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撤檔、轉網、雲影展後電影將重回影院
這一次,影院真的要復工了。5月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指導意見”)發布,指導意見指出,按照相關技術指南,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
消息一出,電影產業一片振奮,有從業者在社交平台表示:“眼淚都要掉下來了。”的確,一百多天的等待,對片方、院線、影院、觀眾以及電影本身而言,都太久了。接二連三的撤檔、飽受爭議的轉網、或延期或轉至雲端的電影節、12分鐘線上宣布的金像獎……疫情之下,電影行業面對線下關停困境的同時,也正在經歷流媒體帶來的衝擊與改變。當電影得以重回影院,至少是複甦的開始。
復工在即:開門營業再等幾天
“前一天剛知道能複工,第二天早上睜眼就看到商場微信群裡發消息讓盡快開門,物業負責人也在催。”一位影院工作人員說道。
她告訴新浪科技,雖然已有國務院的指導意見,但還依照國家電影局以及地方政府下發的文件通知。“商場也是為整體的經營情況考慮,希望影院營業後能為他們吸引客流,但這又不是立刻就能開門的,還要再等等。”
事實上,影院具備復工條件並不等於可以直接復工,應當在相關主管部門的指示和統籌下進行,院線片源的拷貝同樣需要時間。“這幾天可以先制定計劃,然後就準備招人了。”前述影院工作人員表示,影院停擺期間,她所在的影院只剩下四個員工,復工在即,亟需補充。
不過,對告別大銀幕多日的觀眾而言,既有興奮也含擔憂。興奮的是終於找回了失去的娛樂方式,得以擁抱翹首企盼已久的影片,擔憂的是在封閉的觀影環境下,防疫條件能夠真正得到保證。
檔期跑空:上市公司虧損擴大
影院停業對電影行業的打擊是巨大的。
從春節檔影片悉數撤檔開始,此後各檔期先後跑空,全國影視基地暫開放,從生產到消費,齒輪運轉全部按下暫停鍵。對從業者而言,電影無法放映意味著收入來源的切斷,且很難通過其他手段進行彌補。
3月中旬,影院曾經出現短暫復工試水,燈塔專業版歷史數據顯示,3月16日-22日,全國復工影院超500家,復工率達4.8%,但當週觀影人次僅有3810人,票房為11.8萬元。
而影院本就面臨新增銀幕增速遠高於觀影人次和票房增速的局面,供過於求,虧損風險高。影院類企業的註銷量自2012年起逐年攀升。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影院類企業註銷量最高,達1.8萬多家。
更直觀的是部分影視公司的業績,2020年第一季度,萬達電影虧損6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達4.01億元;金逸影視虧損1.53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3231.03萬元,橫店影視虧損1.38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1.59億元。以萬達影業為例,影院停業對院線影響明顯,相關影視子項目也受到波及。
流媒體入局:網播新片+ 線上影展
這期間,片方開始尋求電影網絡首映,《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先後轉網,免費與付費超前點映模式並行。不過,這到底是特殊時期的應對方式還是未來持續可行的新趨勢,仍待觀察。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在談及《囧媽》網絡首映時就表示,目前該模式不會是常態,但新的傳播技術和能力必然會對影院產生越來越大的衝擊,服務和體驗必須升級。
國內國際的多個電影節也被迫推遲。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年一直舉辦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春季在線影展獲得了更多關注——這依然是一種線上化。聯合主辦方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向新浪科技透露,活動的正式啟動在3月20日左右。
新浪科技觀看了開幕影片《婚姻故事》,彈幕中很多用戶詢問是否只能在手機上觀看、如何進行投屏。宋佳解釋,出於版權保護的考量,《婚姻故事》《一百零八》《春潮》3部限量展映影片僅支持手機端觀影,其餘29部影片可在多終端觀看。當然,這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觀影體驗。
何況電影節線下觀影早已成為具有情懷和意義的保留節目,線上化是否會破壞其儀式感?或者說,流媒體和互聯網對於電影本身,是否代表著一種摧毀後者的力量?宋佳認為,互聯網與電影產業是相互融合、合作共贏的關係。“在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過程裡,互聯網作為一種基礎的工具,減少了信息的不對稱,便利了觀眾,不斷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發展和進步,帶來了增量。”他說道。
不過,對很多觀眾而言,電影最適配的場景依然是電影院。“我期待著再次走進電影院的那一天。”在前述指導意見發布後,一位用戶在社交平台上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