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京東赴港二次上市?回歸或成今年中概股關鍵詞
新一輪的中概股回歸浪潮或出現。繼節前京東被傳將在港股二次上市之後,5月5日,市場又傳網易向港交所提交了二次上市申請。從美股4次熔斷到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過去4個月,不少中概股頗受煎熬。多位業內人士分析,受此影響,除了不少中概股選擇回歸,籌備赴美IPO的企業也可能放緩甚至終止計劃。
與2012年前後那次中概股回歸潮不同,如今中概股上市地的選擇比數年前更加多樣化。“中概股在美股私有化之後,回歸A股或港股上市,應該是目前和將來一段時間的較好選擇。”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傳京東最快6月在港二次上市
2019年11月底,阿里巴巴在港股成功二次上市。此後的一個半月,阿里巴巴美股股價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其港股股價也較招股價漲逾29%。這給中概股帶去了不少信心,自此市場頻頻傳出,京東、百度、攜程等中概股正在籌備赴港二次上市。
據稱,京東日前已通過保密方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最快在6月上市。倘若成功上市,京東將成為第二隻在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緊隨京東之後,5月5日,市場又傳網易也遞交了二次上市申請。對於相關消息,網易、京東均表示不予置評。
種種跡象表明,“回歸”或將成為今年中概股關鍵詞。
在京東之前,4月20日,58同城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對4月初收到的私有化要約或公司可能採取的其他替代性戰略選項進行評估。此前,鷗翎投資擬以55美元/ADS報價收購58同城的所有流通股。4月27日,聚美優品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眼前這一幕似曾相識。海通證券研報顯示,2012年至2013年,共有11只中概股私有化從海外退市,包括分眾傳媒、巨人網絡、先聲藥業等傳媒和醫藥類高科技公司,形成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小高潮。
海通證券認為,中概股的回歸主要源於海外發展受阻,包括無法適應國外的交易制度與監管體系、海外市場投資者對中概股認識不足等原因。
規則革新成中概股回歸重要動因
中概股這次陷入困境始於瑞幸咖啡的財務醜聞。
4月2日,瑞幸咖啡自爆財務造假,股價大跌逾80%後於4月7日停牌至今。然而,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帶來的影響猶如倒下的多米諾骨牌,迅速傳導到中概股群體。瑞幸咖啡事件後,多家中概股的股價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與此同時,視頻巨頭愛奇藝、K12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接連遭遇做空;K12教育巨頭好未來自曝員工虛增銷售數據。“瑞幸事件可能成為美股中概股市場的標誌性事件,對中概股的整體衝擊很大。”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記者表示。
受此影響,優質中概股也面臨被“錯殺”的風險,受到波及的還有準備赴美IPO的企業。鄭磊認為,短期內,我國企業赴美IPO的募資可能會受到影響,或進而導致上市進程延緩。
有數據顯示,2010年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尚有17家。但在2010年至2011年東方紙業、綠諾科技、多元環球水務等中概股先後被沽空機構“獵殺”後,2011年至201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數量回落至個位數。
在國泰君安國際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王冬青看來,瑞幸咖啡事件確實會影響投資者對中概股的信心,從而對估值等產生影響。但他認為,真正推動企業轉道港股以及中概股回歸的更多是經濟環境、規則等因素的變化。
中金公司在此前的研報中預計,將有包括新浪等在內的19只美股上市中概股有望赴港股二次上市,預計募資約在340億美元。
港股或成短期首選地
不僅是二次上市,短期來看,港股應該會是中國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首選地。海通國際相關負責人認為,相比美股,港股在許多方面有優勢,包括投資者對經商環境相對比較了解,中文以及同一時區使得溝通更加便捷,上市和上市後合規成本相對較低。另外,港股通也更方便內地投資者直接投資。
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了上市規則,允許符合條件的內地企業在港二次上市,並允許同股不同權或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主板上市。
從過去兩年數據來看,上述調整無疑增強了港股市場的吸引力。兩年來,港股市場先後迎來了小米、美團、阿里巴巴3家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以及16家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上市。
“港股市場已經接受還沒有盈利的新經濟商業模式,並且給予不錯的估值水平。”寶新金融環球資本市場部總監馮世傑認為,港股估值水平基本可以跟美股看齊,創新醫藥和物管行業尤為突出。
數據顯示,2019年港股新上市公司為183家,共籌集3142億港元,同比增長9%。這是自2010年以來最高的單年集資額,港交所因此蟬聯全球IPO募資額榜首。
王冬青對記者表示,在港股上市可幫助公司面對較多的國際投資者,有助於在國際上打好品牌形像以及日後進行海外併購。並且,從股權結構和上市成本等方面來看,中概股回歸港股相對會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