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Pro上的硬核賣點“激光雷達”慘遭用戶選擇性忽略
這三個月來,我們聽得最多的兩個詞,一個是“疫情”,一個是“取消”。就連原計劃在Apple Park召開的蘋果春季發布會,也不得不改為“線上PPT”。即便如此,蘋果“打算掏空我們錢包”的主旨依然詮釋得到位——加量還降價的MacBook Air,打算做你“下一台電腦”的iPad Pro。
差點忘了,還有那台“全身大改造”卻毫無存在感的Mac mini。
對於新款iPad Pro,大家的目光似乎都集中在了頂配去到13099元的售價和能讓iPad Pro“浮起來”的妙控鍵盤上(不貴,也就比PDD上的iPad mini多個五六百塊)。偶爾有些朋友會把目光轉移到新機的“浴霸攝像頭”上,然後輕鄙一句:iPhone 11 Pro的移植版,沒意思。
然而老鴨想說的是,你們都抓錯重點了。要是庫克開發布會,iPad Pro上的“激光雷達”(TOF技術的一種)可能才是他想要講的重點(要知道,這東西可是佔了足足3頁PPT)。
TOF炒冷飯?它和它們不一樣
在蘋果iPhone X的FaceID(3D結構光)面世之後,手機廠商掀起了一股“萬物皆可TOF”的風潮。兩者原理技術雖然並不相同,但目的主要都是為了獲取被測物的景深信息。
如果具體到各個維度對比,就不難發現,3D結構光雖然識別精度高,但識別距離短且成本高;相比之下,TOF識別距離遠,但識別精度和分辨率上卻不如前者(具體對比可以點這裡)。這也是為什麼蘋果只拿FaceID來掃臉支付,而其他家的TOF已經能玩隔空操作、體感遊戲的原因。
這麼來看,iPad Pro上的“激光雷達”反而是跟風者了?可以說是,但又不太準確。因為無論是蘋果的這顆激光雷達還是多數廠商採用的TOF深感鏡頭,其本質上都是TOF技術(Time-of-Flight,飛行時間),即通過測量發射光和反射光之間的飛行時間來估算深度。
只不過TOF技術還可以細分為iTOF(間接飛行時間)和dTOF(直接飛行時間)。iTOF原理相對簡單,且集成難度較低,是目前不少廠商的首選應用方案。但iTOF的缺點也比較明顯,一是精度較低、抗干擾能力差,二是其功耗較大,隨距離增加而大幅增加(知乎@過目不忘的魚)。
相比之下,dTOF通過響應時間更快的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管)+TDC(時間數字轉換電路)提高測量精度,並且功耗更低、抗干擾能力更強。但一如其他高精尖的技術,dTOF也擺脫不了方案少、難度大、造價高的命運,在消費級電子領域更是鮮有聽聞,說是蘋果“首發”也不為過。
死磕AR?蘋果砸錢到底圖什麼?
從技術層面扯回到應用場景,iPad Pro的激光雷達始終圍繞著“增強現實(AR)”來展開,按照蘋果的描述:新款iPad Pro的增強現實能給人更強烈的真實感;能即時完成虛擬物放置;物體遮擋功能可以讓虛擬物體在現實場景結構中前後穿插;動作捕捉和人物遮擋功能精準度更高。
像類似的描述其實我們在蘋果近幾年介紹AR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只不過蘋果這一次可以非常從容的在所有描述前加一個“更”字。而在老鴨看來,這個“更”字不僅僅在加強廣告說服程度,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它意味著AR變得更加實用了。蘋果曾大舉推廣ARKit,也曾在發布會上引入AR遊戲應用環節,但從結果來看,願意投入的開發者並沒有想像的多,廣大的普通消費者也並不看好,原因就出在這個實用性上。沒有人會為一把有誤差的尺子買單,沒有,即便只差1毫米。
而在突破了技術瓶頸、升級了硬件配置後,消費者會被這份精準和可信刷新對AR的看法,也由此,AR普及指日可待。然而要想達到這樣的程度,一股腦地往所有設備上加裝激光雷達並不現實,一是高造價帶來的更高價格門檻,二是普通消費者可接入的場景仍然有限。所以蘋果選擇從專業用戶切入,讓這一部分有能力的種子群體來打磨、優化新產品,為日後的技術下放積累經驗。
蘋果這一次的激光雷達像是在AR賽場上撂了一句“求超越”的狠話,場上的其他選手會不會跟進,如果跟進又會以什麼方式?老鴨非常期待,因為AR不同於手機的方案集成,它更拼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