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換谷歌內核是好事?扒扒Chrome的黑歷史
微軟Edge瀏覽器換用Chromium內核已經不是新聞了,Chromium內核的Edge也已經正式發布,雖然沒有通過Windows Update推送,但大家可以手動到Edge官網下載安裝。很多人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畢竟Edge在過去幾年不成氣候,兼容性似乎不太令人滿意,早換成主流的Chromium內核,對於用戶體驗是有好處的。
Edge換用Chromium內核後,產品力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但這對於整個網絡生態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Edge換用Chromium,乃至更早之前的Opera瀏覽器棄用自家內核、換用和Chrome一樣的Blink,都有自己的苦衷。Chrome系瀏覽器已經形成壟斷之勢,Chrome面對競爭,耍過不少小手段,今天就一起來說說這方面的話題,大家應該對壟斷心懷警惕。
Opera/Vivaldi:資深受害者
我們先從經典的Opera瀏覽器說起。如果你關注瀏覽器,應該知道Opera引領了很多瀏覽器的先進設計,例如快速撥號、標籤頁等等。
而Opera的原創內核Presto用戶體驗也很好,這個內核的渲染機制比較獨特,會首先讀取網頁的框架,然後再文字、圖片和其他元素逐漸在框架的相應位置顯示。這樣的好處就是,文字等可讀性高的內容可以第一時間就呈獻給用戶,而且排版還不會被打亂。而其他瀏覽器渲染一個網頁,可能就是先讓你對著一片空白等待一段時間,然後“刷”的一下整張網頁都出來了。
但是,Opera的Presto內核對跑分卻不友好,這讓它在和Chrome的跑分測試對比中,吃了大虧。而與此同時,Google的一些小動作,也讓Opera背上了兼容性不佳的壞名聲。
Opera一直是W3C標準的積極推動者,但是卻在很多Google系的網頁中,遇到了各種奇怪的錯誤,例如點不開Google的通知消息中心,在Google+、Gmail等頁面滾動、展開內容不正常等等,Opera難以正常使用許多Google服務。同時,Google也誘導前端開發者們去做標識“-webkit- ”這樣的事情,這對於非Webkit系的瀏覽器相當不友好。
Google+這樣的頁面用Opera瀏覽就沒怎麼正常過
在Google把控大量互聯網流量、Chrome成為網頁兼容的事實標準的情形下,加之Opera賣授權盈利的商業模式不斷被擠壓,Opera不得已拋棄了Presto,換用了和Chrome相同的Blink內核。不過即便如此,也未能逃脫Google的黑手。
Opera創始人和部分前員工開發了一款名為“Vivaldi”的瀏覽器,使用了和Chrome一樣的Blink內核。然而即便如此,這款瀏覽器在很多頁面中,仍存在很多奇怪的兼容問題。例如開啟Google首頁,搜索框會錯位;開啟Google文檔,會顯示警告;開啟WhatsApp,則會無法訪問並提示推薦使用Chrome……
Vivaldi瀏覽器官網聲明,建議用戶將UA改為Chrome,就可以解決Google等頁面渲染錯誤的問題
神奇的是,如果手動把Vivaldi的UA改為Chrome,也就是讓Vivaldi偽裝成為Chrome瀏覽器,所有問題都會消失。Google這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對競品乾了什麼?相信每人心中有桿秤。
Firefox:“不兼容”?有苦說不出
Firefox火狐也是瀏覽器愛好者們相當熟悉的產品了。追根溯源,Firefox來源於網景瀏覽器失敗後,組建起來的開源項目。時至今日,Firefox仍有著非常出色的產品力,然而這並不能製止Firefox市場份額下滑的頹勢。
Firefox在和Chrome的競爭中,也遭遇到了和Opera類似的境遇。例如面對濫用的“-webkit”標識,Firefox無能為力,開啟類似的網頁會遭遇到不兼容的提示,很多網頁都提示需要把瀏覽器換成Chrome才能訪問。同樣神奇的是,只要把Firefox的UA偽裝成為Chrome,卻又一切正常。
很多網頁會提示不兼容Firefox,必須使用Chrome,但將Firefox的UA改為Chrome後其實一切正常
而Firefox在訪問某些Google系網頁的時候,儘管可以訪問,但也遇到了額外的障礙。例如在YouTube上,Google對網頁加了料,令Firefox開啟頁面會比Chrome更慢。Firefox的技術經理皮特森抨擊說:“在Firefox和Edge瀏覽器中,YouTube的頁面加載速度要比Chrome慢5倍,因為YouTube的Polymer框架在重新設計之後依賴於Chrome專有的Shadow DOM v0 API” 。
Firefox、Edge開啟YouTube需要額外的加載時間,這是Google有意而為之
這樣的小手段,在Google系的頁面中相當常見。國外的互聯網生態中Google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作為面向全球的互聯網服務,Google沒有嚴格遵循W3C兼容規範,反而耍小手段打擊競爭對手,作風令人失望。
Edge:舉手投降真能換來好結局嗎?
終於說回開篇的主角Edge瀏覽器了。和其他非Chrome系瀏覽器一樣,Edge也在各種Google頁面中遭遇了兼容問題。例如上文Firefox技術經理提到的YouTube耍的小手段,Edge也是其中受害者。不僅如此,在某段時間,Edge在YouTube上甚至無法使用硬件加速,大大增加耗電量——而通常來說,Edge要比Chrome更加省電。
現在,Edge已經棄用了自研內核,想必萬事大吉了?也不盡然。得益於使用和Chrome一樣的內核,Edge能夠訪問Chrome的應用商店,下載安裝Chrome插件,這是兩個瀏覽器共同的技術基礎所決定的。
Edge換用了和Chrome一樣的內核,訪問Chrome商店的時候卻遭到了安全警告
然而,Chrome商店近日卻對Edge瀏覽器報警,一旦檢測到訪問Chrome商店的瀏覽器是Edge,就會顯示安全警告,提醒用戶切換到Chrome瀏覽器安全使用擴展。當Edge用戶切換UA,偽裝成為Chrome瀏覽器,這個安全警告就會消失。這樣的競爭手段,實在令人汗顏。
Edge官博對Chrome也甚是不滿
總結
Chrome的崛起離不開移動市場的助力(安卓APP們需要使用和Chromium同源的WebView),也離不開Google在自家網頁中的大力推廣。目前Chrome系瀏覽器已經成為了絕對的主流以及網頁的事實標準,這是否是好事?
我們知道壟斷大概率會帶來技術的停滯,IE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上文提到的Google耍的小手段,並不會給Chrome帶來更好的體驗,反而會破壞競爭對手乃至自身的表現。作為普通用戶,我們應該警惕Chrome的所作所為,並為Firefox這樣的仍在堅持自研內核的產品,道一聲加油,希望Chrome不會再走IE的老路吧。
Firefox認為,Chrome的壟斷意味著Google可以更“肆意”地控制互聯網