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之森》設定的理想生活不過是現實的鏡像
今天,朋友圈又有妹子表示,“抱著NS躺在床上,又將是一個熬夜還房貸的周末。”沒錯,她說的就是熬夜“肝”《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這款遊戲,由於遊戲中狼蛛只在晚上七點到凌晨四點之間出現,所以她選擇熬夜抓狼蛛還房貸。
如果還不知道動森,彷彿被世界拋棄了一樣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是任天堂繼《健身環大冒險》之後又一火速出圈的主機遊戲,在國內NS持有率基本盤保證下,憑藉著強大的自定義系統和互動屬性成為疫情期間全球玩家社交的新陣地。
微博話題熱度超過6億閱讀
單單在微博上,這款遊戲相關話題閱讀量加起來就輕鬆超過6億,絕對是開創歷史的現象級主機遊戲。
從銷量來看,《集合啦!動物森友會》3月20日發售,首周3天(3月20日~22日)實體銷量(含下載卡以及NS動森套裝)1880626套,不僅在多個國家均是NS平台的銷量冠軍,還成功達成了NS遊戲史上的首周銷量榜第一。
據遊戲產業分析師BenjiSales 表示,《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很有可能成Switch 史上前三大暢銷的遊戲,在未來幾個月內它的出貨量將超過前作《來吧!動物之森》,達到1200 萬以上。
《動森》為什麼能讓全球玩家如此上頭?
《動物之森》是任天堂第一方團隊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所打造的集模擬經營、自由探索、養成玩法於一身的獨特休閒遊戲,老玩家們喜歡簡稱為《動森》,目前看來“休閒遊戲”的定義顯然過於狹隘了。
動物之森概念片
3月20號發售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之所以成為該系列出圈的爆款,除了疫情隔離這個重要的原因外,首先得益於三個開創性設定:
1.首次將舞台設置在無人島;
2.首次讓玩家可以自由地改造地形;
3.首次支持中文的續作。
其次,遊戲本身最為玩家津津樂道要數豐富的DIY項目:大到小島規劃、房間佈局,小到沙發顏色、牆紙圖案,萬物皆可設計。
《守望先鋒》玩家打造了英雄同款夾克衫:
推特@CapriSunWaifu
從艾澤拉斯過來的《魔獸》玩家則吶喊著“為了部落!”
推特@Noggi19、@CatinkaRose
日本網友不僅熱衷於服裝設計還會為心愛的動漫和遊戲打CALL。
左推友:ゆきかき@yukikakigame《FGO》,右推友:@GIGA_latea
最後,《動森》的細節表現簡直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遊戲中,小到電扇吹過時真有風、不同動物走過沙灘腳印不同、外面下雨窗戶有雨滴等等,大到“鄰居”能準確記住相處天數、遊戲與現實中天氣、時間同步的真實時間機制。
微博上有個姑娘說,一天晚上在遊戲裡看到了月亮,結果一查,今天果然是上弦月,而且有人在海邊一坐就是一天,因為每個時間段潮汐都不一樣。
甚至,遊戲還會為玩家配置輪椅這樣的道具。
Kotaku記者Mike Fahey 兩年前因病導致高位截癱,在近日玩了《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後感觸頗深:
“遊戲往往是用來實現幻想的,很少有人會想在遊戲裡做一個需要依靠機器助力才能移動的角色,但以上種種在現實生活中都是存在的,很高興這點微小的細節可以被認可。動森裡有輪椅對我意義很大,對和我一樣的人來說同樣如此。”
《遊研社》在文章中總結道:
“我們總會因為遊戲裡做出了細節而感到驚喜,這就是人類感知世界的自然規律——在一個有限的維度中,發現的細節越多越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如果把生活本身看作一場內容無比豐富的遊戲,生活的美好一樣會出現在你察覺到電風扇吹過的風、沙灘上的腳印、窗戶上的雨滴以及你勇敢做自己並善待他人的時刻。”
所以,在如何定義《動森》系列續作時,《談資》在文章中寫道,“之前聽別人描述以為《動物森友會》是一款偷菜遊戲,但一點點看下來,其實是偷菜、賣魚、養老、房貸模擬器,蜘蛛紙牌、奇蹟暖暖、王者榮耀、創造營。”
它無法被準確定義,內容就像一個黑箱,玩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玩家自己。
人人都想過另一種生活
很多玩家想逃避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動森》無疑成為最合適的“精神庇護所”。
進入遊戲,玩家或多或少把某種觀念或期待通過角色展現出來,你可以釣魚開水族館,也可以選擇農家樂,現殺活魚做小本生意:
可以帶貨賺錢養家糊口,也可以擺攤做套環買賣:
可以做一個喜歡唱,跳,rap的陽光男孩:
微博:DH-Tatsuya
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喜歡室內蹦迪的搖滾女孩:
還可以結合疫情專門在島上設立測溫區,要求訪客戴口罩,消毒:
源於《動森》設定上超高的自由度和包容性,才讓網友天馬行空的想法能逐一落地。
難怪有玩家說,《動森》裡有我想要的生活,“每次路過看到花台,仍然想踩上邊緣走路,看到路邊的草仍然想去摸,但是現實裡她不敢,因為她覺得會被笑話,但是在《動物森友會》裡,她把抓的蟲給大家看,大家都會為她鼓掌。”
不過,只有當你真正開始“肝”動森才會發現:這款遊戲披著休閒養成的外衣,實際上不知不覺開啟了一場現實生活的“鏡像”之旅。
可能很多玩家要反駁,《動森》中並未設定任何To do list,大家聚在一起享受虛擬的田園生活不就好了,怎麼變成了“鏡像”現實?
問題是,遊戲本身雖然並未設定控制玩家意圖的任務清單,但它所針對的卻是我們無意識的慾望。
遊戲中,玩家每天獲得的開發資源有限,一邊做NPC分配的任務,一邊夜以繼日通過釣魚、種果樹、抓蟲子、炒大頭菜等方式賺取“鈴錢”(遊戲貨幣)還房貸建設小島。
然而,島與島之間互通的強社交屬性,隨著玩家相互串門、搞破壞、炫富、攀比等複雜訴求下,絕大部分玩家堅挺“肝”遊戲同時需要和同伴分享所擁有的東西達到資源最大化利用。
分享過程中的競賽心態導致玩家物質財富和所需空間在正相關增長中逐步攀升,玩家開始在滿足慾望的路上疲於奔命。
推友:Yuuhi_Cucumber
而且,對於遊戲中的歐皇而言,臉黑的玩家很可能一步趕不上,此後無論進度還是看到遊戲豐富性的時間都將一直慢人一步,很多玩家還因此陷入了被各種顏色的鱸魚和竹夾魚支配的恐懼。
一旦輸在起跑線,在攀比心理作祟下,大大降低了此後繼續遊戲帶來的愉悅感。從這個角度看,《動森》儼然變成一則荒誕無稽的人生寓言。
難怪一些國外玩家說,“《動物森友會》系列其實是一個帶有反烏托邦色彩的資本主義幻想。”
對此觀點,《遊戲時光VGtime》在相關文章中分析:
“《動物森友會》本質上就是一個富貴病模擬器(20 世紀70 年代,心理學家把伴隨著財富而來的精神空虛和罪惡感命名為富貴病),它創造了一個反烏托邦,反映了消費主義是如何成為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引擎的,而動森中地位較高社會成員任意奴役、消費地位較低社會成員也承認了等級制度的存在。”
比如,鳥類村民會用籠子飼養小鳥、貓村民會養貓,而且所有村民都被擬話可以食用同類製成的食物;狸克利用對財產權的壟斷迫使遊戲玩家疲於賺錢還債的設定也頗像現實中資本家剝削的邏輯……
《動森》前作中圍觀籠中同類的鳥類村民
這樣一個看似開放、無所拘束的世界,實際上早已被設定局限。而這種局限可能無從察覺:程式化的NPC任務和新鮮感過後,玩家在慾望的奴役下每天超時“肝”遊戲推動進度。
法國哲學家鮑德里亞說,“我們所有的真實實際上都是擬真,在擬真中,真實被從非真實中重新調製出來,產生出比真實更真的超真實。”
身處遊戲的玩家們,做出的選擇究竟是自己的選擇,還是設定控制之下的選擇?
遊戲的內核是娛樂,但當大部分玩家開始攀比、尋找優越感時,自主選擇權在不知不覺中被遊戲剝奪,玩家最終會成為娛樂的附庸,在好勝心的奴役下更加遠離真實的世界和鮮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