聲,我是Foxmail 張小龍,一定會有一大群人圍上來,讓你簽名。”此話也印證了Foxmail 的成功。
之後就是進入騰訊,重構QQ郵箱,創立微信。即便有著接連三次的成功,張小龍給自己的定位也還曾是“一個純粹的程序員”。張小龍在廣東的微信團隊一度被稱為“全天候手機開發團隊”,常常通宵搞開發。
我們無法得知張小龍現在是否會經常寫代碼,但可以想見,他似乎沒有停下,不然也不會有2018年小程序的問世。
李彥宏——為檢索信息寫代碼
李彥宏中學就喜歡計算機編程,還參加過全國青少年程序編程大賽,得過獎,但是在省級比賽中沒能拿到名次。
這個經歷讓李彥宏覺得,全國計算機水平在他之上的人很多。一直到高考填志願,他都沒敢報計算機專業,而是去北大讀了圖書館系。
但漸漸他發現如果要做圖書館系統的開發,自己比不過計算機系的學生,於是開始自學計算機課程,直接去計算機系聽操作系統、數據結構的課程。
到紐約州立大學讀研究生時,因為有在北大積累的信息檢索知識,李彥宏的研究方向定為信息檢索。很快,他在美國電子工程學會會刊上發表論文“利用信息檢索理論解決光學識別問題”,一般博士畢業論文也很難登上這本期刊。
畢業之後,李彥宏在華爾街為職業炒股人做金融新聞的檢索,也曾為《華爾街日報》網絡版設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
在工作中,李彥宏終於確定自己的優勢:網絡編程不行,但涉及到信息檢索,少有能與之比肩者,“我不再折騰網絡編程,反正有很多人寫。我專注在信息檢索。”
1996年,李彥宏想到解決搜索引擎作弊問題的方法,“我想到了我在北大所學的科技論文索引,科學論文通過索引被引用次數的多寡來確定一篇論文的好壞,超鏈就是對頁面的引用,作弊網頁沒價值,不可能被很多網站主動超鏈。”超鏈代表別人評價你,超鏈上的描述是別人如何評價你。
1997年,李彥宏提交了關於“超鏈分析”的專利申請。“超鏈”技術現在被包括Google 在內的幾乎所有搜索引擎使用,是奠定現代搜索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
又過兩年,李彥宏帶著自己的技術,回國開始做搜索引擎,之後便是百度的故事了。
張一鳴——用代碼打開社交
寫代碼和修電腦,是許多程序員的社交方式之一。
張一鳴自述,作為一個不怎麼參與集體活動的理工男,他保持社交的方式是修電腦和編程建網站,通過修電腦還結識了自己後來的太太。後來他們的同學集會上,打招呼的方式基本都是:hi,你的電腦還是我裝的。
接外包項目也讓張一鳴每個月有額外的收入,“大四的時候,我每月能有超過兩三千的收入,在當時,絕對是土豪。那時候,和同學一起泡實驗室,熬到半夜一兩點,會請大家集體去烤串。一周能吃2-3次。”
當年一起吃燒烤的人,後來相繼進入字節跳動,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幹。
現在看來,張一鳴和字節跳動取得成功,主要原因一定不是他本人的代碼有多優秀。但當年因為修電腦認識的太太,又因為吃燒烤而收穫的創業夥伴,何嘗不是寫代碼的收穫呢。
雷軍——代碼被說像詩一樣優雅
2019年,在一次和王源的訪談對話中,被問及有沒有寫過詩,雷軍回答,“我沒有寫過詩,但有人說我寫的代碼像詩一樣優雅。”
“詩一樣優雅的代碼”是有市場認證的。雷軍在武漢大學計算機系讀大三的時候,就通過寫程序,賺到100萬。畢業之後被金山求伯君當接班人培養,32歲時,他與求伯君合著《深入DOS 編程》一書出版發行。
(一段雷軍1994年寫的代碼,點此查看完整代碼)
和所有優秀的程序員一樣,雷軍熱愛編程。1996年,雷軍交給老師的一篇命題作文《程序人生》中,他寫道,“當我學了一點電腦知識後,就發現電腦將是我人生的最愛”、“我愛編程這個工作,可以肯定我會幹上一輩子”。
而雷軍從程序員轉向產品和管理,也有一個“迫不得已”的原因。在金山30週年是,雷軍曾說,轉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之前有一個新來的程序員,把自己多年寫下來的代碼硬盤格式化了。
至今,小米的一些發布會上,雷軍還多次強調:“20年前我是程序員,如今我還是程序員。”
求伯君——“中國第一程序員”
雷軍的伯樂,求伯君,被稱為“中國第一程序員”,沒有之一。
說第一,有時間的原因。1983年,我國第一台每秒運算1億以上的巨型計算機“銀河”在國防科大投入使用。近水樓台先得月,正在國防科大數學系讀書的求伯君,擔下了學校的圖書管理系統軟件開發的任務,4天就開發測試成功。
當然,第一程序員的實力和勤奮更不容小覷。1988年,求伯君加入金山,原因之一是金山承諾他可以“專心搞軟件”。當時求伯君計劃要寫一個漢字處理系統,最後花了1年零4個月,在醫院敲完了WPS1.0的代碼,共計12萬2千行。
21世紀初,WPS歷經幾次波折,從微軟手中搶回自己的市場。但就在2002年,求伯君又把WPS所有的代碼都推倒重寫,直到2005年9月12日,求伯君才寫完WPS Office最新的2005版本,“如果你想要擴大WPS這座大廈的空間,唯一能做的,就是推倒重來。”
在求伯君的帶領下,金山陸續上線《金山影霸》、《金山快譯》、《金山遊俠》等小工具軟件,還有原創網游《劍俠情緣網絡版》、《封神榜》、《春秋Q傳》等,一度被稱作中國IT 界的黃埔軍校,甚至人們想誇讚開發者水平高時,會用“求伯君2.0”來形容。
2011年11月18日晚,47歲的求伯君宣布從金山退休,辦了一場隱退儀式,名為“君之傳奇”。
(2005年,求伯君正式拜入武當三豐派門下,2011年,求伯君在金山投資的古裝劇《劍俠情緣藏劍山莊》中客串“劍聖”)
史玉柱——寫完代碼還要負責推銷
大多數人知道史玉柱,是因為腦白金。但他也曾是一名程序員。
史玉柱創業早期,曾一個人編寫文字處理軟件,代碼數達到50萬行,其中很多關鍵模塊甚至是用彙編語言完成的。1991年創立巨人公司,巨人漢卡前兩個版本的主要代碼,都是出自史玉柱之手。
不過,撇開大佬標配的代碼實力,史玉柱的個人特色是非常懂得推銷,無論是腦白金還是代碼。
1989年,史玉柱碩士畢業,開始創業。他第一個大賣的產品時用9個月開發出的M-6401桌面排版印數係統。當時史玉柱通過賒賬的方式,在《計算機世界》雜誌買下1/4版面做廣告,使得M-6401銷售額在兩個月內迅速攀升到百萬級。
這與十多年後,史玉柱花巨資在《新聞聯播》和《天氣預報》之間插腦白金廣告,異曲同工。
此外,史玉柱大概也是在研發一線奮鬥最久的大佬。
2016年1月,54歲的史玉柱回歸巨人網絡,將帶領全公司研發高管聚焦精品手游研發。重新上班的第一天,他做了兩件事:決定給研發人員加工資,平均幅度加50%;做研發項目的立項、管理、激勵等流程,重新構造。不過,可惜的是,三年後,巨人網絡叫停了300億的“遊戲”重構計劃。
潘石屹——地產大亨初學Python
微博認證是“SOHO 中國(北京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董事長”的潘石屹,已經在微博連續打卡大半年的Python 課程學習。
截至發稿,話題#潘石屹用Python 解決100和問題#的閱讀量已達1.2億。
2019年11月14日,潘石屹發了一條微博:“今天開始我學習一門新的語言Python,我在尋找。這也是今天給自己人生的禮物。”
那天開始,潘石屹常在微博提問Python 相關的問題,有時也會曬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
5月16日,他發了一條微博,宣布自己參加2020年04期NVT 全國青少年變成能力等級考試,拿到99分。扣掉的1分時因為畫完圖之後忘記隱藏畫筆的箭頭。
不僅是自己學,年初潘石屹還曾任某編程課程的推廣大使,計劃在鄉村普及編程教育。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學一學編程,因為編程的語言是科學的、嚴謹的。現實中很多人都把時間浪費在爭吵上,許多人聲音很大,但其實是沒有邏輯的。而編程能訓練人的思維,讓人更尊重事實,更有邏輯。
靈魂拷問:你計劃寫幾年代碼?
雖然現在的互聯網大佬中,也有馬雲這樣“因為我不懂技術,所以我們公司技術最好”的領頭人。
但是絕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要么是源起於技術咖的一個想法,要么是由技術過硬的人掌舵。
奇虎360周鴻禕,早早就立下“要寫十年代碼”的目標,非常推崇程序員文化,曾說過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程序員,怎麼也要寫個10萬到15萬行以上的代碼,如果連這個量級的代碼都沒有達到,那說明你還不會寫程序。
網易丁磊,創辦網易時的50萬元資金是他寫了幾年代碼積攢下來的。成立網易云之後,丁磊還曾夢想在雲計算上投入十億人民幣,解放全國千千萬萬的程序員。
搜狗王小川,在清華讀書時,排隊看醫生還要捧著計算機的書,在搜狗可以花幾年時間一級一級組建產品,能讓他感到興奮的事是“有些問題沒人能解決,你找到方法解決了”。
新浪創始人王志東,自稱是“很純粹的軟件工程師”,說程序員的目標就是要實現一個很好很實用的產品。曾創立過四通利方、新浪、點擊科技。
京東劉強東,大學主修社會專業,課餘時間卻自學編程,還用ASP 寫出了第一版的京東。
……
這些人的創業或是成名之路其實相差甚遠,但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初入編程世界時,都給自己定過“至少做十年程序員”、“只想對著電腦寫代碼”、“至少寫十多萬行代碼”之類的“小目標”。雖然初心的保質期往往不長,但如果連初心都沒有,後面的故事自然也不會發生。
最後,有個填空題,你計劃至少寫___年代碼,寫夠___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