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未成年人不當消費問題騰訊啟動人臉識別測試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主機進入了用戶的日常生活,共青團中央聯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開展的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高達93.7%,69.7%的未成年人擁有自己的手機。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未成年人的網絡生活保護,成了遊戲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重要話題。
防沉迷新規制定標尺明確未成年人遊戲時長、消費等要求
相關部門製定了明確的遊戲產業防沉迷標準: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下文稱“通知”)》。
《通知》共提出六方面舉措:一是實行網絡遊戲賬號實名註冊制度;二是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遊戲時段時長;三是規範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四是切實加強行業監管;五是探索實施適齡提示制度;六是積極引導家長、學校等社會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監護守護責任。
騰訊:防沉迷新規落實加速推進,正在開展新技術探索
面對《通知》的出台,頭部遊戲廠商正在積極響應落實。截至目前騰訊旗下超過50款遊戲落實防沉迷新規,嚴格實施網絡遊戲賬號實名制度和控制未成年人遊戲時段時長、消費金額,預計上半年內完成騰訊運營全部移動遊戲產品接入工作。
在網絡遊戲賬號實名制度方面,2019年底騰訊按時完成了全部產品的實名部署,通過接口公安數據平台,對所有用戶進行嚴格的實名校驗。
考慮到家長與孩子經常共用手機設備的問題,騰訊在技術方面也在進一步探索。針對經公安實名認證為成年人,但是遊戲內行為疑似未成年用戶可能產生不當消費的問題,騰訊也在小規模測試一項新技術:當該類用戶通過微信支付在遊戲內月充值超過400元後,若想再次充值,騰訊將要求用戶進行人臉識別驗證,“人臉”一致才允許進行後續支付行為。
同時,在解決青少年遊戲不當消費問題方面,騰訊方面在2018年6月發起“少年燈塔主動服務工程”,設立未成年人遊戲專線客服專線,對疑似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進行主動提醒,並建立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申訴和受理機制,並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費教育輔導服務。
未成年保護“堵疏結合” 內容源頭寓教於樂
從2017年開始,騰訊持續在未成年保護方面佈局。目前,騰訊已經推出了成長守護平台、健康系統和少年燈塔主動服務項目,對未成年人網絡生活的事前、事中、事後進行了全維度的覆蓋。其中,成長守護平台的用戶已超過3000萬, “自我管理”功能日均使用量和“家長課堂”板塊瀏覽量,相較寒假前分別有150%和500%的大幅增長。
另外,騰訊遊戲也在新文創戰略下力求打造文化精品,包括攜手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崑曲越劇藝術家等多方進行深度合作,讓遊戲成為傳承和弘揚優秀文化、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型載體。2018年,騰訊遊戲發布“追夢計劃”,並持續推出了《家國夢》《榫卯》《電是怎樣形成的》等一系列寓教於樂的遊戲產品,題材涵蓋文化、科技、教育、公益等眾多領域,將游戲與行業場景進行跨界融合,致力於讓遊戲成為傳承交流文化、激發培養人才、傳遞健康價值觀的載體。
作為遊戲行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騰訊近年來一直在推動遊戲產業的發展,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方面,騰訊也積極地踐行著自己的社會責任,希望從產品策略、技術能力開發、平台架構、研究分析、惡意對抗經驗五個層面分享經驗,助力構建行業健康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