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半年5G套餐我成了“假5G用戶”
“如何定義假5G用戶”,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眾所周知,目前用戶想要體驗5G網絡需要滿足三大條件:5G手機、升級至5G套餐的手機卡、以及5G基建下的網絡覆蓋,缺一不可。因此從數學排列組合的角度,目前可能出現的假5G用戶包含以下三大種可能:有卡沒手機、有手機沒卡、以及有手機有卡但沒網絡。
具體來看,“有卡沒手機 ”這種情況在邏輯上是完全行不通的:試想作為一個正常人,你會在沒有5G手機的情況下去升級昂貴的5G套餐麼?這顯然有些匪夷所思。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目前公開的數據卻表明,這種完全違背邏輯和常識的假5G用戶竟是“真實存在”的。
中國信通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5G手機出貨量為2782.9萬部(2019年1376.9萬,2020年Q1季度1406萬)。同時,三大運營商公佈的5G套餐開通數和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報告的數據共同顯示,全國5G套餐用戶已超過5000萬,這便產生了至少2000萬的數據差,而這2000萬用戶便是所謂的“有卡沒手機”。
目前,針對這種情況我唯一能夠想到的可能是便是一些持有5G卡的用戶使用的是海外版5G手機,比如三星 Galaxy S20韓版,但這絕不是2000萬數據差的主要原因,至於是三大運營商數字“注水”還是內有其他原因,今天我們不作深入討論。
第二種情況便是有手機無卡,然而這種情況則同樣引發了另一個奇怪的現象,即5G手機插入4G卡後顯示的是5G信號,同時網速也要比4G手機插入4G卡快上數倍或十數倍。實際體驗中,這種情況的網速是有上限的,無法達到目前三大運營商設置的最低檔500Mbps上限,因此很多用戶曾經以為買5G手機無需辦理5G套餐也可以享受三大運營商的5G最低套餐。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中國聯通知乎官方賬號表示,目前4G套餐+5G手機享受的依舊是4G套餐的簽約速率,也就是最高下行速率為300Mbps(即37.5MB/s),手機顯示網絡則為5G。值得一提的是,此情況下的4G網絡速率可以接近4G網的最高速率,也就是說5G手機插4G卡實際上是激發了4G卡的潛力,讓原本“限速”嚴重的4G網絡得以突破自我。
因此,與其說這些有手機無卡的用戶是假5G用戶,倒不如說是假4G用戶,是讓早早辦了5G套餐的我羨慕嫉妒的手持5G手機的4G用戶。
最後一種情況便是有手機有卡但沒有網絡的假5G用戶,而這種情況在5G商用初期時有時無、時好時壞的5G網絡環境下可以說比比皆是,這是目前5G用戶的囧狀,同樣是也是三大運營商的囧狀。
以我所在的城市北京為例,中國聯通在4月初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京聯通的5G基站開通數量已經破萬,五環內已實現連續覆蓋,六環內已覆蓋超過70%,六環外部分重點區域也已經實現連續覆蓋。同時,長安街沿線、天安門故宮區域、以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重點區域均已覆蓋5G網絡。
然而從目前中國聯通手機營業廳的5G覆蓋圖顯示,即使是2環內,5G網絡仍然沒有全覆蓋,聯通所述的連續覆蓋可以理解為五環內的5G信號聯結為了一張5G大網,但這張網中的孔洞也是極其多的,完全無法忽略不計,因此很多地方仍然是沒有5G信號的。對於中國聯通而言,想要實現五環內全覆蓋的目標任重而道遠。
同時,日常使用體驗過程中,5G網絡信號是極其不穩定的,你永遠不知道何時會出現5G信號,所幸的是目前5G手機在5G信號和4G信號之間的過渡比較順滑,鮮有過渡無信號的現象發生。
另一方面,目前很多聯通手機營業廳顯示有5G網絡覆蓋的地方也是沒有5G網絡或者網速極差的,比如我司辦公室位於東四環內的一個藝術區,5G剛剛商用時其網速還不如4G,如今雖然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只是比是4G網速快了幾倍而已。
在我長達半年的5G體驗過程中,5G網速一般為個位數(單位M/S),鮮有十位數出現,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5G網絡本身所致,而另一方面則是大多數的生活場景並不需要太高的網絡。
更重要的是,由於家中和公司的5G網絡覆蓋均不是很好,這便導致了我日常生活中90%的場景都是活在4G網絡和WiFi下的,因此這半年的5G體驗似乎更像是花費昂貴月租費下的“自欺欺人”,別人以為是5G用戶,其實我只是一名披著5G外衣的4G用戶。
因此,患有嚴重拖延症的我終於決定去聯通營業廳換回4G套餐(原本一個月時便想換回)。
“5G很好,但現在還不時候”,我對聯通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