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肉類加工廠感染嚴重鮮肉短缺價格上漲
美國東部時間5月15日,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擊了美國肉類的加工業,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如當地肉類加工廠關閉、肉品無法穩定供應、部分鮮肉價格上調等。根據尼爾森(Nielsen)的最新數據,包括牛肉、豬肉和家禽在內的新鮮肉類的總體零售價格同比上漲了約8.1%。
疫情之下主要肉類加工廠紛紛關閉
在美國,肉類養殖場和屠宰加工廠通常是分開運營的。新冠病毒的爆發使肉類加工廠人力出現短缺,大量食用畜類得不到處理,產生了長期的食品供應鏈憂患。據非營利組織美國食品與環境報告網絡(Food and Environment Reporting Network)報導,目前已有206家肉類加工廠和食品加工廠確診了新冠肺炎病例,肉類加工廠和食品加工廠的1.5萬多名工人檢測呈陽性,至少有60名工人死亡。
美國的肉類加工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工廠進行,這些工廠主要由四家大型工廠控制,即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雙匯旗下的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JBS公司(JBS USA Holdings Inc.)和嘉吉公司(Cargill)。由於肉類加工廠需要密集的勞動力,並且需在狹小的空間進行,美國大型牛肉或豬肉加工廠所在縣市冠狀病毒傳播率是全國平均水平兩倍以上。在過去兩個月裡,至少有30家工廠暫停運營,還有數十家工廠減少了運營。
圖為已採用隔離處理的泰森公司肉類處理現場
在4月26日,泰森食品公司在《紐約時報》和其他主要媒體刊登整版廣告,警告美國的“食物供應鏈正在中斷”,這種不尋常的、發出求救訊號的舉動也給整個美國食物鏈條在新冠疫情下敲響警鐘。兩天之後,總統特朗普頒布行政命令,宣布肉類加工廠是“關鍵的基礎設施”,並試圖讓工人們繼續工作,但也遭到了一些工會的抗議。考慮到生命安全更重要,經營者們在無奈之下也只能讓部分工人暫留家中。
圖為泰森刊登的長文官網圖
大型肉類加工廠關閉導致的肉類漲價
在這種情況下,肉類加工廠大批的暫時性關閉直接導致的就是消費者面臨著肉類漲價問題。消費者會發現,即使一些肉類還能買到,但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在曼哈頓擁有14家店面的Morton Williams超市肉類和海鮮總監維克多-科勒羅(Victor Colello)稱,由於與多家供應商之前建立的關係,其門店肉類“供應充足”,不過在過去兩週之內,已經經歷了7次漲價。牛排現在的價格是18.99美元/磅,兩週前是14.99美元/磅,豬肉的價格也上漲了2美元/磅,達到6.99美元/磅。根據尼爾森(Nielsen)的數據,包括牛肉、豬肉和家禽在內的新鮮肉類的總體零售價格同比上漲了約8.1%。
疫情導致的工人短缺暫時還沒有造成嚴重的肉類供應中斷,但是長期來講,對於肉類的食品供應也是個嚴重的問題。加州大學農業問題中心主任丹尼爾- A- 薩姆納(Daniel A. Sumner)表示:“這並不意味著肉類真的短缺,畢竟農民們仍在大量飼養牛和豬,但如果某個連鎖超市的漢堡在下午就賣光了,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所以,如果現在去食品快餐店Wendy’s買牛肉漢堡,很容易就會碰到缺貨現象。金融公司史蒂芬斯(Stephens)對美國各地的在線菜單進行的一項分析顯示,在Wendy’s的5500家美國餐廳中,約有1000家(18%)不提供漢堡或其他肉類食品。報告稱,由於與競爭對手相比,Wendy’s更多地對新鮮牛肉的依賴,所以更容易受到冠狀病毒引發的短缺影響。
圖為Wendy’s的牛肉缺貨標識
連鎖反應導致的供應鏈破壞
肉類加工廠的關閉帶來的連鎖反應導致了嚴重的供應鏈破壞:一邊是豬肉和牛肉的價格大漲,一邊是養殖場無處出售生豬生牛的農場主的忍痛撲殺。由於美國肉類加工已經發展到高度工業化水準,工人彼此距離很近,疫情很容易擴大傳染規模。工人的缺少使得工廠的流水線速度較慢,這意味著進入市場的肉類減少,農場主如果繼續餵養就會帶來成本的上漲。而且如果體重過大,養殖場的生畜類將無法被送進肉類加工廠流水線,只能通過安樂死來減輕經濟上的壓力。
普渡大學農業經濟學家傑森-拉斯克(Jayson Lusk)的研究表明,目前美國的肉類加工能力下降了約40%。僅在豬肉行業,就有20萬頭豬不能被送去屠宰,加工它們的工廠已經關閉。如果沒有其他變化,每天20萬頭多餘的豬變成了每週100萬頭豬,除了安樂死之外,養殖場無計可施。
疫情之下的出路
雖然大型肉類加工廠舉步維艱,但為美國提供約20%肉類的小型加工廠的運營狀況卻要好得多。位於佛蒙特州的一家小型肉類加工廠的老闆麥克-洛倫茲(Mike Lorentz)表示:“在佛蒙特州的工廠通常每天處理45到50頭牛,或130頭豬,而已經關閉的史密斯菲爾德工廠每天可以加工2萬頭豬。因此,儘管有些人認為像我這樣的小加工廠可以幫助支持該行業的短缺,但小加工廠無法填補缺口,因為缺口太大了。”
由此引起的連鎖反應還包括肉類出口的增加,特別是對中國的豬肉出口。肉類出口聯合會(Meat Export Federation)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豬肉出口躍升40%,牛肉出口增長9%。與此同時,雞肉出口在第一季度增長了8%。出口到中國和其他亞洲市場的肉類包括豬蹄、豬鼻子和內臟等在美國通常不會購買的部位,而在美國最受歡迎的包括培根和豬排在內的產品仍留在國內市場,出口市場的需求也要求美國提高的肉類生產。
長期看來,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美國肉類加工依然還將會受到較大的損失。在這種連鎖反應下,一些小型的家庭養殖場可能會被迫永久關掉生意。如果新冠疫情持續的時間更長,肉類加工廠和食品服務公司的供應渠道也可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去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