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研究迎重要進展:只需改變1-2個鹼基
日前,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艾滋病的重要研究。由馬里蘭大學主導的一支科研團隊通過分析HIV病毒RNA的結構,不僅解釋了這種病毒的一個奇特現象,還有助於讓我們更好地理解RNA在細胞中的作用機制。
無論是對於抗HIV藥物的研發,還是對於基礎科學,該研究都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15名本科生和2名高中生參與了這項研究(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很久以來,科學家們就發現HIV-1病毒的RNA結構有些不一樣。在其啟動子區域,有著三個連續的鳥嘌呤核苷(G),且都可以成為轉錄的起始位點。這樣一來,HIV的基因組就會產生三種不同的轉錄產物,開頭分別帶有1個、2個、以及3個鳥嘌呤核苷(下稱1G、2G和3G,其中1G和3G佔90% ,為絕大多數)。
▲根據開頭“G”的數量,HIV-1病毒可以產生3種不同的轉錄產物(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有意思的是,這些轉錄產物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科學家們發現,1G轉錄產物在體外會形成雙聚體,也會被選擇性地包入新形成的病毒,成為病毒的基因組RNA(gRNA)。而2G和3G轉錄產物則會行使mRNA的功能,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為何區區1-2個核苷的差異,就會給HIV的遺傳物質帶來迥然不同的命運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使用人類中常見的HIV-1毒株,取其最初的368個核苷,感染實驗所採用的細胞系。研究發現,這些細胞中只存在1G和3G的轉錄產物,且1G產物主要存在於新生成的病毒中,而3G產物則主要留存於細胞之中。此外,1G產物更傾向形成二聚體。這些結果表明實驗的條件中,HIV-1毒株最初的300多個核苷對gRNA與mRNA的選擇,和之前的報導具有一致性,具有參考價值。
▲1G轉錄產物讓eIF4E無法啟動翻譯的過程,它也成為了gRNA(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隨後,利用多種分析RNA結構的技術,研究人員們找到了這兩種轉錄產物表現出不同命運的原因——對於1G轉錄產物來說,其RNA會形成二聚的“多發卡”(dimeric multihairpin )結構,讓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無法識別RNA的5′ 帽端,從而無法啟動翻譯的過程。
▲幾個GC鹼基對的形成,讓3G轉錄產物形成了全新的結構,變成了mRNA(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與之相反,3G轉錄產物則採用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構象,其5′ 帽端也更容易被觸及,啟動後續的翻譯進程。研究人員們指出,區區幾個核苷的改變,就會通過GC鹼基對的形成,給整個長達9kb的病毒RNA結構帶來巨大的改變。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就知道HIV的RNA存在兩種不同的結構,但他們不知道什麼調控了兩者之間的平衡,”本研究的第一作者Joshua Brown博士說道:“我們的研究發現一個單核苷就能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對於理解HIV如何運作,是范式上的改變。”
▲這項工作對於理解RNA的功能,可能也有特殊的價值(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研究人員們指出,這可能會給艾滋病的治療帶來巨大變革。理論上說,如果我們能開發出一種藥物,把HIV-1病毒的轉錄產物“鎖定”在某一個特殊的結構上,要么讓病毒失去gRNA,要么讓病毒失去mRNA,就有可能阻止病毒的進一步感染。
作者們也在論文最後指出,過去的一項泛基因組的研究發現,哺乳動物的啟動子裡,不乏類似的”雙轉錄啟動位點”。未來,我們值得對這些調控轉錄的位點做進一步的研究,這可能讓我們對RNA的功能產生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