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有自己的意識嗎?離奇但又有道理的“泛心論”
據國外媒體報導,《新科學家》期刊這個月的封面標題為“宇宙有自己的意識嗎?”數學上對“意識”的確切定義可能意味著宇宙中充滿了主觀體驗,“這可能是一場科學革命的開始。”
圖片來自於Pixabay
德國慕尼黑數學哲學中心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約翰內斯·克萊納(Johannes Kleiner)指出,以意識的整合信息理論為重點,是當今最主流的意識理論之一,整合信息理論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泛心論,因為所有整合信息都至少擁有一點兒意識。
有些人也許會將泛心論的崛起視作“哥白尼趨勢”的一部分。該理念認為,我們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地球並不是宇宙的核心,人類也不是造物主的珍貴之作,甚至稱不上生物進化的巔峰。既然如此,我們憑什麼認為只有擁有大腦的東西才具備意識呢?事實上,泛心論作為“身心難題”(mind-body problem)的解決方法之一,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
泛心論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種叫做“構成性泛心論”(constitutive panpsychism)。簡單來說,它認為所有物質都擁有某種與其相關聯的“思想”或“意識”,反過來亦是如此。哪裡有思想,哪裡就有物質;哪裡有物質,哪裡就有思想。兩者之間密不可分。正如現代泛心論學家指出的那樣,所有物質都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只不過大部分物質的感受能力都相當低級。
泛心論學家考察了自然界這把“梯子”上的每一根“梯級”,結果發現,“有思想”和“沒有思想”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哲學家托馬斯·內格爾(Thomas Nagel)曾在1974年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問題:作為一隻蝙蝠是什麼感覺?利用迴聲定位自由飛翔又是種什麼感受?我們還無法得出確定的答案,但可以從蝙蝠的複雜行為、以及和哺乳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近距離親緣關係中做出有依據的推斷:蝙蝠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利用這種邏輯,我們便可以逐步降低觀察對象行為的複雜度,並據此推斷出,所有類型的物質都有某種與之關聯的思想,甚至包括最低級的電子在內。
雖然無生命物質不會像生命物質那樣進化,但它們也有自己的行為活動,受力時也能做出反應。電子的運動方式在不同實驗條件下也有所不同,這讓物理學家們不禁思考,電子或許也有某種極為低級的思想。例如,著名美國物理學家弗里曼· 戴森(Freeman Dyson)就曾在1979年出版的《宇宙波瀾》(Disturbing the Universe)一書中指出:“人類的意識過程與電子選擇量子態的過程之間的區別僅在於程度、而非類型。”另一位著名美國科學家戴維·波姆也發表過類似意見:“有活動能力是思想最標誌性的特徵,而電子已經呈現出了類似於思想的表現。”
許多生物學家和哲學家都認同,生物與非生物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界線。著名英國生物學家霍爾丹也支持這一說法:“我們並沒有在所謂的非活性物質中發現明顯的生命或思維跡象……但如果相關科學觀點正確的話,我們遲早能找到至少是最低級形式的思維跡象,並且這樣的跡象遍及宇宙各處。”
量子理論奠基人、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指出,“生命和機械的定義……其實只是出於方便起見……假如我們將生命的概念擴展到全部自然現像上,而不對生物與非生物做嚴格區分,物理學在生物學中所受的限制也就失去了意義。”
地球歷史上是否有過一個明顯的時刻,突然從無生命狀態變成了有生命狀態,就像掀動了開關一樣?答案是“大概沒有”。
理論物理學家薩比娜·霍森菲爾德則持相反觀點。“要想讓粒子有意識,它們最起碼要有改變能力。”她在一篇名叫《電子不會思考》的帖子中指出,“如果思想一成不變,就很難擁有內心世界。但如果電子可以思考的話,我們應該早就在粒子碰撞實驗中觀察到這種現象了,因為這會改變碰撞中產生的粒子數量。”
不過,“改變”可能有許多不同的含義,包括空間位置隨著時間而改變等等。戴森在關於電子和量子理論的評論中指出,量子實驗中得出的概率分佈結果最好被解釋為某個電子在某個時刻做出的選擇造就的產物,而不是單純的巧合(也就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回事”的另一種說法)。
泛心論從基礎層面上重新設想了物質的本質,認為電子、原子和分子等一切實體都至少擁有一點點體驗和一點點意識。乍一看,這種觀點似乎頗為離奇,但它說得其實非常有道理。
電子並不是只會在時空中一成不變地運動的東西,而是一連串重複的電子,每個電子之間都十分相似,卻又並非完全相同,每一次重複都稍有變化。不存在完全靜態、一成不變的電子。而電子每次重複時,與前一個電子的差異大小便由粒子的選擇和思維來決定。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這種選擇不斷向上累積,最終構成了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所擁有的的複雜思維和選擇能力。
許多現代思想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懷海德的思想和泛心論。還有人想將這些純哲學性思考化為實驗測試,讓哲學領域的泛心論更堅實地紮根到科學領域中。
所以,在現代物理中,電子還有很多“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