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塊屏上打開多個應用為什麼手機廠商都想“分割”你的屏幕?
智能手機自從開始走向大屏時代,就一直在追求更高的效率。人們不滿足於在一塊大屏幕上同時只乾一件事,應用跳轉、多任務切換又太麻煩,於是有了分屏模式。原生Android 在7.0 版本中支持了多窗口,後來8.0 又推出了畫中畫模式,到今天視頻、直播應用的小窗模式已經很常見,而手機的分屏模式、多應用協同,也有了不一樣的形態。
分屏模式,增加大屏的利用率
實際上,第三方Android系統對分屏的支持要早於原生系統,最早探索這一模式的是三星,畢竟手機的大屏時代就是由Note系列開始的。早在三星Galaxy Note 2上,三星就給系統加入了側邊欄應用,長按返回鍵呼出側邊欄,依次拖動應用到中央,即可同時顯示兩個應用,比如一邊看視頻,一邊回短信。
分屏操作對當時的手機大屏進行了有效利用,也減輕了單手操作的壓力,不過初期應用適配較少,且需要用戶主動選擇觸發,學習成本較高。而且分屏模式下的應用是不分主次的,所以實際篩選下來,用戶需要停留在這個狀態的使用場景是少之又少。
畫中畫模式,多任務也有主次之分
畫中畫模式則是針對更具體的場景,提出了同屏後台播放的概念。一些直播、視頻應用能以小窗的模式持續播放,用戶可以同時瀏覽其它應用,這時候的同屏多應用,已經有了主次的概念。並且你只要把相關應用的小窗播放功能開啟,它退出到後台時就會自動縮到角落播放,對用戶來說不需要主動去觸發,學習成本較低。
在這一理念的基礎上,堅果手機Smartisan OS 推出了“一步”功能,它最早也是以類似側邊欄的形態出現,方便將主應用上的內容拖動分享給側邊欄應用。一步3.0 進行了一次大的升級,可以同時支持四個應用前台運行,並且隨時切換主次優先級,使用場景變得極為豐富。它還有一個更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長時間停留在同屏多應用的狀態,操作成本更低,不少堅果用戶甚至把一步當多任務後台來使用。
手機多任務的終極目的:減少跳轉
過去的應用協同,要么是主動切換、跳轉,要么就是看到有消息然後點擊跳轉。但其實在一些場景下,我們跳轉過去是不需要長期停留的,這樣只會打斷當前體驗,影響效率。比如在玩遊戲、看視頻時收到消息,該不該切到微信回個“收到”?
懸浮窗回复解決了這個問題,但這並不是終點。隨著這幾年直播、視頻應用變多,手游變得流行,人們在手機上的操作、跳轉越來越複雜,於是對於同屏多任務有了更多的細分需求。對於跳轉過去後不需要停留太久的應用,廠商直接用氣泡消息和小窗模式來避免跳轉。
魅族最早在Flyme 5 上就支持“搶紅包助手”,即在全屏遊戲、看視頻的狀態下收到紅包信息,可以在懸浮窗中直接搶,不需要跳出。這個功能經過演變,後來在其他軟件中也能做到不跳出當前應用回复消息。它提升了效率,也讓應用之間有了主次的概念,而不是直來直去的平行跳轉。
在Flyme 7 中,魅族正式推出了小窗模式+氣泡通知的組合,來消息時先以氣泡通知的方式彈出,點擊進入窗口模式進行回复,整個過程不需要跳出當前應用,在看視頻、玩遊戲時十分實用。
Flyme 8 的小窗模式2.0,可以從屏幕底部兩角向內滑動,主動呼出應用圖標,點擊進入小窗模式。這時候它的形態已經可以兼顧收到消息直接回复,和主動展開應用小窗進行瀏覽,應用範圍更廣。
OPPO 的閃回鍵則是針對更具體的場景,讓一些應用在後台自動掛起,只顯示重要信息,比如吃雞手游匹配倒計時、滴滴打車倒計時,等待期間可以瀏覽其它應用,這某種意義上有點類似前面講的畫中畫模式。
小米最近在MIUI 12 中推出的全局自由窗口,對應用窗口的展示邏輯和操作方式進行了統一整理。來消息時,下拉通知進入窗口模式,可以直接回复,下拉進入全屏,上滑退出,還可以拖動到右上角“懸掛”,類似畫中畫模式。
它最厲害的地方是所有交互都用當前的全面屏手勢完成,沒有增加新的學習成本,這對於一項複雜功能的推行十分有用。
同屏多任務,對折疊屏手機和微信可能更有用
分屏模式、多應用協同,在平板電腦和折疊屏手機上有著更大的用處。蘋果一直想把iPad Pro打造成生產力工具,多任務系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iPadOS的理念是將最近應用與當前應用排列,拖動到應用中央是小窗模式,拖動到邊緣是分屏。
iPadOS的優勢在於手勢操作比較統一,並且能配合外設實現更方便的操控。不過蘋果並沒有在iPhone上加入任何分屏模式、小窗、氣泡通知,它的應用還是最原始的獨立切換狀態。
折疊屏對於分屏的需求就很容易理解了,不論是左右翻折還是上下翻折,分屏操作應用都是很符合直覺的一件事情。華為和三星都能通過側邊欄來實現快速分屏,不過它和普通智能手機的分屏,在具體使用場景上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它並不會長期處於展開狀態,手機形態切換時軟件如何跟著變化,是廠商需要思考的。上下翻折的手機更是有“半彎折”的狀態,使用場景與我們現在的分屏也不一樣。
微信的浮窗功能,某種意義是也是對多任務的探索。微信中有聊天界面、文章界面、朋友圈、小程序等多個頁面,和手機的多應用切換並無兩樣。如果哪天微信可以把一個聊天單獨掛起、把文章小窗顯示,我也不會感到任何奇怪。
從最基礎的分屏、畫中畫模式出發,智能手機現在的同屏多任務已經進步到了很高的水準,雖然各家的方向不一樣,但總體來說都是為了更少的跳轉。而當全屏模式、小窗模式、氣泡消息的展示邏輯都已清晰,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供更多的軟件適配,以及把交互盡可能做得簡單。用戶需要學習的成本越低,這個新功能也就越容易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