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物理學巨人、諾獎得主菲利普安德森逝世享年96歲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教授William Bialek等多位科學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Warren Anderson)於當地時間3月29日逝世,享年96歲。
因“對磁性和無序體系電子結構的基礎性理論研究”,安德森與內維爾·莫特(Sir Nevill F. Mott)、約翰·凡扶累克(John H. van Vleck)共獲197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該研究為電子器件的開關與記憶技術提供了理論基礎,對計算機的發展意義重大。
William Bialek表示,安德森是“20世紀物理學的一位巨人”,在96歲高齡仍時常來工作。
安德森在局域性、反磁性、高溫超導等凝聚態物理重要領域上均做出過突出貢獻。儘管凝聚態物理是一門研究許多粒子集體行為的理論,他也跨界影響了粒子物理的發展。1962年,他發表了一篇關於光如何獲得質量的著名論文,推動了多年後粒子物理基石“標準模型”的建立和希格斯機制的提出,幫助解決質量的起源問題。
1923年12月13日,安德森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隨後在伊利諾伊州的厄巴納度過童年。他的父親是伊利諾伊大學的植物病理學家,外公則是一名數學教授。
1940年從本地高中畢業後,安德森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師從約翰·凡扶累克。二戰時期,他曾在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工作過。
1949年至1984年,安德森任職於貝爾實驗室,解決了凝聚態物理的許多問題,提出了安德森局域化的概念,發現晶體中的無序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電子將由原來的擴展態轉變為局域態,即“無序導致局域”。他也寫下了安德森模型(一種哈密頓算符)以描述過渡金屬系統中的電子。
此外,安德森還提出了BCS超導理論的計算方法。
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後期,安德森曾兼職在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1984年,安德森從貝爾實驗室退休,擔任普林斯頓大學全職教授。
2013年,普林斯頓大學曾舉辦活動慶祝安德森的九十大壽,約150名曾與之共事過的同事與學生參加,其中包括5名諾貝爾獎得主與1名菲爾茲獎得主。
安德森有一句名言:“多則不同” (More is different)。這句話生動地點出了所謂“凝聚態物理”的本質。2004年諾獎得主Frank Wilczek在活動上認為,安德森本人研究之高產也可用這句話概括。“你對現代科學了解越多,就越會驚奇一個人怎麼能取得這麼多成果。”
當時安德森則說道:“真棒,這麼多故人來了。”
澎湃新聞記者虞涵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