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載中國應用”,小鬧劇還是真危機?
最近一款叫做Remove China Apps 的應用在印度迅速走紅。它並不是靠什麼獨特的頁面設計和新穎的產品功能吸引了用戶,僅僅是因為能夠掃描用戶手機,把中國的應用程序列出來,讓用戶自行決定保留或卸載。
上線兩週的時間,Remove China Apps 曾經登頂Google Play 總榜,評分高達4.9 分,獲得了超過20 萬評論。不過短暫輝煌之後,6 月2 日Remove China Apps 被 Google Play 下架,其開發者 OneTouchAppLabs 也在Twitter 上確認了這一消息。
無獨有偶,另一款App–Mitron 也在Twitter 等社交媒體上引發不小的口水戰。Mitron 對標TikTok,在產品設計和功能上與TikTok 頗為相似。此前不少印度用戶因為TikTok 內容不當在Google Play 上打了一星,隨後紛紛拋棄TikTok 擁抱Mitron。這讓Mitron 在短短一個月內獲得500 萬下載量,迅速躥紅。
這兩款App 的流行以及所引發的輿論事件與近來印度因疫情導致社會恐慌,國內反華情緒高漲不無關係。當抵制情緒波及到互聯網產業,也著實讓出海的中國開發者們“捏了把汗”。在這種情形下,在內容審查等問題上,大家顯然需要進行更完善的準備。
而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移動互聯網市場,出現對中國互聯網產品的抵制現象,無疑釋放了一些不好的信號。
情緒的遷移
上個月開始,大量印度用戶在Google Play 為TikTok 打了一星,因為一位TikTok 博主上傳了一段硫酸攻擊視頻並且嘲笑受害者,引起了廣泛爭議。許多用戶開始用帶有#BanTikTok #IndiansAgainstTikTok 等標籤的內容表示憤怒和抵制,認為TikTok 裡面一些視頻會助長種族主義、家庭暴力等。TikTok 在Google Play 上的評分一度跌至1.3,Google 官方刪除了一些帶有仇恨言論的評論之後,TikTok 評分才得以回升。
然而,關於“抵制中國製造”的聲音經常會在印度的社交媒體上看到,一些頗有名氣的意見領袖也在引導公眾輿論的方向。
在OneTouchAppLabs官網上,開發團隊寫道“感謝Sonam Wangchuk在推動印度製造所做的貢獻”。Sonam Wangchuk是印度著名工程師和教育家(同時也是《三傻大鬧寶萊塢》人物原型),他曾經呼籲“一周內放棄使用中國的軟件,一年內放棄使用中國的硬件,抵制所有中國製造產品。”
官網提到,開發產品是出於教育目的,僅僅幫助用戶識別一款App 的開發源,並非鼓勵或者強迫用戶卸載任何一款App。
但是如何定義“中國App”,Remove China Apps並不精確也沒有給出答案。比如有外媒稱,“用戶測試之後發現視頻會議軟件Zoom也位列其中,其創始人是華裔是否就意味Zoom是一款中國App?”也有人測評以後表示,“我把它安裝到Redmi Note 9 Pro Max上,只檢測到6個『中國App』,大量的小米預裝應用程序並未被檢測出來。”
顯然Google Play 對其“出於教育目的”的說法並不買賬。據TechCrunch 表示,Remove China Apps 違反了Google Play 欺騙性行為政策,根據這一政策,App 不得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更改用戶的設備設置和應用程序之外的功能,也不能鼓勵或激勵用戶刪除和禁用第三方App。
在印度網民抵制中國App 期間,Mitron 成了眾多“受益者”之一。許多用戶棄用TikTok後,紛紛下載Mitron 作為替代App,這讓Mitron 在短短一個月之內獲得500 萬下載量。
不過許多專業人士並不看好Mitron。
據志象網報導稱,Mitron存在安全漏洞。比如用戶可授權Google賬戶登陸Mitron,但開發者在使用授權時並沒有設置令牌密鑰用於身份驗證,導致黑客只需通過公開的用戶ID,無需輸入密碼便可登陸任何用戶的配置文件。
Mitron 向TicTic 開發商Qboxus 購買源代碼,外媒Indian Express 引述Counterpoint 的一位網絡安全研究員表示,“Mitron 在源代碼之上沒有任何額外防火牆,隱私政策薄弱,存在數據安全問題。”基於Mitron 可能存在的隱私和安全問題,Mitron 被Google Play 下架。
然而,Mitron 和Remove China Apps 接連下架更加激怒原本就不滿的印度用戶。“Mitron 被下架可以理解,因為涉及到版權和安全問題。但是Remove China Apps 是一款很好的應用,幫助移除了許多垃圾消息,我們需要它來幫助抵制和刪除中國應用。”一名Twitter 用戶寫道。
Made in India
不過也有一些比較理性的印度用戶表示,擺脫中國製造是不現實的,除非徹底不用中國品牌的手機。2019年,小米、紅米、OPPO、vivo佔據印度60%以上的市場。
隨著印度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國內消費級互聯網的成熟,中國廠商開始出海,把應用程序帶到印度去。比如新聞資訊NewsDog 抓住了印度“多語種”特點,2016 年首發英語版本之後又翻譯成10 種印度主流的本土語言,從而取得成功。
根據2019 年初FactorDaily 數據,印度排名前100 款安卓應用中,有44 款是由中國公司開發的,而一年前,這個數字是18。根據Sensor Tower,2018 年印度排名前十的應用中,5 款來自中國。
不僅中國的App 在印度扎了根,中國資本也佔據了印度獨角獸的“半壁江山”。阿里巴巴投資了金融科技公司Paytm,外賣公司Zomato、物流公司Xpressbees 等,而另一家巨頭騰訊則投資了外賣公司Swiggy、出行公司Ola、金融科技公司NiYO 等。
不過近來印度政府收緊了對印投資政策,要求所有鄰國對印投資必須經過新德里審批,變更現有外國投資的印度企業所有權也需要獲得政府批准。投資規則的變更旨在遏制疫情期間的“機會主義收購”。有人認為,鑑於印度的其他鄰國基本沒有能力對印度企業進行收購,這一新規明顯指向中國。
在“boycott Chinese Products”(抵制中國產品)聲音的背後,印度更想傳遞的是“Made in India”。5 月12 日,印度總理莫迪表示在疫情影響下,印度需要靠自力更生,鼓勵“印度製造”。很早之前,印度就鼓勵本土科技公司崛起,希望在印度“複製”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成功。
有趣的是,不少印度用戶卸載了中國應用之後,卻苦於沒有其他替代品可用。Remove China Apps 評論區有這樣一條內容:“這款App 很好,但我想知道我把這些App 卸完了,用什麼替代呢?比如我們好多人都用SHAREit 傳文件。開發者要是能推荐一些好的App,我肯定給五星。”
2017 年印度國防部命令武裝部隊卸載42 個被歸類為“間諜軟件”的中國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包括UC 瀏覽器、UC 新聞、SHAREit、微信。未來中國App 在印度也許會面臨更嚴峻的障礙,但也不僅在印度,因為隨著中國國際化戰略的推進,帶著民族情緒的抵制肯定還會發生。Remove China Apps 並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
只不過不同於工業時代,抵制實體會對產業鏈造成影響。互聯網時代,抵制一款App 本身意義不大。正如那位用戶所說,形成用戶體驗之後,你真的無法迅速找到一款替代品。對開發者而言,一款應用背後所積累的龐大數據和技術基礎也很難被輕易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