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資運輸忙順豐密集開通多條國際航線
上海的順豐快遞員小汪發現,過去5個月,找他和站點內的同事寄國際包裹的明顯增多了。據他描述,“這些寄往海外的包裹主要口罩、防護服等個人防疫物資,大多數都是寄給親戚、朋友,2-3月份最多。”這還只是順豐疫情期間業務繁忙的一個縮影。
(原標題:防疫物資運輸忙,順豐密集開通多條國際航線|疫情改變商業)
記者 | 楊霞
資料圖(圖片來源於順豐)
2020年1-4月,順豐的快遞物流業務量分別為5.66億票、4.75億票、6.79億票、6.11億票,分別同比增長40.45%、118.89%、93.45%、88.00%。
據順豐集團2020年一季度報告顯示,業務量營業收入達到319.53億元,同比增長38.1%;業務量達到17.2億件,同比大增77.14%,帶動順豐市佔率達到13.7%。
一季度,順豐的快遞市場佔有率排名也擠進行業前三,僅次於中通(18.9%)、韻達(15.2%),將圓通(13.3%)百世(10.5%)、申通快遞(8.9% )等對手甩在身後。
對於過去幾年深陷業務增速放緩壓力下的順豐而言,這一數據非常罕見。
據興業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4年-2018年,順豐的市場佔有率從11.5%下滑至7.6%,在2019年市佔率略提升至8.1%,排在第七位。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近20%,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逆向增長了5.9%。快遞行業從3月份從疫情中逐漸恢復到去年的水平,3月份行業業務量增速為23%,4月份增速則進一步提升至32%。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分析認為,疫情雖然影響快遞企業短期業績,但並未影響快遞企業內在價值。相反,疫情一方面加深了消費者對於快遞重要性的認知,另一方面有利於電商滲透率的提升,快遞企業將從中受益。
在上述大環境中,順豐的業務量增速在跑贏行業大盤的同時,也領先於“通達百”等快遞同行,實現逆勢增長。
一季度國內快遞行業平均增速為3.2%,較往年大幅收窄。在六家頭部上市快遞公司中排名依次為:順豐快遞(77.1%)、韻達快遞(7%)、中通快遞(4.9%)、圓通速遞(0.5%),百世快遞(-1.9%),申通快遞(-11.2%)。
在市場份額方面,一季度頭部六家快遞公司中排行第五,前四位依次為中通(18.9%)、韻達(15.2%)、順豐(13.7%)、圓通(13.3%)、百世( 10.5%)、申通快遞(8.9%)。
這主要得益於順豐在疫情期間堅持運營,而“通達百”等電商快遞企業復工進度更慢,期間,順豐自去年推出的面向電商客戶的新產品——特惠專配的業務規模進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3月疫情帶給行業的影響逐漸趨弱,所有快遞企業已經復工復產後,順豐的快遞業務量增速也保持在一個高位區間。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特惠專配新產品帶動,其業務量增速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增長勢頭。順豐這一下沉策略已然奏效。
快遞行業分析人士趙小敏認為,突發新冠疫情讓整個快遞上市公司業績在一季度呈現“非正常”表現,但隨著疫情帶來的影響趨弱、拼多多在下沉市場釋放更多增量、電商快遞重燃價格戰,預計“通達百”快遞企業的市場份額會逐漸恢復至常態水平,順豐一季度的高市佔率難以維持。
不過,他預計今年順豐的特惠電商件業務將繼續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速,這也繼續帶動提升其整體的營收,並且在去年的基礎上其快遞市佔率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從疫情期間的整體的經營情況來看,整個一季度,順豐呈現出營收大增但利潤下滑、扣非淨利基本持平的局面。
順豐在疫情期間積極承擔了很多公益物資運輸,尤其是航空公益運輸,增加了營業成本,短期內對業績有所影響。但企業正面曝光率增加,中長期來看為順豐帶來了品牌提升,待經濟形勢恢復後,還可能會帶來疊加效應,有利於企業後續的融資活動展開,進一步開拓高端商務件。
“電商快遞企業僅依靠上游流量,從一季度財報來看,如果沒有線上消費,那麼業績表現就不行。”趙小敏表示,“順豐手上打的牌就更多一點,除了它的商務件在今年可能面臨一定挑戰,我對順豐其他新興業務板塊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不同於其他以電商小件包裹為主營業務的同行們,順豐過去幾年的戰略明確:在夯實快遞主業的基礎上朝著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在快運、同城、冷鏈、國際以及商業等板塊均較早佈局,並且營收佔比逐年增加。
商務件(時效件)是順豐的主營傳統快遞業務板塊,以時效、高價為特色,在2019年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收,但業務量增速僅為5.9%,遠低於順豐其他業務的增速。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也為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帶來一定影響,這一部分業務主要面向企業,以文件等為主,受商流變化影響明顯,預計今年可能面臨一定挑戰。
與此同時,順豐的國際、冷鏈、同城、快運等新興板塊,均迎來長期利好。
以國際業務為例,順豐方面告訴界面新聞,順豐國際業務目前主要與順豐航空相互協同。順豐航空在2009年成為我國首家民營貨運航空公司,現今已發展為國內全貨機數量最多的貨運航空公司。
在國內疫情嚴格防控期間,順豐航空貢獻突出。自今年1月24日起,順豐航空增開多個國內、國際航班。在1月2 4日至3月11日,順豐航空累計執行馳援航班190個,運輸防疫物資超過4600噸;順豐國際累計運抵國內的來自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美國及澳大利亞等地的海外防疫物資超過1200噸。
在3月24日舉辦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存在明顯短板,並在此後迎來一系列鼓勵政策。這直接對順豐開拓新的國際貨運航線、順豐在湖北鄂州投資在建的貨運機場項目等領域帶來利好。
自2月底以來,順豐航空密集開通了多條輻射東南亞、觸達歐洲的國際航線,並且在4月新增一架在運營的全貨機,機隊規模增至59架。
順豐集團告訴界面新聞,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順豐國際業務將繼續加強與順豐航空、外部航空協同合作,發展更多全貨機國際航線,以有效滿足“中國製造”國際供應鏈物流運輸時限需求。
除了依托自有的全貨機,順豐還配合採取包機的模式、飛機租賃業務模式,以更全面的航空運力佈局國際業務。
趙小敏認為,順豐掌門人王衛親自負責疫情中的航空運力部署,這是很罕見的。過去,開通新的國際貨運航線較難獲批,國際業務的貨運量也有限,但疫情的直接催化下,順豐在國際航線的開拓力度將超出想像,也是順豐尋找海外新標的一個好機會。
在2019年順豐國際業務的增速僅為8%,遠低於其他順豐的新興業務板塊。方正交運研究分析認為,受疫情影響,本次供給階段出清行情配合費用減免政策,全貨機企業貨運量、運價提升的同時單位成本也受益於政策和規模效應持續下降,呈現較大的利潤彈性。航空運力極度稀缺的背景下,航空貨運市場階段性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擁有全貨機的順豐將從中受益。
快運業務方面,順豐在疫情期間宣布子公司順豐快運獲得了一筆3億美元的融資,企業估值在99億-112億元之間。
順豐集團在公告中表示,這筆融資將用來保持順豐快運業務持續發展,提升快運品牌和核心競爭力,加強物流網絡建設和科技研發。
順豐旗下快運業務在2019年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26.59億元,同比增長57.16%,營收佔比從2018年的8.9%上升到11.3%。這一收入包括了順豐集團旗下快運雙品牌:直營模式的順豐快運、採取網點加盟模式的順心捷達。
趙小敏認為,資金彈藥充足的順豐快運有望在激烈的快運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與此同時,生鮮、醫藥冷鏈以及同城業務等板塊均在疫情中迎來政策利好,順豐在這些領域具有先發佈局優勢與品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