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環伺、深陷數據危機留給Zoom的時間不多了
短短四個月,DAU (日活躍用戶數量)從1000萬到3億,令所有互聯網公司眼紅的奇蹟般增長,落到了視頻會議公司Zoom頭上。這家於201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SaaS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來便一路高歌猛進,達到10億美元估值只花了7年。疫情期間的閃耀表現,讓業界彷彿看到又一個崛起的巨頭。
出品《風眼》深度報導組鳳凰網科技鳳凰新聞客戶端
作者李婷編輯於浩
然而這股上升的勢頭未持續多久,就從4月份開始急轉直下。海外市場頻頻爆出多起Zoom用戶信息洩漏事件——德國、新加坡和台灣等國家與地區,以及美國參議院、NASA、谷歌、SpaceX、西門子、渣打銀行等機構都開始禁止或限制使用Zoom,並轉向其競爭者尋求服務。
一面是持續快速的增長,一面是逐漸顯現的危機,風口浪尖上的Zoom似處於冰火之間。
內憂外患
從今年2月3日起,因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市場帶動了Zoom股票飆升。此前Zoom的股價在80美元以下徘徊了4個月,經過一個半月股價就達到了164.94美元(3月23日) ,市值翻倍。哪怕在3月中旬,美股10天4次熔斷創造歷史時,Zoom也是一片紅間少有的一點綠。
隨著疫情的全球性蔓延,意外成為了Zoom的東風。只是風太大,也讓Zoom以往被忽視的隱患顯露了出來。
3月24日,Consumer Reports (《消費者報告》) 發表文章稱,Zoom會議並不私密,會議主持人可以不經參會者同意就洩露會議內容,當天Zoom的股價應聲下跌15.28%。
此後壞消息接踵而來,陸續爆出Zoom不經用戶允許向Facebook發送用戶個人信息、參會時視頻和麥克風被劫持、超50萬Zoom賬號在暗網上以白菜價交易等新聞。這些負面消息甚至讓Zoom的最初付費用戶——高校和教育機構也開始停用Zoom。
總體而言,這次Zoom安全風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賬號密碼太簡單,容易被暴力試出純數字密碼;
二是用戶數據在未經用戶獲授權時通過第三方SDK被洩露,比如iOS版的Zoom App就內嵌了Facebook的SDK;
三是創始人袁征的“在美華裔”身份引發了一些“陰謀論”聲音,讓部分用戶對數據安全產生懷疑。
人怕出名豬怕肥。伴隨Zoom的日活用戶數從2019年年底的1000萬急劇增長到如今的3億,Zoom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被置於放大鏡下。
在安全問題讓Zoom焦頭爛額之際,線上會議市場整體體量的激增,也刺激了已有和潛在競爭者的追逐。比如袁征的老東家思科Webex Meeting,還有微軟的Teams、Skype,就在Zoom陷於輿論風波時發布產品安全性的保證。
甚至Facebook、Google這樣的巨頭,也在狙擊Zoom。
4月23日,袁征宣布Zoom的日活用戶達到了3億,刺激股價從當天開盤的154.01美元,一舉衝到次日181.5美元的新高,但隨即Facebook推出有類似功能的Messenger Rooms,讓Zoom股價在收盤時又跌回158.8美元。
4月29日,谷歌表示任何用戶很快可以在Meet上主持免費視頻會議,目前該產品也有了1億日活用戶。
在國內市場Zoom也不容易,遇到的對手同樣強勁,阿里巴巴的釘釘、騰訊會議等異軍突起,壓縮了Zoom的潛在市場。
長期來看,即使Zoom現在用戶數量和營收還在增長,但未來並不樂觀——在產品安全性受到質疑的同時,還要面對不斷加劇的競爭。風口上的Zoom正處於內憂外患。
攘內安外
Zoom對從3月底頻頻爆發的安全問題格外緊張。
張新是Zoom在合肥的研發中心員工,據他透露,CEO袁征曾在公司內部群裡發布消息,表示公司正在經歷一個非常危機的時刻,希望大家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出問題,並再三強調要提高安全意識。
“這段時間緊張、壓力大已是常態。以前可能是慢工出細活,現在必須加快速度。”張新談到,不僅是簡單地在原有基礎上做些升級優化,而是整個底層邏輯都在做變動,加強數據加密等功能。“這些平時都要1~2個月才能完成,現在周期縮短到1~2週。”
4月9日,一向低調的袁征在重壓下做了一場Youtube直播,就安全漏洞向用戶道歉,還承諾將在90天內解決問題。
他還談到在4月1日內部就成立了由各行業安全領袖組成的CISO 諮詢和顧問委員會,並邀請了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Alex Stamos 作為顧問,協助展開平台安全審查。
據了解,從四月份開始,Zoom在中國的研發人員都停下之前的研發計劃、產品功能更新等,投入到解決安全問題中。針對數據中心接入點、賬號密碼洩漏、第三方SDK三類問題,Zoom也有了一些具體的行動:
國內的一家Zoom代理商在4月17日發布消息稱,從4月18日開始,每個付費的Zoom客戶都可以選擇加入或退出特定的數據中心區域。
在賬號密碼洩漏方面,Zoom將隨機生成的會議ID從9位數變成了11位數,管理員賬號也可以配置更為複雜的密碼,比如加上母、特殊字符。
至於第三方SDK,早在3月27日,Zoom就刪除了iOS客戶端中的Facebook SDK,並對其重新配置,防止用戶信息被第三方公司收集。
就在袁征道歉後,Zoom的股價也開始回暖。在蘇州研發中心的王芮告訴鳳凰網科技:“安全漏洞爆發時,我們也是很害怕的。但個人來講,其實很多安全問題是之前沒有重視,這也是所有視頻軟件公司都會遇到的問題。 ”
360天樞智庫高級總監魏小強對鳳凰網科技(微信搜:iFeng科技) 談到,採取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為產品做好“安全加固”肯定是很重要,但這遠遠不夠。
Zoom事件折射出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安全問題,“這是一個不斷演進的網絡環境,無論是網絡、設備還是雲端應用,網絡攻擊都在增加,黑客的攻擊手法也變得越來越先進,所以簡單的安全防御也難以防禦新的攻擊手段。”魏小強說。
目前Zoom位於蘇州、杭州、合肥分別有200多名程序員,近一個月,他們都在忙於做系統自測和產品安全功能優化相關事宜。
王芮談到,隨著Zoom走紅,很多人都來挖他,包括一些大公司,他們都在籌劃推出或擴張視頻會議類產品。
Zoom如何贏?
Zoom總體給人一種“小而美”、“很佛系”的感覺,然而Zoom的野心並不止於此。王芮對鳳凰網科技(微信搜:iFeng科技)透露,Zoom還在憋大招,準備今年下半年發布。
袁征也曾對媒體表示,他希望像Facebook那樣將職場與消費者聯繫起來,這將使Zoom比思科更大:“你只比我領先5英里,這沒關係。我會跑得比你快,還是會趕上你的。這就像一場馬拉松。”
而這場關於視頻會議市場的馬拉松,袁征跑了23年。他從1997年移民美國並加入上一代的會議軟件公司WebEx (網訊) ,並成為其核心工程師,後來WebEx以30億美元被思科收購,袁征也成為思科工程副總裁。
當時的標王NetScreen (網景) 也才賣了40億美元、Skype 賣給微軟也才26 億美元。其創始人朱敏在對比爾·蓋茨演示WebEx時,比爾直接站起來說:這就是我想要的產品!
但在思科的WebEx很快也出現新的問題,“WebEx不是為互聯網設計的,所以需要重寫代碼,思科不願意,我只能離開。”袁征談到,雖然當時他管理著800多人的團隊,但最初幾年,沒有人關注他們在做什麼。
後來他與在思科的40多名同事自立門戶開始創業Zoom,思科前發展部負責人舒曼投資了25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在2013年也順利拿到了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和高通資本的600萬美元A輪融資、李嘉誠維港資本的650萬美元B輪融資。
能快速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主要還是Zoom在產品體驗和商業模式上都快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專注做視頻會議,不做過多附加功能或靠廣告、流量賺錢,讓Zoom的產品體驗較為突出;而2011年~2013年,Zoom採取免費模式,很快打入了教育行業和中小企業市場。
此後Zoom也在逐漸向中大企業進軍——推出Meeting Connector、Room Connector、Webinar platform等產品,來滿足企業私有化部署的需求,並進一步擴充產品線,成為企業服務級平台。
去年Zoom於納斯達克上市時,袁征表示,“你可以去慶祝一整天,但你不想讓高中畢業就成為你表現的巔峰,對吧?”
但Zoom要實現其平台之路並不容易。目前來看,Zoom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近期發生的安全危機中,無暇顧及其他產品和功能升級。這將給競爭對手一個很好的時間窗口來搶奪這個短期爆發的市場。
尤其是Facebook最近推出的Messenger Rooms,還在Facebook的WhatsApp上引入群組通話、Instagram上提供視頻服務等;微軟如果將Teams與Office 365進行捆綁銷售並大規模營銷,Zoom在遭受品牌形象受損後的市場進展將變得更加艱難。
在安全領域,谷歌、微軟、阿里、騰訊等提供雲服務的公司,都早在雲安全領域做佈局,有相應的解決方案,處理類似危機也較容易,而Zoom過去在安全領域並未有多少投入,並不能快速處理現在面對的危機。
此外,Zoom本身的特點就是解決視頻會議的需求,用完即走,工具屬性強、社交屬性弱。用戶對平台使用的場景過於單一,容易被社交場景屬性更強的產品搶走用戶。
Zoom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試圖打造一個應用市場(Marketplace) 來彌補應用單一的問題,比如接入其他用於營銷、數據統計類產品;同時Zoom也將自己集成到其他大的企業服務平台,比如Salesforce、Slack等。
這樣的合作也將遇到用戶體驗難以統一的問題,比如第三方工具如果出問題,主動權並不在Zoom這邊,而各個產品之間的數據打通也不會太深入。
在國內市場,有投資人分析,“Zoom可能會遭受谷歌一樣境遇,BAT等競爭對手太強大、太野蠻。”雖然國內視頻會議市場雖已是紅海,但開發並不充分。比如會議內容實時語音轉錄等方面都需要付費才能使用,還未大規模普及,“視頻會議市場仍將有很多可為之處”。
對於被巨頭環伺、深陷數據危機的Zoom,留給它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注:文中王芮、張新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