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物理學家菲利普·安德森去世,享年96歲
美國物理學家菲利普·安德森(Philip Warren Anderson)於3月29日去世,享年96歲。因“對磁性和無序體系電子結構的基礎性理論研究”,安德森與內維爾•莫特(Sir Nevill F. Mott)、約翰•凡扶累克(John H. van Vleck)共獲197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資料圖
該研究為電子器件的開關與記憶技術提供了理論基礎,對計算機的發展意義重大。安德森在局域性、反磁性、高溫超導等凝聚態物理重要領域上均做出過突出貢獻。1962 年,他發表了一篇關於光如何獲得質量的著名論文,推動了多年後粒子物理基石“標準模型”的建立和希格斯機制的提出,幫助解決質量的起源問題。1949 年至1984 年,安德森任職於貝爾實驗室,解決了凝聚態物理的許多問題,提出了安德森局域化的概念,發現晶體中的無序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電子將由原來的擴展態轉變為局域態,即“無序導致局域”。他也寫下了安德森模型(一種哈密頓算符)以描述過渡金屬系統中的電子。安德森還提出了BCS 超導理論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