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星股墜落到垃圾股被立案調查的暴風集團恐要涼了
樂視網前腳剛被終止上市,暴風集團便緊隨其後被立案調查。相似的起點,是否也將走向一樣的終點?5月20日晚,暴風集團公告稱,因公司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是一年內暴風集團第二次被立案調查,2019年9月那次立案調查尚未有結論。
暴風集團的風險遠不止於此,自2019年8月份開始,暴風集團就頻頻提示存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到如今,風險因素增加,除此前的2019年度淨資產可能為負外,2019年度報告未能及時披露也是一大風險,且存在追溯調整後2018年度、2019年度淨資產連續為負的風險,由此而可能被終止上市。
這些都發生於暴風集團實際控制人馮鑫被採取強制措施後,也是暴風集團進入崩塌通道的一次風暴性事件。自此,業務停擺、人員大量流失、債務高企,昔日的明星公司一步步淪為空殼。
曾經多麼的“耀眼”,如今就有多麼落寞。遙想2015年上市時,暴風集團一口氣連拉29個漲停板,最高峰衝至123.67元/股(前復權),5年後,被打回原形,淪落為1元股。
暴風集團的遭遇與樂視網如出一轍,兩家公司曾一起蒙眼狂奔,盲目擴張,一起遭遇市場質疑,相繼慘敗。
“2015年,市場處於牛市頂部,流動性推動為主的’水牛’、’槓桿牛’行情;產業政策是’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為主,缺乏核心競爭力。”上海純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曾海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純粹依靠“講故事”來推動股價上漲不可持續,最終股價也可能被打回原型,甚至更差,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產業發展邏輯和公司基本面的兌現情況。
回天無術
馮鑫被捕後,暴風集團的命數基本已定。
2019年7月28日,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一個月後的9月2日,上海靜安區檢察院以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占罪對馮鑫批准逮捕。
就在馮鑫被逮捕前幾天,也就是2019年8月29日,暴風集團發布2019年半年報,截至2019年6月末,暴風集團淨資產為-2.64億元,子公司暴風智能2019年半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為8742.91萬元。
由此,暴風集團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上述事項的存在可能會導致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不確定性,公司存在經審計後2019年末淨資產為負的風險,從而可能被暫停上市。
當時,暴風集團還稱,將通過增加持續經營能力、進行債務重組、優化資產負債等方式來消除風險。但是2019年10月下旬開始,就攤牌稱,近期公司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資金緊張,債務累累,難以維持公司正常運轉,受此影響,公司對員工的薪酬支付困難,公司人員持續流失。
根據暴風集團2019年三季報,前三季度虧損6.5億元,同比下降184.50%,截至三季度末,淨資產為-6.33億元。2019年1月至9月期間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2.89億元。該公司同時預測,2019年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主要原因係根據被投資公司、債權人經營情況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壞賬準備等;同時公司廣告業務收入不及預期。
但是“黑天鵝”再現,2019年11月份,會計師事務所以“2019年報審計業務繁重,在時間和人員安排等方面已不能充分滿足公司的需求”為由終止與暴風集團合作。這也便為暴風集團未能按期披露2019年度報告埋下隱患。
此外,在馮鑫被羈押後,暴風集團高管人員已於悉數辭職。目前僅剩10餘人,同時存在拖欠部分員工工資的情形。
根據暴風集團5月15日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聘請首席財務官和審計機構,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現有員工無法承擔2019年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和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第一季度報告的編制工作,公司無法按相關規則的要求披露上述報告。
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在法定披露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仍未披露年度報告,交易所可以決定暫停公司股票上市。被暫停上市後一個月內仍未能披露年度報告,交易所有權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此外,暴風集團還面臨,若經審計的2019年年末的淨資產為負,將存在股票暫停上市的風險;以及若追溯調整後2018年末、2019年末淨資產為負,存在股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還有兩次尚未出現結論的立案調查,也可能讓垂死掙扎的暴風集團再遭重棒。
盲目擴張的代價
從暴風集團的開局來看,並不會想到有這樣的結局。但是一路盲目而行,也注定了這樣的結局。
2015年3月24日,暴風集團在A股創業板上市,彼時名為暴風科技,以7.14元/股的發行價,連拉29個一字漲停,此後震盪上行,最高飚至327.01元/股(前復權狀態為123.67元/股)。這是暴風集團最高光的時刻。而如今暴風集團的最新股價為1.71元/股,形成強烈反差。
彼時,受益於“互聯網+”推動的模式創新,樂視網也正在爬坡上漲,並於5月12日創出歷史新高179.03元/股(前復權狀態為44.70元/股)。
市值和身價暴漲疊加擴張企圖,馮鑫野心膨脹,藍圖是從單一視頻服務擴展為一個聯邦生態,因為這一提法,也使得後來的馮鑫和暴風不斷拿來與賈躍亭和樂視對比。
互聯網行業的熱點概念暴風集團鮮有缺席,但幾乎步步踩雷。馮鑫曾表示,因為自己的膨脹心態致使暴風佈局VR、體育、TV等多個業務板塊,忽略了團隊持續孵化的能力以及資金需求。
在暴風集團的踩坑中,坑位較深的要屬因海外體育併購標的破產而導致的52億境外收購案。
2016年,為收購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下稱“MPS”),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聯合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浸鑫基金”),以2.6億元撬動52億。然而,2018年,MPS被破產清算。
作為當事方之一的暴風集團則計提了1.9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另外,光大證券將暴風集團與馮鑫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公司向光大浸輝、上海浸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部分損失6.88億元及該等損失的遲延支付利息6330.66萬元,合計為7.5億元。
這也導致馮鑫遭遇牢獄之災。暴風集團由此業務停擺、人員大量流失、債務高企,走向末路。
業績的骨感,也讓市場逐步意識到暴風集團存有較大泡沫,由此也引起較大爭議。
暴風集團上市後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便是虧損的。2015年一季度,暴風集團虧損320.85萬元,同比下降146.72%。暴風集團給出的理由是,虛擬現實業務處於早期大規模投入階段,導致公司一季度整體虧損。
2016年度和2017年度淨利潤均在5000萬元左右,分別同比下降69.53%、同比上漲4.41%。但是從2018年開始業績出現大幅變臉,營收同比下滑逾4成,淨利潤虧損逾近11億元,同比下滑逾20倍。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也同比下滑逾9成,淨利潤虧損逾6億元。
走下神壇的暴風集團,是否將和樂視網一樣走向退市,或許不久之後便會出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