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和也門治蝗顯著成功挽救72萬噸穀物
在東非和也門的蝗災應對工作已經取得顯著進展,但由於氣候條件仍然利於蝗蟲繁殖,第二波蝗災可能會在收穫的關鍵時刻到來,糧食危機的風險並未消除。報導稱,今年迄今為止,在受到蝗災影響的十個國家:吉布提、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南蘇丹、蘇丹、烏干達、坦桑尼亞和也門,已有36萬5000多公頃土地經過了防災治理。
治理行動由各國政府領導,糧農組織則主要提供殺蟲劑、生物殺蟲劑、噴灑裝備、飛機和治理培訓等關鍵支持。
報告估計,治理行動已成功挽救72萬噸穀物,足夠讓上述十國的500萬人吃上一年,此外還讓35萬牧民免於受災。
但由於第一波蝗蟲已經完成繁殖,大批幼蟲將在今年六月,東非許多農戶準備收割作物的關鍵時期發育為成蟲,治蝗的漫長戰役還遠未結束,未來幾個月內還將會有更多的人面臨失去生計以及糧食危機愈加惡化的風險。
近期由糧農組織等多家機構共同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今年下半年,東非地區將有超過2500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的風險,在飢餓狀況本已嚴重的也門,大批沙漠蝗蟲在交通不便的內陸偏遠地區繁殖,致使1700萬人受到影響,而肆虐的新冠疫情又讓這一地區的情況雪上加霜。
糧農組織指出,在今年一月啟動沙漠蝗災應對行動至今,已收到了1.3億美元的捐款,但資金主要集中於蝗災控制,在農牧民的生計支持領域仍然存在不足。
由於氣候條件依舊有利於蝗蟲繁殖,遏制蝗災還需更長時間和更大範圍的努力。該組織將在未來數週內發布更新的應對行動計劃,在原有十國的基礎上加入伊朗、巴基斯坦,以及西非薩赫勒地區。其中伊朗和巴基斯坦已經面臨蝗蟲大量滋生的嚴重問題,而薩赫勒地區由於可能存在受災風險,急需加大應對努力。
沙漠蝗蟲是全球破壞性最大的遷徙害蟲,一平方公里大小的蝗群中包含大約8000萬隻成年蝗蟲,一天所消耗的食物總量可以餵飽3.5萬人,對蝗災進行監測、預報和控制是糧農組織的核心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