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芯片戰爭日本企業是如何輸給美國的?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喪失了明治維新後所取得的全部擴張果實,工業基礎也被摧毀大半。當時的蘇聯仍然是世界級大國,而日本是蘇聯打通遠東地區,通往太平洋的戰略通道。雖然美國對扶持日本工業並沒有太大興趣,但為了能夠更好的牽制蘇聯,美國決定加強對日本的控制,同時給予日本大量技術和經濟上的扶持。
戰敗後的日本並沒有太多選擇,在蘇聯和美國中,日本選擇了親美。於是日美同盟就誕生了。
1947年,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與同事約翰·巴丁(John Bardeen)、沃爾特·布蘭坦(Walter Brattain)發明了“點接晶體管放大器”(Point-Contact Transistor Amplifier),也就是引發了一場電子工業革命的“晶體管”,引領了全球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方向。
1950年,當時的肖克利仍然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結型晶體管正式研製成功。
1952年,東通工(SONY的前身)創始人—— 盛田紹夫,看中了貝爾實驗室的晶體管技術。親自前往美國,使用了2.5萬美金買下了當時還不受重視的晶體管技術專利。
1955年,東通工使用晶體管技術製造出了日本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TR55。這款產品也在日本半導體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單打獨鬥的美國矽谷。
同年,充滿野心的肖克利回到老家聖克拉拉谷(矽谷),創辦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此後,矽谷便成為了美國的半導體中心。
日本人口增長大潮帶來的人口紅利加上美國的技術扶持,使得日本高科技行業迅猛發展。我們所熟知的東芝、三菱、松下、索尼、NEC、夏普等企業,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建立起來的。
雖然美國知道日本正在國際市場上突飛猛進,但是他們認為晶體管技術只是過渡的技術,所以並不十分在意,繼續向日本提供技術支持和專利售賣。
1958年,美國德州儀器公司“芯片之父”——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集成電路IC芯片,改進了人類的歷史進程。
1960年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rton Noyce)團隊發明了集成電路,是有史以來最重要電子器件集成電路的發明者之一 。
集成電路技術的誕生也代表著美國的技術領先日本一個時代。
1962-1963年,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獲得了仙童半導體公司的技術授權,獲得了集成電路的批量製造工藝。在日本政府的主導下,NEC又將相關技術分享給了三菱等日本公司,使得日本芯片行業正式起航。
官產學研合作是重大科技研發領域的一種組織模式,該模式中,研究所和大學負責技術攻關,相關企業負責研發和市場應用。其中,日本通產省組織實施的VLSI研發項目是構建官產學研合作的典型代表。
日本政府知道,如果讓這些獨立的企業自己慢慢發展,想要接近甚至是超越美國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由日本政府出資320億日元,企業籌集400億元,聯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五大企業,共同設立國家性科研機構——“VLSI技術研究所”。
集中力量辦大事,所有參與該項目的企業都能共享所有研發成果,日本企業的效率直線上升。
4年後,日本取得了超過1000件技術專利,一座座晶圓廠拔地而起。
1980年,美國的噩夢開始了。
80年代初,日本攻下了全球30%的DRAM存儲芯片市場,80年代末,日本攻下了55%的市場,遠遠超過美國的企業。由於日本半導體企業採用了售價永遠比對方低10%的戰略,和大量生產DRAM儲存芯片的過飽和供應策略,使得4K DRAM存儲芯片的價格從100美元暴跌到5美元,跌幅達到90%以上。
很快,美國半導體企業撐不住了。
1981年,美國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利潤下降超過60%。
1986年,是因特爾(intel)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淨虧損1.73億美元,裁員超過7000人,也是有史以來因特爾唯一虧損的一年。如果不是IBM出手相助,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因特爾了。
芯片製作需要光刻機,日本的佳能(Canon)、尼康(Nikon)都能自己製作。
於是,日本半導體企業在世界上取得了TOP1的絕對優勢。日本富士通甚至打算收購仙童半導體公司80%的股份。而仙童半導體公司,是矽谷的“西點軍校”,為矽谷產生了成千上萬的人才,為矽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日本沒有開心多久,美國出手了。
矽谷之父、集成電路之父、仙童半導體公司和英特爾創始人——Robert Norton Noyce
以羅伯特·諾伊斯為代表,美國矽谷剩餘芯片企業決定建立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以應對日本企業的競爭。
SIA經過幾年遊說,獲得了:將資本所得稅稅率從49%降低至28%,推動養老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的成果,但是仍然沒有獲得政府的關鍵支持。
1985年6月,SIA決定通過輿論造勢,引起美國社會關注,用了一個今天我們仍然能看見的大招—— 狀告日本芯片企業的發展,將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
看到這裡,大家會不會覺得有點熟悉呢?
同年,美國政府終於出手了,美國對日本開啟了自己最拿手的—— 貿易戰爭。
請注意,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芯片戰爭。
1982年,美國FBI特工偽裝成IBM工程師釣魚執法,也就是“IBM間諜案”,同時也被稱為“20世紀最大產業間諜事件” 。
此次事件後日本計算機行業元氣大傷,日立、三菱接受美國派人入駐企業,進行商業督查。
美國動用法律手段,在日本逮捕了東芝半導體兩位高管
美國議員砸東芝收音機
1986年初,美國裁定日本DRAM儲存芯片存在傾銷的行為,對日本徵收100%反傾銷稅。
1986年末,日美簽訂《日美半導體協定》。
協議一、要求日本打開半導體市場,美國半導體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必須達到20%以上。
協議二、嚴禁日本半導體以低價在美國或其他國家市場傾銷,售價需要通過美國核算成本才可定價出售。
協議三、禁止日本富士通收購美國仙童半導體公司。
除此之外,美國根據《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第1301-1310節的全部內容,對日本開啟多次“ 301調查 ”。其主要含義是保護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利,對其他被認為貿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國家進行報復。
在美國與日本的第一次“芯片戰爭”中,美國還開啟了兩個第一。
分別是:第一次對盟友的經濟利益進行全球打擊;第一次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貿易爭端升級到國家政治層面。
經歷了美國一系列的製裁後,日本的半導體行業在90年代初放緩了增長速度,出現了排名下滑。美國因特爾、摩托羅拉等公司順勢發展,逐漸崛起。
雖然日本企業受到了嚴重製約,但是前期積累的優勢仍然十分可觀,美國此時仍未取得領先優勢。
90年代初,真正打倒日本半導體企業的公司,即將登上歷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